梅、兰、竹、菊,被尊称为“四君子”,寓意着高洁与超脱。自远古以来,众多文人墨客皆对其情有独钟。苏东坡,那位才情横溢的诗人,对竹子的喜爱尤为深厚。他曾写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其居所之外,翠竹环绕,摇曳生姿。

这些斑驳的竹影,不仅为苏东坡的诗篇提供了无尽的灵感,更孕育出诸多独特佳肴。如脆嫩的竹笋、鲜美的竹虫,以及那些在竹林中茁壮生长的真菌——如竹荪,皆为竹林中的珍品,味道鲜美无比。

此外,还有一种极为珍稀的真菌,它只在竹子被虫蛀后才会绽放,被人们亲切地称为“竹燕窝”。不知在座各位是否有所耳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竹燕窝,学名竹菌,是一种颇具特色的真菌,其形成过程涉及虫子和真菌的共生作用。这种真菌主要在每年的8月至9月间生长,此时天气转凉,竹林内湿度增加,为竹燕窝提供了适宜的生长环境。在此期间,一种微小的虫子会啃食竹子并吸取其汁液,这种现象在嫩竹的根部及竹节部位尤为常见。

竹燕窝通常生长在规模较大的竹林中,许多人在童年时期曾见过这种真菌,但鲜有人知它实际上是可以食用的。由于竹燕窝底部呈黑色,不少人误以为是鸟类在竹子上留下的排泄物。然而,只需去除其黑色部分,保留下来的晶莹剔透的部分便可食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竹燕窝,外观上与银耳颇为相似,其表面覆盖着一层胶质,触感滑腻。这种食材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因此被人们冠以“竹燕窝”的美誉。在采摘过程中,经验丰富的农民朋友们会特意选择在日出前进行,因为真菌类植物偏好阴凉环境,对阳光敏感。

日出前采摘的竹燕窝品质最佳,而品质上乘的竹燕窝通常呈透明状,颜色金黄,形态完整。相反,那些变黑的竹燕窝品质则相对较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采摘竹燕窝归来之后,我们需要进行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那就是清洗。由于竹燕窝源于自然野生环境,其内部难免夹杂着诸多枯枝落叶以及其他不洁杂质,这无疑增加了清洗的难度。之前我们曾经讨论过地耳的清洗问题,认为它已经相当难以处理,然而竹燕窝的清洗难度却更在其上。

在清洗竹燕窝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格外小心,因为竹燕窝一旦在水中浸泡时间过长,就会逐渐化开,最终溶解在水中,这无疑会给我们的清洗工作带来极大的困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在整个清洗过程中,我们都必须保持高度的警惕,动作迅速而果断,尽量避免让竹燕窝长时间浸泡在水中。

清洗工作完成后,如果我们发现一次无法将竹燕窝全部食用完毕,那么我们可以选择将其平铺开来,放在通风的地方进行晾晒,直至其完全干燥。或者,我们也可以选择将其表面的水分稍微晾干,然后直接放入冰箱的冷冻室中进行冷冻保存。这样处理过的竹燕窝不仅口感得以保持,而且可以保存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方便我们在未来的日子里随时享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竹燕窝,这一美味佳肴,拥有多种烹饪方法。您可以将其炖制成甜品,如木瓜炖竹燕窝、雪梨炖竹燕窝,亦可作为汤料,熬制出鲜美的汤品。此外,凉拌竹燕窝也是一道令人垂涎的佳肴。在云南的西双版纳地区,竹燕窝的价格相当实惠,每斤仅需五到十元。

在这里,人们喜欢将竹燕窝焯水后凉拌,再佐以当地特色的蘸水,口感独特,美味无比。至于炖甜品,其制作方法相对简单,只需将竹燕窝与木瓜、雪梨等食材一同炖煮,或将煮熟的竹燕窝放凉后加入蜂蜜,即可制成一款清甜可口的饮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前,竹燕窝的产量相较于过去有所减少,在众多地区已变得相当稀缺。由于竹燕窝属于纯野生资源,受到昆虫活动的影响,无法实现人工栽培,只能依赖人工采摘,因此其价格相对较高。

每年8月份的时候,竹燕窝会进入生长旺盛期,对于喜爱这一食材的朋友们来说,不妨到时候前往竹林一探究竟。

亲爱的读者们,您是否曾见过或品尝过竹燕窝?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见解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