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绝·暮春夜雨抒怀

春风吹梦到江干,花落莺啼夜未阑。

惆怅故园芳草绿,几时归去共君看。

首句“春风吹梦到江干”,诗人以春风入梦为引子,将读者带入了一个梦幻般的境界。“江干”二字,暗示了诗人梦中可能回到了故乡,或是那个与故乡相似的江边之地。春风的吹拂,带着温暖和希望,却也勾起了诗人对远方的思念。

次句“花落莺啼夜未阑”,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夜晚的静谧与生机。花落莺啼,既是暮春时节的自然景象,又带有一种淡淡的哀愁和不舍。夜未阑,说明时间尚早,但诗人的心却已经沉浸在这份哀愁之中,无法自拔。

第三句“惆怅故园芳草绿”,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故园的芳草已经绿了,而诗人却还在远方漂泊,无法回去。这种对故乡的思念和无法归去的无奈,让诗人心中充满了惆怅。

最后一句“几时归去共君看”,诗人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归乡的渴望和对与亲友共赏故乡美景的期盼。几时归去,这是一个无法确定的时间,但却充满了诗人对归乡的期待和向往。共君看,则暗示了诗人希望与亲友一同分享这份美好,共同感受故乡的温暖和亲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绝·春树分行绿一村

春水初生杨柳绿,夕阳欲下海棠红。

山禽唤起閒情绪,飞入花间作好风。

这首七绝《春树分行绿一村》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乡村的美丽画卷,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首句“春水初生杨柳绿”,诗人以“春水初生”为引子,点明了春天的到来。随着春天的脚步,河水开始涌动,带来了新生的气息。杨柳的绿意盎然,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抹清新的色彩。

次句“夕阳欲下海棠红”,诗人以夕阳下的海棠花为描绘对象,展现了另一种美。夕阳的余晖洒在海棠花上,使得原本娇艳的花朵更加红艳动人。这一画面不仅表现了春天的美丽,也透露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氛围。

第三句“山禽唤起閒情绪”,诗人以山禽的叫声为引子,将读者的注意力从静态的景物转向动态的生物。山禽的叫声清脆悦耳,唤起了诗人内心的闲适情绪。这种情绪与前面的景物描写相互呼应,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一句“飞入花间作好风”,诗人以山禽飞入花间为结尾,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灵动之气。山禽在花间穿梭,仿佛在为春天奏响一曲美妙的乐章。同时,“作好风”三字也寓意着春天的风带来了生机与希望,使得整个乡村都充满了活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绝·梨花雨

东风吹梦过江南,春到楼台第几探。

记得去年人睡起,隔窗微雨滴深庵。

这首七绝《梨花雨》通过梦境与现实交织的手法,营造出一种迷离而唯美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江南春景的深切怀念和对去年此时此景的追忆。

首句“东风吹梦过江南”,诗人借东风之力,将梦境吹至江南,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氛围。这里的“东风”不仅指春风,也寓意着诗人的思绪和情感,随着春风的吹拂,飘向了遥远的江南。

次句“春到楼台第几探”,诗人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江南春景的探寻和向往。这里的“第几探”暗示着诗人可能多次在梦中探寻江南的春天,但每次都未能尽兴,因此仍怀有期待和好奇。

第三句“记得去年人睡起”,诗人突然将笔触拉回到现实,回忆起去年此时此景。这里的“去年人”指的是诗人自己,而“睡起”则暗示着诗人从梦中醒来,回到了现实。这种时空的跳跃,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丰富和复杂。

最后一句“隔窗微雨滴深庵”,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现实中的景象:窗外的微雨轻轻滴落在深庵之上。这里的“微雨”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也寓意着诗人内心淡淡的哀愁和怀念。雨滴落在深庵之上,仿佛也在敲打着诗人的心弦,引发他对去年此时此景的深深追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七绝·苦楝留春在

苦楝花开春正浓,东风吹雨湿帘重。

可怜一夜西窗梦,犹在江南第几峰。

这首七绝《苦楝留春在》以苦楝花为引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留恋以及对故乡的思念。

首句“苦楝花开春正浓”,诗人以苦楝花的盛开为标志,点明了春天的到来。苦楝花虽然名字中带着“苦”,但它的盛开却为春天增添了浓烈的色彩和生机。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春天美好时光的珍惜和留恋。

次句“东风吹雨湿帘重”,诗人转而描绘春天的天气。东风吹来的细雨,打湿了窗帘,使得室内也充满了湿润的气息。这一描写不仅增添了诗歌的湿润感,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情感也如同这细雨一般,湿润而深沉。

第三句“可怜一夜西窗梦”,诗人以“西窗梦”为转折,将笔触转向梦境。一夜的梦境,让诗人仿佛又回到了故乡,回到了那个让他魂牵梦萦绕的地方。这里的“可怜”二字,既表达了诗人对梦境的留恋,也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最后一句“犹在江南第几峰”,诗人以问句的形式,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追寻。在梦境中,诗人仿佛看到了江南的群山,但却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座山峰。这种对故乡的模糊记忆和无法确定的追寻,更加深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