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9月份,贺鹏飞第一次报考清华大学没有考上,他寄希望于父亲贺龙,希望贺龙出面帮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往贺龙听见这样的请求都十分干脆利落的拒绝了,可是这一次,他却说:“我去学校找个人。”

难道贺龙要为自己的独子开后门吗?事情最后是如何解决的?

从“贺雨生”到“贺鹏飞”

贺龙在中国现代史上是一位声名赫赫的传奇人物,他十九岁就拿起菜刀闹革命,并且连续三次举行起义,独立创建了一个军的队伍,后来这支队伍成为了“八一”南昌起义的主力。

在残酷的革命战争中,贺龙先后失去了两位夫人,等到他1942年与薛明结婚的时候,贺龙膝下只有一个女儿,尚无男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薛明怀孕之后,与贺龙共事十余载的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政委关向应十分的高兴,可是他那时候身体不好,患上了肺结核,行动也感到十分的困难,只能住在医院疗养。

有一天,薛明代替贺龙去医院看望关向应,关向应对薛明说:

“我跟贺龙长期共事,算得上是‘生死与共’了。我很佩服他,希望他有个儿子。我整天躺在病床上起不来,没有事情干,就连这个孩子的名字都给起了……”

薛明心里很感动,可是她不想让关向应在病重也那么的操劳,便跟他说这事不急,等病好了再说。

关向应咳了一阵,又缓了一阵,还是坚持开口说道:“……不,贺龙应该有个儿子……按照他们家的家谱,下一辈应该‘学’字辈,可是叫什么好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话没有说完,关向应又咳了起来,等他稍微平复了之后,又接着说道:“我们俩都喜欢岳飞,要不然叫‘学飞’?不好;或者叫‘学举’?也不好。”

他自问自答,一会儿若有所思的说道:“名字么,有名有字,就干脆在岳飞的名和字中间各取一个字,干脆就叫‘鹏飞’吧。”

薛明听完之后,也感觉这个名字好。

1946年,在常年干旱的陕北,这天罕见的下了一天的雨。就在这样哗啦啦的雨水声中薛明生下了一个男孩。

毛主席听到这个喜讯之后,高兴的拿起电话亲自向正在准备参加“七大”会议的贺龙报了喜,恭喜他半百得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龙听了之后十分高兴,他在第二天匆匆地打马赶回延安,进门的时候便抓起小板凳往地上一摆,手忙脚乱的要给儿子洗澡。

曾经给贺龙担任警卫员的贺炳炎也风风火火的闯了进来,他嚷嚷着要给孩子起名字,他快言快语的说道:“我的儿子是打雷的时候生的,所以叫雷生;老总的儿子是在下雨的时候生的,就叫雨生吧。”

其他的将领们也纷纷点头,他们说贺龙是一条龙,当年出生的时候下雨,后来国民党要烧老总的房子,结果三次都让雨给浇灭了,现在老总的儿子出生的时候也在下雨,那小名就叫小龙吧。于是,就议定孩子的大名叫做雨生,小名叫做小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关向应不同意,即使他正在病中,也坚持要让孩子用自己起的名字——贺鹏飞。

不仅如此,从小孩降生的那一天开始,关向应也断了特供给自己的奶粉,他要留下来给薛明母子吃。

后来关向应在延安兰家坪医院病逝。贺龙痛失挚友,悲痛欲绝,不仅挥笔写下了情真意切的《哭向应》悼文,还在追悼会结束之后对薛明说道:“儿子不要叫雨生了,就叫鹏飞吧,这是向应同志起的名。”

从此之后,贺鹏飞这个名字就被保留了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靠苦读方圆清华梦

贺鹏飞从小就生于烽火中,长在硝烟里,父亲贺龙戎马一生,从陕甘宁、晋西北到黄河两岸,全家在这样动荡的年代里也是聚少离多。

有一次,贺龙率领部队进军丰镇、集宁,当车走过延安柳林店薛明母子的住处时,他正准备快速经过,经警卫员提醒,他才看到站在路边抱着孩子的薛明。

他来不及细说思念,只从车上伸出手来和儿子握了握,留下一句:“长大了当兵。打完仗再见。”就又匆匆离去。

建国之后,贺龙担任西南军区司令。1954年大军区撤销,贺龙调往北京工作,贺鹏飞兄妹也随着母亲一起来到了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生活的环境变了,条件也变好了,但是贺龙对孩子们的严要求却没有变。

