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商纣王在史书里面算是一个十足的暴君,酒池肉林、炮烙之刑都是因他产生的成语。但真实的历史中,殷商的残忍远甚于此!

在夏商周时代,国家最大的事情就是战争和祭祀,而在祭祀的祭品里面,一个必需品就是人。这种祭祀又分为人牺和人殉,人牺是死者的妻妾宠幸及其亲近的奴仆武士;人祭则大都是以战俘为主体的奴隶。

而这种祭祀是随时都要进行的,打仗、祭天这些要祭祀就不用说了,就算是修路、筑城等同样是要祭祀的,甚至出行也要祭祀。

下面这张图来自于石峁遗址,其中发现有14个头骨,此后又在城址夹道间、城墙通道上陆续发现数十具头骨,均为年轻女性,头骨存在钝器伤痕,很显然她们都是非正常死亡。

她们就是在筑城之时被用来祭祀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殷商过了,可以看看秦朝。

秦国的一切都建立在军功制度之上。

秦昭王时,秦国发生了大饥荒,范睢找到秦昭王,说在我们五苑(皇家的园林,面积宽大)内有很多可以食用的蔬菜、枣、栗子等,请大王赶紧把这些发给饥民们。

秦昭王一听就火了:“我们秦国的法律是有功才赏赐,有罪就处罚。今天我把五食物发给这些没有功劳的人 ,这岂不是乱了我秦国的法度?“

于是秦昭王任由五苑内的蔬菜、果实等食物全数烂掉,也任由饥民们饿死。

秦国还有一项制度叫:连坐。就是把全国百姓按“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的方式编制起来。百姓被编制起来之后不准迁居,他们之间要相互监督,相互检举,若有犯罪不揭发,一户犯罪,十户共同定罪。

被定罪的人就成了所谓“刑徒”,他们被派去修筑大工程:秦始皇陵、阿旁宫、秦直道、秦长城等等。

秦下面就是汉,东汉末年的三国。

董卓算是很残忍的一个军阀,有一次,运来了几百个俘虏,董卓让人把这些俘虏舌头挖出来,把手足斩断,又把眼睛挖出来,用一个大锅煮在一起。而这些被割了舌头挖了眼的俘虏,都还没有断气,他们被割下来的器官已经被煮好放在桌子上了。董卓拿起就吃,神态自若。周围的人,自然是惊得魂飞魄散。

中国史书记载的粮食涨价的最高记录就在东汉的兴平元年,由于战乱和饥荒,谷一斛卖到50万,豆麦一斛20万,上涨了数万倍之多。明末粮食上涨10倍,立即就引发了陕西的农民起义,上涨万倍是个什么样的场景,不敢想象。

饥荒发生的时候,汉献帝都没有食物吃,找到李傕要吃的,李傕给了他一些发臭的牛骨。皇帝如此,百姓有多苦,就可以想象了。

汉过了就是晋和五代十国。不羡羊,和骨烂,饶把火, 这些简单的词语后面是一个时代的痛楚。血泪成河之后,又是一个春天,大雁归来,竟然找不到一个完好的屋檐来筑巢,史书上写下了一句话:春燕归,巢于林木。

到了隋朝,隋文帝也算是历史有名的仁慈之君。隋文帝命杨素建造仁寿宫,杨素把整个宫殿建造得极为奢华,并且为了赶工期,役使民夫,严刑逼迫,造成大量的民夫死亡。

杨素挖了大坑将尸体埋下,但还有上万尸体来不及处理,杨素直接命人用或焚烧,隋文帝看到这个场景时大为不悦,但当他进入新宫殿游玩之后,又连连夸奖杨素是忠臣。

隋朝短命,接下来就是群雄相争。

朱粲是隋朝末年的一个军阀,势力也不算小,有十来万人。朱粲打仗是不带军粮的,全靠抢掠为生。朱粲竟然以百姓为军粮,甚至还洋洋得意地说,只要有人,就不会缺粮。

朱粲具体怎么操作的呢?他做了一个很大的铜钟,可以装二百石,就用这个铜钟当锅,煮人肉给军队吃。

粲乃驱男女小大仰一大铜钟,可二百石,煮人肉以喂贼。

颜愍楚是《颜氏家训》作者颜之推之子。朱粲把颜家人全部充为军粮,吃个精光。李渊派去安抚招降朱粲的使者,同样被朱粲吃了。

再就到宋朝了,一些记录依旧十分恐怖,直接上两段文献吧!

《南村辍耕录》:

“天下兵甲方殷,而淮右之军嗜食人,以小儿为上,妇女次之,男子又次之。或使坐两缸间,外逼以火。或于铁架上生炙。或缚其手足,先用沸汤浇泼,却以竹帚刷去苦皮。或盛夹袋中,入巨锅活煮。或刲作事件而淹之。或男子止断其双腿,妇女则特剜其两乳,酷毒万状,不可具言。”

宋人庄绰在《鸡肋编》里写道:

自靖康丙午岁(公元 1126年),金狄乱华,六七年间,山东、京西、淮南等路,荆榛千里,斗米至数十千,且不可得……人肉之价,贱于犬豕,肥壮者一枚不过十五千,全躯暴以为腊。登州范温率忠义之人,绍兴癸丑岁泛海到钱塘,有持至行在犹食者。老瘦男子谓之烧把火,妇人少艾者名之不羡羊,小儿呼为和骨烂。

朱元璋建立大明之后,一心向要反贪,他编了一部《大诰》,是他亲自编写的一部法律的案例集。其中他就讲了一个案例,一名叫潘富的小吏犯法之后逃走,沿途有200户人家知情,有的人家并曾提供食宿。朱元璋下令将这200户人全部抄家,170户全部诛杀。170户,按照一户五人来算,也有850人,仅仅因为没有举报一名犯人,就要杀这么多人,这不是反腐败,是滥杀无辜。

朱元璋还恢复了人殉制度,让46名宫女为他陪葬,这个制度直到英宗死的时才被废除。

清朝之后,有了被人津津乐道的康乾盛世,但可别信什么盛世。

随便举一例,康熙四十三年,山东发生严重的灾荒,人肉成为商品。山东淄博人,文学家蒲松龄恰好见证了这一场人间惨剧。

在书中,蒲松龄这样记载:卖肉者,凌晨时送到各市场,人肉的价格只是羊肉的十分之一。而甚至有商贩在卖人油,价格和乌麻的价格差不多。

货人肉者,凌晨驱驴,载送诸市肆,价十分羊之一,或炼人膏而溃之,以杖荷坛, 击铜板市上,价市乌麻之槽磨者,得入眢井,犹大掌也。不死者,露秽眠道侧,将死亡羞,虽生亦忘情。

再说说光绪年间的丁卯奇荒,直接死于饥荒和瘟疫的人数,在一千万人左右;从重灾区逃亡在外的灾民不少于二千万人。由于这个时期已经有了报纸,《申报》等对灾荒进行了大量的报道,才让这场灾荒为更多人所知。

这就是那个曾经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