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肝内总脂量约占肝重的5%,内含磷脂、三酸甘油、脂酸、胆固醇及胆固醇醋。而患脂肪肝者总脂量可达 40%〜50%,主要是三酰甘油及脂酸,而磷脂、胆固醇及胆固醇酯只少量增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食物脂肪经水解酶消化后,其乳糜微粒(主要成分是三酰甘 油)被小肠上皮吸收入血。入血的乳糜微粒有三条去路:一是分 解后成为肌肉活动的能源,二是贮存在脂肪组织作为潜在能源, 三是转运至肝脏进行代谢。转运至肝脏的三酰甘油与载脂蛋白 结合成极低密度脂蛋白颗粒进入血液。如果三酰甘油产生量多,或极低密度脂蛋白量少,造成三酰甘油在肝内堆积,而形成脂肪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轻型脂肪肝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只有通过B型超声或CT检查等才被发现。脂肪肝形成后,大部分表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体重下降、乏力、腹胀、肝区不适或隐痛,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少数患者可出现轻度黄疸。体格检查可触及肿大的肝脏(―般在右肋下2〜3厘米以内),表面光滑,边缘圆钝,质地软或中等硬度,可有轻度压痛,部分患者有叩击痛。重症患者可出现肝硬化表现。

脂肪肝发病的早期表现有哪些

1、食欲不振、乏力

食欲不振、乏力是肝病患者最常伴有的症状,患者若出现食欲不振、乏力、厌油、腹胀、肝区隐痛等,排除了感冒、急性胃炎以及其他肝病,均应怀疑患有脂肪肝的可能。

2、恶心、呕吐

恶心与呕吐是临床的常见症状。恶心常为呕吐的前驱感觉,

但也可单独出现,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的特殊不适感,常伴有头晕、流涎、脉搏缓慢、血压降低等症状。呕吐是指将胃内容物或一部分小肠内容物,通过食管逆流入口腔的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肝胆胃系统疾病常伴有恶心、欲呕或呕吐的症状,如急性肝炎、慢性肝炎(乙型、甲型等)、肝硬化、急慢性胃炎等。脂肪肝若伴有肝功能损害,可伴有恶心、欲呕、厌油、上腹胀等肝系症状。

3、肝脏肿大

脂肪肝常见的表现为肝脏肿大。若肝包膜受伸张、肝籾带被牵引、脂肪囊肿破裂或发炎,则可见肝区痛及压痛,伴反跳痛、发热、白细胞增多。

脂肪肝患者的肝肿大:约90%患者的肝脏可扪及,30%轻度肝肿大,如肝脏贮脂占肝重的40%以上时,可有明显肝大, 但为无痛性。肝脏虽肿大,而其形态依然保持正常。若检查肝脏,其质地正常,或稍觉柔软,并且表面平滑且无触痛,就应考虑脂肪肝的可能性。但因为脂肪肝其质地较柔软,所以虽然 肿大而在腹壁下触诊往往难以触知。如有营养过剩所致的肥胖症、慢性乙醇(酒精)中毒、糖尿病、慢性结核病、各种严重贫血等疾患存在时,则可帮助判断是否已患有脂肪肝。肝肿大还多见于各型病毒性肝炎、肝肿瘤、阿米巴肝胺肿、肝硬化、 肝结核等,故明确诊断时还应结合症状、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B超、CT等)来确诊。

4、蜘蛛痣

蜘蛛痣是皮肤小动脉末端分支性扩张所形成的血管痣,形 似蜘蛛,故称蜘蛛痣。 蜘蛛痣出现的部位多在上腔静脉分布的区域内,如面、颈、 手背、上臂、前胸和肩等。 其痣的大小不等,直径可为针头大到数厘米以上。 检查时用指尖或(针)火柴棒压迫痣的中心(即中央小动脉干部),其辐射状小血管网即退色,去除压力后又复出 现。 蜘蛛痣的发生,一般认为与肝脏对体内雌激素的灭活减弱有关,常见于急慢性肝炎、脂肪肝或肝硬化时。 慢性肝病(包括脂 肪肝)患者手掌大小鱼际处常发红,如压后退色称为肝掌,发生机制与蜘蛛痣同。 脂肪肝好转后蜘蛛痣消失,由脂肪肝转成肝硬化的患者蜘蛛痣增多。

5、内分泌失调

肝脏为内分泌激素代谢灭活场所。脂肪肝时患者除出现蜘蛛痣外,还可以有男性乳房发育、睾丸萎缩、阳痿;女性月经过多、闭经,患者体重减轻或增加等表现。 患者体重改变机制认为是皮质醇类在肝脏灭活减少,导致血中皮质醇量增多,患者基础代谢改变。 肝功能减退,糖类、蛋白质、脂肪代谢会出现障碍,亦会导致患者体重减轻或出现 肥胖。

6、维生素缺乏症

脂肪肝时由于脂肪堆积合并饮食中维生素缺乏,患者易出 现多种维生素缺乏症。临床可见周围神经炎、舌炎、口角炎、皮肤瘀斑、角化过度等。

维生素缺乏,大多数认为是由于脂肪肝患者的维生素摄入量不 足,但亦有人认为,肝脏受损严重时肝组织中的维生素含量亦 减少。因此,脂肪堆积合并饮食中维生素缺乏是导致出现维生素缺乏症状的两个主要原因。

7、黄疸

黄疸是由于体内胆红素代谢障碍,使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增高渗入组织,尤其是巩膜、黏膜和皮肤染成黄色所致。

黄疸在临床上按发生机制可分为溶血性、肝细胞性与阻塞性3型。脂肪肝时黄疸类型常为肝细胞性,该型黄疸常伴有乏力、倦怠、食欲不振等症状。有临床资料显示,脂肪肝患者仅少数会出现轻度黄疸,在肝内脂肪被清除后黄疸即消退。

推荐专家介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汤抗美

门诊时间:隔周一下午

在线挂号,优先看诊

简介

曙光医院副研究员、副主任医师。生于1951年,毕业于1976年上海中医药大学医疗系。曾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从事临床及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任教等工作。发表《博采众长精融汇 舍标从本擅内治》、《中风调治 重在气血》、《眼底病重用活血祛瘀法》等论文18篇;主编及参与编撰《中国历代中医格言大观》、《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全》、《神奇的膏方》、《长命百岁不是梦》等著作15部。

擅长: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血脂、高尿酸血症、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胃炎、肠炎、咳嗽、哮喘;更年期综合征、月经失调、不孕症;痤疮色斑、出汗异常、失眠、便秘、脱发等亚健康及不同体质的调养和膏方调补。

公众号上回复

“汤抗美+看诊人姓名+手机号+

看诊日期+初诊”

即可预约挂号

或点击阅读全文,在线预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亮在看,为健康点个赞!

- End -

上海泰坤堂中医医院

(医保定点单位)

咨询电话:021-22816381,63019191

门诊地址:上海市黄浦区斜徐路553号(近丽园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