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很小的时候就去了边关,一去就去了十多年,连王启年这个京城万事通对他都一无所知,可见这人在京城存在感有多低。

不管怎么说,好歹是个皇子呀,百官没印象,百姓不知,能够达到这种程度,只有皇帝和大皇子联手才能达到。

大皇子不想参与皇子争斗,远离人群,皇帝还不需要大皇子,所以就让人忽视他,这个人殊途同归,就这样达成了默契。

大皇子不知道,自己都躲避了十多年了,还是没能躲过庆帝的算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庆帝赐婚,大皇子失印,被迫登上夺嫡的舞台。

大皇子李承儒突然接到皇帝圣旨,不仅剥夺了他的兵权,还让他赶紧回京,跟北齐公主派来的和亲公主成亲。

太子,二皇子,大皇子都成年了,没有一人成亲,为什么皇帝却指名给大皇子呢?

一来,长幼有序,大皇子是长子,虽说一直以来庆帝并不重视他,但作为一个父亲,不能厚此薄彼,应该先长后幼。

二则,太子是未来的继承人,娶一个外族公主当太子妃,将来成为皇后,生的儿子就是太子,就是下一个继承人,万一这公主有异心,跟本国合谋,到时候这国家是姓庆还是姓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说,太子娶了齐国公主,万一被她蛊惑,到时候利用齐国来个里应外合,那庆帝是拿下齐国还是被齐国拿下呢?

最后,二皇子现在势力庞大,如果再给他一个公主,那岂不是壮大他的势力,到时候他直接造反,导致庆国内乱那就得不偿失了。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赐给无权无势在京城没有任何根基的大皇子

不得不说,这个庆帝,就喜欢用这一招把人绑回来,还让人无法拒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前的范闲,现在的大皇子。

范闲在儋州呆了二十多年,突然一封圣旨把他从儋州招来京城,只因为皇帝给他赐婚,他无法抗旨,只能来京城,想办法解决这事,结果一来就回不去了。

大皇子也一样,大皇子突然从边关被召回, 庆帝看似让他回来成亲,其实他的性质跟范闲一样。

因为二皇子犯了大忌还被人抓住把柄,不能留,而范闲已经发现了自己的皇子身份,庆帝急需新鲜的势力来平衡太子和范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皇子失去作用成弃子,大皇子取代二皇子,成为平衡太子的势力。

庆帝其实挺喜欢太子的,从未想过废了他。

因为这个太子很听话,从来不会忤逆他,并且从来不给他找麻烦,每次都为他解决了不少事情。

不管是装的也好,还是本身就是如此,以如今庆国的情况,庆帝就需要这样一个外表不管事的太子。

庆帝还年轻,对权势还是比较执着的时候,不希望有人来跟他分权。

更重要的是,他还有一个伐齐没有实现,这是他这一辈子为之奋斗的目标,他想要统一三国,成为天下第一的君王。

要伐齐,就需要绝对的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攘外必先安内,庆帝虽然相信太子,但是他更相信自己,毕竟皇室中人没有一个简单的,就算太子不争不抢,他也必须给他一个磨刀石。

这个磨刀石有两个作用:

一,让太子成为一个合格的君王。

太子是皇后的孩子,庆帝对他寄予厚望,只要他没有错,庆帝是不会废了他的,那么他就是名正言顺的下一代继承人。

庆帝想要统一三国,然后找一个优秀的继承人,延续庆国的强大。

他可不想费心吧啦地统一了三国,结果刚传到下一代,就灰飞烟灭了,那他不是白干了吗?

所以太子的能力还是要有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了皇帝,面对的事情就多了,有大臣,有外戚,有百姓...都需要想办法去解决和平衡,如果之前他一帆风顺从未经历磨难,那么到时候,他真的登上了皇位,面对这些事情就会束手无措,任由宰割。

这也是庆帝给太子找了一个又一个磨刀石的原因,因为他在慢慢培养一个合格的帝王。

二,平衡太子势力。

如果庆帝只属意一个太子,那么就证明了太子是未来唯一的继承人,下面的大臣肯定会想办法巴结太子,到时候他这个皇帝就成了摆设。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要想家族发展壮大,延续百年,那从龙之功就非常诱惑。

唯有分权,才能平衡这些大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庆帝扶持了二皇子,对他足够宠爱,很多时候犯了错,也是不痛不痒的罚一下,让人以为虽然太子是继承人,但只要二皇子努努力,也是可以取代太子的。

那些没有第一时间跟上太子的大臣,这下子就找到了目标。

于是下面的大臣就分成了两派,相互防备,相互试探,又相互制衡,这下子,朝堂上就安静了,庆帝就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统一天下的事。

按照庆帝的打算,以二皇子的能力,完全可以把太子磨到最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料中途出了岔子,二皇子的心被养野了,不仅想要取代太子,还想取缔他这个父皇。

二皇子在朝内,与大臣勾结,拉帮结派,还和长公主李云睿勾结,掏空了内库的钱财,在朝外,跟北齐沈重合谋走私。

走私的钱,用来招兵买马,囤积粮食。

这件事还被范闲给查到了,二皇子虽然及时断尾求生,但庆帝知道,这个人不能留了,再留下去就要威胁到他的命了。

庆帝为了让二皇子收心,不仅找回了大皇子,还给他赐婚京都守备师师长叶重的女儿叶灵儿,叶重是庆帝的人,叶灵儿说得不好听点就是派给二皇子的间谍,未来二皇子的一言一行都在庆帝眼中,未来还想起风波,那就需要掂量掂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二皇子会适可而止吗?当然是不能的。

一个人享受过位高权重带来的美妙,就不愿意落入尘埃,成为陪衬。

并且二皇子是个心狠手辣的人,杀了不少人,这些人因为他的位高权重不敢报仇,一旦他没了势力,正如罢了牙的老虎,谁还把他放在眼里,他就算为了活下去,也会想办法紧紧握住权力。

庆帝来自皇族,当然明白二皇子的心思,所以从范闲揭穿二皇子和长公主勾结谋利开始,他就成了废棋。

之所以召回大皇子,就是为了让大皇子取代二皇子,继续跟太子打擂台。

接下来,大皇子一定会被庆帝委以重任,让他在京中自己的一席之地,然后权势慢慢向他倾斜,而曾经那些倒戈向二皇子的人,因为失去了主子,一定会想办法走向大皇子。

说到底,那些所谓二皇子的心腹,其实也是庆帝的人,他们真正效忠的人是庆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最后

二皇子废了,逼迫大皇子接力,其实庆帝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防备范闲。

范闲这个人,对皇室并没有敬畏之心,做事太过随心所欲,可他的能力太强,对于庆帝来说,用得好,那是有利,用得不好,可能会被反咬一口。

大皇子常年在外,行军打仗,用的是脑子,要的是实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庆帝想要用大皇子这个武力和脑力都强悍的人,来制衡范闲,不一定能够完全压制,但至少短时间内,范闲不会有机会找麻烦了。

等到范闲抽出人手时,庆帝已经完成了自己的筹谋,根本不害怕范闲作妖,这也是庆帝给大皇子赐婚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