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央视新闻报道,中俄两国发表进一步推进双边关系的联合声明,声明篇幅约万字,推动两国多领域合作事项。涵盖金融、工业、司法、文化等方面,在两国已有合作体系基础上,为两国接下来的对接提供引领。其中部分重点包括,一,中俄工业产业链整体对接。双方将在船舶、汽车、机械制造、冶金、电子等工业领域推进合作事项,相关领域聚焦民用工业。俄方在美国裹挟欧洲实施的封锁下,面临工业链关键材料、技术、市场缺乏的问题,中俄产业合作辅助俄方健全工业链路。

普京此次访华之行,得到了规模系统、具有实效性的成果。1953年,中国对内清扫封建剥削遗毒,以对人本的重视和土地改革的推进,促进耕者有其田、劳动者拥有平等的人格尊严地位,促进中国社会生产力释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对外实质将美国阻挡于朝鲜半岛三八线南侧,以剑护犁护卫国内解放战争成果。这一年,中国一五计划启动,苏联基于抗美援朝战争红利对中国进行系统化工业技术输出,辅助中国建立了整体性的重工业产能基础。2024年,从苏联到俄罗斯,俄方对西方、对世界、对自身的态度,随着历史事件的流变几经变化。

被美西方置于要么主体结构崩塌、要么绝地反攻的境地,俄经济创收支柱的能源出口被封堵、工业生产所需主要原材及技术被禁售。中方这时进行的对俄系统工业扶持,是中俄互信的体现,是中俄两国在纵贯75年的历史关口,相互回应的结果。新中国成立以来,整体层面反对恃强凌弱、反对大国以武力欺压小国的态度一以贯之。对当年的美国、走入迷途的苏联如此,对当下的美国同样如此。中国愿对弱者、弱国以同情、耐心、平等,也因此具备向强国亮剑的资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多边主义的历史征程与亚非拉国家的解放、独立,自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而始,在当下的中俄协力下来到峰值。二,畅通中俄企业结算链路。最近一段时间,随着美欧基于SWIFT结算链路对中、俄贸易进行限制,中俄民企合作受到一定程度影响。要解决这类问题,需要中俄完成从保障以本币结算方式维持主体贸易畅通,到搭建以中俄为代表的区域金融市场方向转变。联合声明提及完善金融基建,增强保险、再保险、会计审计对接,推动在对方市场发行债券。以中俄各自稳定的实物供应为支撑,中俄在彼此金融信用互认上可以有所作为。

三,联合声明中双方对美西方利用相关多边司法机制侵害俄国家豁免权、制造理由侵夺俄国家财产一事进行抨击。并为对方国家财产在本国的保存及取用提供保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俄联合声明于16日发表,17日俄媒披露,美国国务院匿名官员声称,中国如果寻求同欧洲及其他国家保持良好关系,便不能进行对俄支持,俄罗斯是欧洲安全面临的最大威胁。该官员称,这是美国、北约、七国集团共同的立场。

四,美方言论有两点难以立住脚处,一,美国愈渐难以代表欧洲。美国引爆并加剧欧洲战乱,引发美欧裂隙增大,马克龙推动的欧洲战略自主空间增大,二,与华合作同美西方维持现有经济体系直接相关。美国自身竭力情况下,仍难以切断中美贸易流,已经表明与华保持供应链基础合作并非美方是否愿意的问题。中美、中西方贸易依存的局面,未因美方的主观动作发生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