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替身这个词,现在的人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大多数是电影电视剧中的演员替身。 一些武打动作,演员的真身做不出来或者做得不够好,就由专业的人员来代替完成,比如迪士尼电影《花木兰》中刘亦菲的许多动作场景都是由一位专业武术表演者完成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人们之所以这样想,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生活在安全稳定的中国。可生活在战乱地区的难民们一听到替身,第一时间想到的必然是大人物的替身。在混乱动荡的年代,不仅是微不足道的小人物,很多权势滔天的大人物也要担忧自己的安全问题。 因为政治环境难以预测,大人物们见惯了风云突变,有时候一个乔装打扮的无名刺客就能结束一个领袖的生命,继而终结掉一个时代。 所以大人物们非常渴望有几个替身,来帮助自己规避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蒋介石为例,老蒋是个搞暗杀的老手,他发动“四一二政变”,大批屠杀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欠下了一笔血债。老蒋很清楚,自己犯下了恶,必定会有潜伏在地下的复仇者寻来,所以他找了自己的结义兄弟何云做替身。 何云与老蒋不仅面容颇似,而且气质接近。和老蒋接触较少的人根本发现不了,甚至老蒋的夫人宋美龄也有一次没看出来。 当然也有一些大人物是不用或者很少用替身的。伟大的毛主席不用替身,这是他胆识和魄力的体现,每次遇刺都能化险为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美国的总统就没那么好运了,从林肯到肯尼迪,共有四位总统被刺客杀害,特别是肯尼迪,出席活动竟然随意地使用敞篷车,结果被埋伏已久的枪手一枪击穿了头盖骨,直接“脑洞大开”。而斯大林则是一个非常谨慎的领袖,据说他的一生中有12位到20位替身,其中的一位甚至为他服务了15年之久,可见斯大林对自己的人身安全有多么看重。 斯大林出身卑微,是一个贫穷的格鲁吉亚鞋匠的儿子,但他吃苦耐劳,有着钢铁般的意志(“斯大林”在俄语中的意义为钢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求学期间,斯大林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很快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之后,他追随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积极参与革命活动,期间多次被捕,多次被流放。 他饱经沧桑的经历为他积累了深厚的政治资本,在1918年的苏俄内战中,斯大林进入了列宁的五人主席团,并受到列宁的充分信任,他在党和军队中影响力越来越大,一时间风光无两。 但斯大林的出身和他的行事风格受到了很大的非议。他来自小小的格鲁吉亚,格鲁吉亚本是沙俄统治下的一个偏僻外省,自然被俄罗斯人看不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