贺鹏飞先开始时进入到育才学校学习,后来1956年,他进入北京市男四中读书。贺龙为了增强他的体质,磨练他的意志,不仅让他学会了骑车、骑马、开摩托,甚至还特地让他学会了打铁。

贺鹏飞在这样的锻炼下,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体育成绩也很好,曾经还担任过班里的体育主任,并且在同学们中间赢下了小男子汉的美称。

上初中的时候,贺鹏飞学习了踢足球,结果使得腿部骨折,打上了石膏。按理说孩子受了伤,父母担心都来不及,可是一个星期之后,贺龙就将儿子又送去了学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贺鹏飞不是坐着贺龙的专车去的,他是坐着父亲专门在街上给他包的人力三轮车上下学。坐在车上,拄着拐棍,贺鹏飞也没有因为是元帅的儿子就感觉不自在。

贺龙的老战友们知道以后,觉得贺龙有些不近人情,可是贺龙却说:“儿子本来就是普通的一员,再说,正好接这个机会让他受到磨练,将来也好独当一面,把未来的路走的更好。”

1962年,贺鹏飞高中毕业,该考大学了。

本来按照当时的规定,他本来可以被保送进到我国最大的军事学院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学习,但是贺鹏飞想去的学校却是清华,他想要去清华大学的机械系学习,贺龙尊重儿子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那一年的高考,贺鹏飞与清华大学失之交臂,差了几分文化分。在知道了自己的成绩之后,贺鹏飞很是难过,他想了又想,最后决定去求助于父亲。

当他怀着忐忑的心情将自己的想法告诉父亲的时候,出乎他意料的是,贺龙不仅没有生气,反而说:“我去学校找个人。”

听到父亲这样说,贺鹏飞的心中难掩激动。可谁知道,贺龙回来之后,高兴的对他说,他去问了学校的校长,还可以去复读,并且他将流程都问清楚了。

果然,贺龙还是那个贺龙,他告诉儿子:“要想实现人生理想,唯一的办法就是继续努力,再没有第二个途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贺鹏飞明白了父亲的意思,于是他又在清华大学附属中学苦学了一年功课。等到第二年,他堂堂正正地考入了清华大学的机械系。

当他的同学们知道他没有靠任何的关系,是自己考进来的后,都十分的佩服,佩服贺鹏飞的毅力,也佩服贺龙元帅的家风教育。

大鹏一日同风起

在清华大学在校期间,贺鹏飞刻苦勤奋、努力学习。

1970年8月份,贺鹏飞大学毕业,被分配到了甘肃的一个汽车修修理厂当工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74年,贺鹏飞又被组织上安排到中国机械进出口公司工作,在那里,他认真的学习外贸知识,跟踪外贸业务,了解国际上的机械制造水平和发展态势。

在工作和生活中,贺鹏飞始终牢牢地记着父亲的教诲,比如说节俭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在吃饭的时候,嘴巴不能发出声响,在饭没有咽下去之前不准说话,如果孩子们吃饭不慎掉下饭粒,贺龙就会捡起来自己吃掉,他说:“一粒粮食一粒汗,要懂得去珍惜。”

贺鹏飞小时候穿的衣服几乎都是由父亲的旧军装改装而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工作中,贺鹏飞牢记责任感,牢记为人民服务,保持着对党的高度忠诚。1977年,贺鹏飞到了部队上工作,他先是担任总参谋部装备部综合计划处的参谋长和副处长。

1985年,贺鹏飞升任总参谋部装备部的部长。在任上,他认真贯彻中央军委和总部首长的决策指示,积极开展新武器装备的技术引起和技术合作。

在贺鹏飞的努力之下,解放军的军备建设水平不仅得到了极大的提升,还由此开辟出了新的领域,为适应多变的国际形势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1992年11月份,贺鹏飞调任海军副司令员,专门负责装备的建设工作。为了实现军队的现代化建设,提高海军作战的综合能力,贺鹏飞在认真落实“八五”计划的基础之上,组织制定了“九五”“十五”发展计划,勾画了吧海军装备跨越式发展的蓝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以说,贺鹏飞为海军航空兵部队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

1988年9月份,贺鹏飞被授予了少将军衔。1994年,又晋升为中将军衔。本来他的人生大有可为,只是天妒英才,2001年3月28日,贺鹏飞因为突发心脏病逝世于北京,年仅55岁。

贺鹏飞的逝世对于党和军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损失,人民怀念他,也怀念那个曾经横刀立马的贺龙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