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格局的父母,基本不关注孩子的考试分数,坚持做3件事,孩子的优秀看起来毫不费力。

不可否认,很多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希望他能健康成长,未来前途光明,生活恣意。但不得不承认,孩子最终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大程度取决于父母。

一个优秀孩子的背后,大多是有格局,懂教育的父母。而这并取决于家庭条件,经济基础,甚至有时候和父母学历关系不大,而是他们更有爱和原则,有生活气,点燃孩子对未来的渴望,培养的孩子反而更独立、自信。

《小王子》的作者说过一段话:“如果你想让人造一艘船,不要让他去收集木头,也不要发号施令,更不要分配任务,而是要激发他对海洋的渴望。”

同样,父母如果想让孩子变优秀,不是做催促孩子的鞭子,而是要点燃孩子心里的火种,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孩子主动去努力、去学习、去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1 认真回答孩子的问题

有调查显示:“1岁半到3岁的孩子,平均能有93个问题。”

老母亲每天不是在回答问题就是在回答问题的路上。

为什么天是蓝色的?

为什么鱼要生活在水里?

为什么……

为什么孩子有那么多为什么?如果你的孩子喜欢问为什么,那么你应该感到高兴,因为你的孩子在思考、在好奇、在探索,而这对启发内驱力非常关键。

面对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父母要认真回答,如果你也不知道答案,那么可以引导孩子寻找答案。

如果你敷衍、不耐烦,孩子就会觉得提问是一个不好的行为,会让人不开心,慢慢地,你的孩子可能就会失去提问的热情。

孩子不提问,你的耳根清净了,但孩子却失去了宝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有格局的父母对于孩子的提问,从来不敷衍,孩子觉得提问是一件快乐有意思的事情,孩子就会热衷思考、热衷提问,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不知不觉就提高了,知识获取容易,但这些能力压抑了就很难再激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2 让孩子体验成功的感觉

每个人都渴望成功,看文章的你、我、他都会有这种渴望,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而这种渴望就是促使我们去努力的动力,孩子就会去努力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牛顿说过:“如果你问一个善于溜冰的人怎么获得成功,他会告诉你,跌倒了,爬起来。”

这就是成功,如果要让孩子自信,想让孩子拥有克服困难的能力和勇气,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去体验成功。

这种成功不是我们父母帮孩子扫除一切困难后的成功,而是在孩子经历失败、沮丧后,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孩子想学轮滑,如果学的时候摔跤了,你跟孩子说:“你不行,我们换个东西学吧。”孩子心里可能会留下“我学不会”的心结。

但是如果你跟孩子说:“一开始学的时候,都会摔跤,但是通过你的不断练习,你就能滑得很熟练了。”

即便孩子学习过程中还会不断摔跤,但你要相信,孩子最终一定会体验到轮滑的快乐,体会到成功的快乐。

这种通过自己努力,开花结果的快乐是很难被替代的,也是孩子以后克服任何困难的9勇气源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把孩子放在集体中

现在很流行学习打卡群,一个人做一件事,可能没动力,但一群人学习,互相激励,彼此影响,结果就大不相同。

刚上高一的时候,我很不适应,成绩已经到了班级的末位1/3,暑假补课和几个同学同吃同住了一个月,上午补课,下午自由,我们一起吃饭、一起看电视,还有一起写作业。要是平时在家要我自己主动写作业,基本不可能。

结果就是下学期的期中考试我直接从班级40几名考到了第9名,班里70几名学生。

不得不说,这就是群体的力量,一群人一起做一件事,就会更有动力,你看到别人都去学习了,你一个也不好意思再看电视了,而当你主动用心的去做一件事,回报就很直观。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布鲁纳说,能够主动学习的孩子,都有3个基本的内驱动力。
1、好奇内驱力,求知欲;
2、胜任内驱力,成功的感觉;
3、互惠内驱力,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而长期被灌输学习很累的孩子,内心可能就会有一个这样的公式:学习=痛苦,当孩子不曾体会成功,内心也没有渴望,就不会产生内驱力,更不会主动去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习其实是一件会让人充满成就感的事情,会给我们提供极高的情绪价值,让人身心愉悦,有格局的父母就很明白这一点,所以他们的孩子基本不怎么要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