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香凝坐船逃港时,遭“海匪”鸣枪逼停,船长陷入绝望,何却镇定道:告诉他们何香凝在船上,要劫就来。

纵使船上的众多七尺男儿,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也不免惊慌失措,为何偏偏何香凝,能够做到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呢?这还要从她的经历以及对“海匪”真实身份的判断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香凝在十九岁时与国民党左派领导人廖仲恺结婚,廖仲恺遇刺身亡后,她继承丈夫的遗志,活跃于民国政坛,特别是对于前线抗战将士多次予以帮助,使她深受官兵爱戴。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后,国民党军队一溃千里,大片国土沦丧,何香凝回到香港居住。

1941年12月8日,日本鬼子出其不意地偷袭香港。由于事发突然,包括何香凝在内的许多名人都被困在了香港。

在日本鬼子炮火的袭击之下,何香凝只得过起了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日子。不过她是一个著名的画家,这种生活刚好给了她充足的研墨作画的时间。

期间也有日本鬼子搜查何香凝的住宅,她用日语谎称自己是一个大户人家的管家,自幼在东京生活过十来年,由此骗过了对方。

又过了几天,正在午休的何香凝突然听到急促的敲门声。

“谁啊?”何香凝问道。门外没有回答,但停止了敲门声,不过仅仅过了半分钟,敲门声再次响起,不过这次声音小得多。

看得出来,门口的人是对何香凝有敬意的,但同时表达了事情非常着急的意思。何香凝打开了门,走进来一个年轻人。

“我是您儿子的朋友,我叫谢一超。据可靠情报,日本人已经知道您在香港了,他们正在挨家挨户搜查,我多方托关系买到了离港船票,明天一早即行出发。”谢一超开门见山,言简意赅地说道。

双方约定了具体细节, 何香凝对谢一超表达了感谢,叮嘱他回去的路上一定注意好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谢一超就带着何香凝来到了避风塘,准备从这里登船出发。谁知日本鬼子加紧了人员身份认证与检查,并严格限制每日离港人数,何香凝只得滞留在码头。

等待的日子焦急无助,好在何香凝偶遇了柳亚子,双方打开了话匣子,倾诉这些年的遭遇与境况,相互鼓励共渡难关。

在度日如年的十天过后,何香凝、柳亚子等人终于获得了登船资格,起航出发。从始至终,何香凝及船上的许多人都使用的化名,编造了各种各样的身世与离港目的。

经过了日本鬼子多达几十轮的排查询问,因此日本鬼子在船开之后,并没有再进行过多的检查,航行初始阶段风平浪静,何香凝一边吹拂着海风,一边闭目养神。

这时突然传来了嘈杂的声音,船在经历一阵颠簸之后,感觉是停了下来。

“快,船上的人,全部抱头蹲下,如有不从,格杀勿论!”这句话反复重复着。

虽然喊话者用的是中国话,可是那个年代很多人当了汉奸,因此为日本鬼子做事的中国人也不少,船长断定航船是被日本人逼停了。

船长束手无策,这是艘民用客船,船员中并没有军人,船上也没有武器弹药,如果与“日本鬼子”硬拼,无异于以卵击石,因此只得指挥着乱成一锅粥的乘客与船员先蹲下,以待后续的情况。

“谁是管事的,前来谈判。”“日本鬼子”队伍中又传来了这句话。船长赶忙站起身,向甲板之处走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香凝倒是很平静,她跟随着船长前去查看情况。原来是一艘快船,上面有二三十人,穿着各式各样的杂色衣服,拿的枪支也是五花八门。

何香凝对这个事情本来就很怀疑,因为她听到喊话的声音是闽南土话,方言气息极其浓重,不像日本鬼子专门训练出来的汉奸翻译。直到亲眼看到这二三十个人的装束与样子,心中便有谱了。

船长也做出了正确判断,这些人是海匪,并不是日本鬼子,可是即使是海匪,也是非常麻烦的一件事情,不能完全满他们的条件的话,会激怒他们,招来祸患。

“船长,不用担心,我看他们应该是福建籍溃败的战士,你过去就说何香凝在船上,让他们要劫就来,看他们什么反应。”何香凝对船长说道。

船长照这么做了,海匪头子大惊失色,迅速整队立正站好,一声令下,所有人对何香凝敬礼致意,何香凝以点头微笑的方式回礼。

原来,真如何香凝判断的那样,这些海匪之前都是19路军的战士,在蔡廷锴将军的率领下与侵略上海的日本鬼子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作战,终因实力差距失利。他们溃逃到海上,饥寒交迫之下干起了海匪的事情,不过更多是劫富济贫,从来不滥杀无辜。

一直以来,19路军将士从指挥官到普通一兵,对廖仲恺夫妇等非常敬佩,甚至在溃兵中间,听闻何香凝的名字,都会产生如此强烈的反应,这令在场的人钦佩不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何香凝利用自己的威望,三言两语之间化解了这场危机,这也成为了抗战中的一段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