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王东健

8月中旬,黄昏时分,一进小区,就听见震耳欲聋的蝉鸣。音量大,单调,不知疲倦,好像知道大势已去,声嘶力竭地吟唱着最后的挽歌。法国作家法布尔告诉我,蝉在黑暗的地下世界里蛰伏三年,只有三个月的阳光灿烂。我非常同情。

可是这个声音,我并不喜欢,喜欢有温度的声音。这里的温度不是物理意义上的。是正能量的,扣人心弦的。代表的是一种高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经非常喜欢听书,说来奇怪,80年代,万人空巷都是因为收音机里的评书时间到了。雷打不动地聚集在一起,聚精会神地听单田芳评书《隋唐演义》、刘兰芳评书《杨家将演义》《说岳全传》。每天节目完了,还意犹未尽,迷恋小盒子里发出的美妙声音。特别爱听王刚的《夜幕下的哈尔滨》,深沉、磁性,情节紧张刺激,扣人心弦!沉浸于有声文字创造的世界里。

喜欢法国电影《悲惨世界》里的对白:你是谁?你是冉阿让。不!我不是冉阿让,我是沙巴迪尔!还有日本电影《追捕》中杜丘与一个人在楼顶的经典对白:“杜丘,你看,多么蓝的天,走过去,你可以融化在那蓝天里,一直走不要朝两边看,明白吗?杜丘。快,去吧!”少年的我常常挂在嘴边,自得其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渴望像电影里伊里奇·列宁在1918那样演讲: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台下一片欢呼:乌拉!乌拉!现实里从未发生。有限的一次参加学雷锋演讲比赛,却临阵脱逃,偃旗息鼓!

多少年过去了,近几年,缘于骨子里的喜欢,也为了挑战一下自己,在同学好友聚会时常即兴背诵古诗文。时间长了,我觉得背诵效果不好,没有感情色彩。经典有穿越时空,历久弥新之美。但是我觉得朗诵得不美,例如我背唐玄奘的《波罗蜜多心经》,背得很流畅,语速很快,我得意洋洋。可是有的同学说只记住8个字: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我大失所望!

唐玄奘的版本是最流行的《心经》,言简而义丰,词寡而旨深,体现了佛教纲要。我只有找自身原因。可能由于紧张,缺乏训练,我背的很快只想顺利完成,也很想让大家知道在物质主义盛行的今天,我爱文学,坚守初心,自命高雅,做一丝清流,体现了我的双重性。傍晚散步,漫步于城市的林荫道上,我边走边背诵。短的,比如诗人食指的《相信未来》,比如曹操的《短歌行》,博尔赫斯的《老虎的金黄》。长的,比如白居易《琵琶行》。王勃的《滕王阁序》,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并序》,苏东坡的《前后赤壁赋》等。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我想让文字变成一个个小精灵,字节跳动,如有一双隐形的翅膀,飞翔在空中,无影无形,却又无处不在,妙不可言!让文字有质感,通过耳朵,让头脑产生画面感。赋予文字以更大的情景交融,代入感,激发共鸣!正如央视栏目《朗读者》,让经典活起来,动起来!让更多人领悟文学经典的魅力。充实丰盈内心世界,让生活多一点有趣的东西。

2023年2月15日,我走进了老年大学春季朗诵班的课堂。承认自己不再年轻也需要勇气。开始系统学习朗诵课程。每周星期三下午上大课,两个小时。介绍了自己的名字、爱好,全班同学老师建立了微信群。

听了老师的课程介绍:朗诵区别于朗读,背诵,是一门妥妥的艺术。为了让你的声音更好听。一定要认真练习,找到属于自己的声音。

朗诵——生于气息涌动、成于腔体共鸣、显于情感表现。是一种有声表演艺术。人们常说因情用气,以情带声,声、情、气是朗诵表演艺术的三个要素,体现了表演者科学的发声方法与艺术情感的表达方式,也是塑造声音形象的重要手段。区别于朗读用一个词形容就是拿腔拿调,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声音可以夸张一点!相比背诵比较宽松,可以拿稿子上台。

