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庸

1944年侵华日军展开了最后的赌博,这就是著名的“豫湘桂战役”。

国民政府对于日本侵略军的“末日狂赌”没有任何准备,被日军打的落花流水,不仅仅在河南、湖南、广西战场接连惨败。

日本为了迫使国民党军远离广西,确保柳州到宜山一线的安全,于是故意制造进攻贵阳,准备经贵阳直插重庆的假象。

当时蒋介石的中央军主力不是在河南、湖南、广西前线,就是在缅甸与日军作战,留在大后方的军队很少,而且都是二三线部队,战斗力堪忧。

1944年11月,日本第13师团104联队开始向与广西接壤的黔南地区进发。

根据当时人回忆,1944年11—12月,整个重庆都人心惶惶,蒋介石也做好了把国民政府从重庆迁往西昌的准备,甚至都已经准备如果日军一再追击,国民政府直接去印度加尔各答做“流亡政府”的准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撤离独山的中国军民

而就在日军毕竟贵州,距离重庆只有几百公里的紧急时刻,当时就读于重庆“中央政治学校”的金庸先生被学校开除了。

关于金庸先生为什么会被学校开除,金庸先生自己的说法是说他不满意学校里国民党特务学生到处排斥异己,随意打人,他因为不满这种状况,学校当局就勒令他退学了。

当了21世纪,金庸先生在接受采访时干脆就变成他因为不满意学校要求学生要对蒋介石画像行礼,不满意这种法西斯作风,结果被学校以“侮辱校长(蒋介石)”的罪名给退学了。

事实上从金庸先生20世纪90年代与21世纪两次在内地谈到退学经历看,他对当时舆论风向把握真的很到位,深谙讲话的艺术。

但是,金庸很少向外人说明他读的究竟是一所什么学校。

按照金庸先生当年的同学的说法,重庆“中央政治学校”就是国民党方面专门培养“自己人”文官的学校。

这所学校的待遇有多好呢?

在抗战时期不仅免除学费,还额外提供伙食费、服装费、书籍费及零用钱。军训是日常课程,且有训导专门关注思想状况。

毕业后分配工作,行政系的去地方做科长县长,外交系的去驻外使领馆做随员秘书。

根据原国务院参事、我国著名法学家杨玉清先生回忆,在抗战时凡是报考这所学校的学生,对于这所学校的性质是心知肚明的,而且由于待遇太好了,所以报考的人很多,不存在“误考”这回事,“学生一进校门,就是当然的国民党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张“为国为民,侠之大者”的金庸

再结合金庸先生多年的“外交官梦想”,金庸先生在抗战时考入这所学校的目的自然就是奔着将来毕业后当外交官去的。

换言之,金庸先生考这所学校之前就肯定知道这所学校的性质,如果他真反感蒋介石法西斯统治,他又怎么会报考这所学校?

所以,金庸先生自述说他不满学校法西斯作风而被退学,只是他自己给自己贴金。

金庸先生真正退学原因是在日本人打到独山的危急时刻,他不愿意“参军报国”。

前面说了,1944年日本打到了贵州独山,重庆人心惶惶,这个时候国民党当局也顾不上什么大学生不服兵役的优待,公开号召中学生和大学生自愿参军。

不说其他大学,金庸所就读的重庆“中央政治学校”作为蒋介石兼任校长的、国民党培养文官的学校,学校自然要响应“自愿参军”的号召。

于是在重庆“中央政治学校”号召学校里所有学生必须“自愿写申请表参军,每个人都要写,写完之后学校统一批准。”

其他学校姑且不论,作为抗战时期依然可以享受民脂民膏的国民党文官培养学校的学生,在国民政府如风中之烛,在日本人已经打到贵州独山的当口,报名参军怎么了?

不应该吗?难道平时的“伙食费、服装费、书籍费及零用钱”都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难道考入这所学校的学生不都是冲着这所学校待遇好,福利好,毕业后出路好才报考的?

总之,根据金庸当年同学余兆文回忆,当时金庸所就读的外文系所有学生都被迫写了“自愿报名表”,只有金庸没有写,而且不管谁来动员,他就是不写,不参军。

最后校方也没有怎么处理金庸,只是觉得既然不愿意,那么就“另请高就,滚出学校。”

这就是金庸在抗战中被学校退学的真正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