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自《小孩共和国:二战遗孤的社会实验》(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万有引力)

10月,瑞士驻波兰特使加斯东·雅卡尔上任,了解了“裴斯泰洛齐儿童村”协会与科尔尼谢夫斯基教授之间会谈的情况。雅卡尔多次致信瑞士联邦政治部政治事务局,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在日期为10月1日的一封信中,他描述了情况:尽管我们曾得到保证,但这些孤儿至今仍留在华沙;“裴斯泰洛齐儿童村”协会委员会无法接受波兰政府对孩子们返回特罗根设定的条件,受到指控的两位波兰教育工作者也不愿意再回到波兰,更不用说“裴斯泰洛齐儿童村”协会和孩子们都对他们的工作能力非常满意。他还援引了人道主义的理由:孩子们回到特罗根会有足够充分的生活条件,一些生病的孩子可以得到疗养,另外一些孩子可以完成学业。

但是,波兰方面坚持,波兰儿童不能由这两位老师来照顾,他们重申,这两位老师加入了“积极移民阵营”,并且无法提供适应“波兰计划”的教育。站在“裴斯泰洛齐儿童村”方面的立场来说,防备可能出现的风险是有必要的。尽管如此种种,不管是瑞士联邦政治部,还是“裴斯泰洛齐儿童村”协会委员会,都没有完全失去希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罗根“裴斯泰洛齐儿童村”私人档案:来自华沙的孤儿小女孩埃尔兹别塔(Elzbieta),摘自梅·阿施曼(May Aschman)撰写的关于裴斯泰洛齐这个国际儿童村的文章,载于《南非夫人》(Milady S.Africa),1949年1月

此外,科尔尼谢夫斯基在11月2日去信给科尔蒂,提出给两位现任教师为期3个月的考察期,让他们也可以继续工作。他准备与比尔会面,“再次商讨我们这些波兰孩子的问题”。会面于11月12日在苏黎世车站的二等座餐厅进行。正如科尔尼谢夫斯基给科尔蒂的信中提到的,要紧的仍然是波兰教育部于8月19日协商中提出的要求,那次协商的目的是“进一步加强长期以来瑞士和波兰人民团结友谊的纽带”。此前这次协商同意这些孩子在“天气变得太糟糕而无法长途旅行”之前(也就是冬天到来前)返回特罗根。但在当时,特罗根的这种国际主义教育及其目标受到了质疑,成为首要的问题。对科尔尼谢夫斯基来说,在“裴斯泰洛齐儿童村”不可能以“一刀切”的模式实现国际理解教育,如果想要来自西方和东方的各国儿童团体都能共处在这个村子里,就必须实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瑞士和波兰之间的政治拉锯战破坏了人道主义事业,尤其是破坏了“裴斯泰洛齐儿童村”这种超民族团体的理想。自1949年8月以来,匈牙利人民共和国也遣返了自1947年6月以来在该村生活的16名孤儿以及他们的“小屋家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特罗根“裴斯泰洛齐儿童村”私人档案:1949年,“裴斯泰洛齐儿童村”接收的一名金发波兰儿童,摘自某法国杂志,1949年。

混乱的遣返

波兰儿童的遣返问题在1951年成为瑞士和波兰之间切实的政治问题,甚至损害了两国的外交关系。波兰公使馆方面提出了国家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要求。瑞士方面仍在等待华沙公使馆为遣返做必要的安排。“裴斯泰洛齐儿童村”的管理层则始终强调“孩子的权益”。“裴斯泰洛齐儿童村”不情愿甚至抵制的态度,使伯尔尼的瑞士联邦政治部政治事务局陷入尴尬,因为波兰外交部这时要求那些“在波兰政府充分的信任下委托给该机构”的儿童回国。

7月23日,加斯东·雅卡尔在致瑞士联邦政治部政治事务局的一封信中,对与波兰驻伯尔尼公使馆的普日博什会面后,问题仍未得到解决感到惊讶。在政治事务局,有人认为,“裴斯泰洛齐儿童村”协会受到了“与波兰政治移民有关的因素”的影响——这显然指的是戈瓦斯——他不想把孩子们送回波兰,而是考虑将他们送到加拿大或澳大利亚,成为放弃原籍的侨民。然而,这些孩子还是未成年人,他们的亲人(比如叔叔、阿姨)都在波兰等着他们回家。瑞士联邦政治部的立场很明确:“裴斯泰洛齐儿童村”管理层不得再妨碍孩子们返回波兰。雅卡尔认为需要防止“裴斯泰洛齐儿童村”协会“堂吉诃德式的行动”被“波兰方面的宣传”解读为反对其政权——这可是一把现成的武器!

但是住在“玛丽·居里”小屋的一些波兰儿童似乎不是波兰政府委托给“裴斯泰洛齐儿童村”的,因为这些孤儿是于1946年在当时盟军解放的德国境内发现的。因此,有必要任命一位反对遣返他们的瑞士监护人,因为根据“瑞士法律秩序”,无法保证这些波兰儿童能“接受思想自由的教育”。但是,这个提议一直悬而未决,即使这冒着沉默本身被解读为一种表态的风险,就像雅卡尔在11月2日给策恩德的信中写的,“没有答案也是一种回答”。

1951年12月3日,雅卡尔又给策恩德写了一封信(这次是保密的),告知他“裴斯泰洛齐儿童村”基金会(前身是“裴斯泰洛齐儿童村”协会)正在采取行动,以法律途径应对波兰当局的要求。但波兰当局似乎消息灵通,并坚持认为,阻力来自“裴斯泰洛齐儿童村”内的波兰成员”。因此,局势走向了一种权力斗争,而且,据雅卡尔所说,“裴斯泰洛齐儿童村”协会似乎并没有意识到“痛苦的争论”的风险。雅卡尔困惑道,我们是否应该选择瑞士政府支持的另一种策略,即唤起孩子们对瑞士的依恋,以及提出他们可以立即归化到这个“每个人都乐意成为其国民”的国度呢?

12月22日,波兰外交部致函瑞士驻华沙公使馆,对波兰孩子回国问题自7月20日以来仍未得到答复表示讶异:4个月过去了,尽管有国际法以及与瑞士联邦政治部的协商,特罗根剩下的几个波兰孩子仍然没有回到波兰。但波兰政府仍然不妥协。雅卡尔在7月24日致部长的信中证实了这一点,信中还提到了波兰的理由:为了弥补战争造成的人口损失,以及组织所有国民返回本国,波兰需要人力和头脑,“每个有恢复可能的人对他们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瑞士政府的决定至关重要,不能再拖延,因为这次遣返适用于“无可争辩的国际法原则”——正如波兰外交部给瑞士驻华沙公使馆的照会中所言。

【摘自:《小孩共和国:二战遗孤的社会实验》 作者:萨米埃尔·布雄、马蒂亚斯·加尔代、马蒂娜·吕沙 译者:马雅、陈秋含 广东人民出版社&万有引力】

一场影响战后欧洲的教育大冒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