我们的朗诵课老师张琪。知性、美丽、优雅。热爱朗诵事业。从演讲稿里我知道她是一个热爱历史文化,喜欢远方的人。从视频里看到她唱歌声情并茂,陶醉其中!是我遇到的一位好老师。面对我们这些大龄学生,被那个时代所误,基础普遍不好。渴望重拾青春梦想。给予关切,给予鼓励,给予厚爱。

从小羡慕说普通话的秦岭水泥,二号信箱,三号信箱,陕焦厂的人,认为普通话是一种先进、高级、悦耳的语言。我们上小学时,老师不讲普通话,上南街小学时,数学老师口音很重,讲第二课,“二”的读音近乎“昂”的发音,全班同学都笑了。后来我到西安康复路采购,说了几句话,老板就直接说是耀州区来的。

许多年了,从未系统学习过朗诵。也常在派派网上听散文朗诵,感叹朗诵者美妙的声音,尤其喜欢方明老师朗诵的《离骚》。可是无从下手,在黑暗中独自摸索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朗诵班上,我们练习绕口令,词语轻重发音,朗读课文句读、分段、声调、五度标记法,练习腹部发声,培养语感。就拿口部练习“打嘟”。对我而言太难了,在课堂上紧张得竟然发不出声。在老师的鼓励下,晚上散步时对着视频我一遍遍练习,现在终于能完整地发出“嘟嘟”声了。

练习腹部发声也很困难,总是不得要领,老师不厌其烦,一遍遍示范,也算能及格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勤学苦练才是唯一的路径!

张老师每次都强调:要练好扎实的基本功,每次上课先做口部操,练绕口令,多学多练多体会,分组练习,每个人的声音无论多么不堪都要独立朗诵。朗诵文章,在一遍遍练习中,几乎将原文背下来。其次还要了解文章背景,体验作者的思想感情,情景模拟,化身为作者,比如化作唐朝那个“举酒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诗仙李太白。了解这首诗的来龙去脉,抒发的作者那种情感。一千个读者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肯定有自己的理解。好的朗诵,要做到目中无人,心中有人。通过声音对原文进行再创造,对文章作再次解读,锦上添花!好的朗诵有感染人的强大力量,朗诵的魅力就在这里。艺海无涯,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我们分篇练习了美国作家写的《青春赋》,舒婷的《初春》,余光中《乡愁》,李元胜《月夜》,郭沫若《天上的街市》等诗文朗诵。尤其喜欢李元胜的诗歌。课下我又找来作者的名篇:《我想和你虚度时光》。在不断地练习中,背诵下全篇。张冠李戴地把诗歌里那个句子:“精致而苍老的宇宙”用在我的散文新作《有鸟于飞》。

每次下课后布置作业,在同学的帮助下,下载了朗诵PPT配音秀,一遍遍练习,把录音最好的一次发到群里,互相学习,互相鼓励,学有所乐,乐在其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通过不断地努力,学以致用,至少比原来进步很大,朗诵正文前适当停顿,刻意让语速慢下来,把握节奏,以情代声,以声传情!在耀州宾馆举行的同学女儿婚礼上,我朗诵了当代诗人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和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李同学下来给我说,进步很大,年龄大了,该出手时就出手!支同学说我个性张扬,我历来可是不爱说话,沉默寡言,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啊。在铜川新区作家协会开座谈会时,我朗诵了一首诗。2023年陕西文学周活动期间,程主席鼓励我加入朗诵家协会,自感才疏学浅,不好意思啊!

两千五百多年前孔子说: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孟子曾说:诵其诗,读其书。朗诵让经典永流传!央视金牌主持人董卿说:人生就像一场朗读,我们的声音,不仅代表自己,更影响未来。

寻找声音的温度,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对于朗诵这门有声表演艺术,声音的温度既是情感的热度,更是遥不可及的一个高度。

我不懈努力,为了寻找声音的温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简介:王东健,祖籍山东高密。陕西铜川市耀州区人。铜川市作家协会会员。铜川市新区作家协会会员。自由职业者。喜欢阅读,文学爱好者。愿结交各界文友,共享诗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