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简称“”,因为自春秋战国时起陕西就一直是秦国主要领地,故后人还将横贯陕西中部的主要山脉称“秦岭”,将渭河平原称“秦川”,那块水土养出来的老百姓叫“秦人(赳赳老秦)”,他们喜怒哀乐时就吼出一段相传源自西周时期的古老地方戏曰“秦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且这块土地上还出了一个自认为“功高三皇,劳胜五帝”的“千古一帝”秦始皇嬴政,开创了集中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大生存精神的大秦帝国,一统天下,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厚重的烙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都知道历史上与秦国关系最好、素有“秦晋之交”的兄弟国家晋国一向有“三晋”的说法。春秋社会末期,原来的中原霸主晋国的实权由其国内的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这三家大夫把持。

后来,韩、魏、赵这三家干脆瓜分了晋国,周天子无奈何半推半就地承认了韩、赵、魏三家大夫的诸侯地位,这样原晋国也就被赵国、魏国、韩国三国所取代,所以后人就用“三晋”来称呼山西(原来晋国的主要领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哥俩就是哥俩,山西叫“三晋”,陕西也有个“ 三秦”的常用称呼。其实“三秦”最初指潼关以西的秦朝故地 ,包括关中平原(渭河平原)和陕北。其中关中包括西起宝鸡大散关,东至渭南潼关,南接秦岭,北到陕北黄土高原,包括今天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五市及杨凌区,号称“八百里秦川”。

即最早的“三秦”之地不包括陕南,只是后来人们才将陕北、关中、陕南合称“三秦大地”,即整个陕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三秦”是怎么来的呢?先要从秦末的起义军首领项羽说起。项羽出身于楚国贵族世家,秦末反秦起义时他在巨鹿之战中消灭了秦军主力,秦将章邯投降。本来刘邦、项羽、楚怀王有个三人约定:谁先入咸阳谁就做关中王

关中是原秦国的核心腹地,号称“四关”之地东有潼关(函谷关),此关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是古代由洛阳通向长安的天险重关,历来被誉为“三秦锁钥”、“四镇咽喉”。秦地潼关与蜀地剑阁、东北华北分野的山海关都是国之门户,闻名天下的雄关险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有大散关(散关),位于宝鸡市西南26公里处的秦岭北麓大散岭上,扼守“秦蜀之噤喉”,“重门临巨墩”的雄关险隘,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云:“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南有武关(蓝关),武关自古为三秦要塞,秦楚咽喉,扼秦楚之交,据山川之险。“武关一掌闭秦中,襄郧江淮路不通。”,素有“秦关百二”(以二敌百)之誉。

北有萧关(金锁关),该关设于六盘山东麓边缘三关口以北、古瓦亭峡以南的一段险要峡谷中,是关中的北大门。出关达宁夏、内蒙及兰州、河西等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中因此又称“四塞之国”,其据秦岭之险,拥秦川之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四面都有天然屏障,易守难攻,自古就有得关中者得天下的说法。

刘邦采用张良等人计策,以和抚为主,首先兵不血刃地攻下咸阳;牛人项羽却花的“笨功夫”,一路打了很多硬仗,自然是耽误了日程后到咸阳。但是“真理在大炮射程之内”,项羽以横绝天下的实力自然不会理会那个什么狗屁“怀王之约”,最后连楚怀王后来都被他密谋干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项羽以霸主自居,自立为西楚霸王,并封了其他很多诸侯王。“楚霸王”项羽首先是个“土霸王”“裂土封王”的分封制已经是过时落后的统治方式,连关中这样的风水宝地他都不要!他认为:“富贵不归故里,如衣锦夜行,谁知之者!”,所以早早带兵回到他的老家彭城(今徐州)去做他的“楚霸王”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项羽自己不要关中,但也不愿意让刘邦吃这块“肥肉”,他火烧咸阳城,焚毁阿房宫,把刘邦赶到当时还是蛮荒之地的汉中去了。在大封诸侯时,项羽特地将他最不放心的刘邦封为“汉王”,辖汉中、巴、蜀三郡,即今天的陕南和巴蜀地区。

陕南在文化、习俗和管治等方面传统上一直与巴蜀相似,只是在元朝时为了让南方人臣服于占统治地位的北方人,并借助秦岭的天然屏障作用,才把汉中、安康等陕南地区划归陕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历史上我国各省省界划分时充分地体现了区域制衡之道,假设任何一个一级行政区企图分离叛乱时,中央政府都能从毗邻地区方便地扼住其咽喉而实施镇压。典型如汉中从四川剥离出来划归陕西,就是为防止蜀地以秦岭为屏障搞割据独立。

汉中归于陕西省之后,一旦四川叛乱,中央政府平叛军队用已经掌握了的汉中为基地,进军成都平原平叛就会省事许多。类似的,襄阳划归湖北而非方言、习俗更相近的河南;徐州划归江苏而非方言、风俗更相似的山东,都是出于同样的原因。一句话:就是剥离险隘,割裂形胜之地,互掺沙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时,为牵制、防堵刘邦东归,制约其势力扩张,项羽又将陕西的关中和陕北地区一分为三。封降将章邯为雍王,管辖咸阳以西及甘肃东部地区;封司马欣为塞王,辖咸阳以东地区;封董翳为翟王,辖陕西北部地区。

故后人整体上称当时的陕西关中和陕北地区为"三秦",可见此时不包含陕南。唐代著名诗人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所谓“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即咏叹此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项羽当初和秦将章邯约定的是封他为管制整个关中的秦王,最后却一分为三,本质上也是不信任他,不想让他一人坐大。可见项羽当时对刘邦和章邯等降将是“双提备”的。

刘邦够狡猾的,他为了麻痹项羽和章邯等,进汉中时顺便一把火烧了子午、褒斜栈道,以示自己会安安分分地终老汉中,不会再出来争夺关中。这样可让项羽安心放胆;另外,也事实上杜绝项羽分封的诸王出入,使之知难而退,不敢进犯汉王领地。

火烧栈道之后项羽放心地率军东归彭城享乐称霸,刘邦却拜将韩信,养精蓄,与民生息,扩军备战,乘项羽后方烽火四起无暇西顾之时,刘邦用战神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一举东出,攻下三秦,开始了与项羽的争霸战争。

历史终归是依照自己的逻辑发展,不可阻挡!楚霸王千算万算,千防万防还是防不住刘邦!刘邦最终建立强大的西汉王朝,而项羽只落得在乌江自刎,真是可悲可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了“三秦”这个说法以后,后世的五胡十六国时期,公元350年居住在甘肃秦安县东南的氐族首领苻洪起兵,也扯虎皮拉大旗曾自称“三秦王”

以秦岭为界南为陕南,北为关中;北以黄土高原为界上为陕北,下为关中。八百里秦川哺养了今天陕西大地上的三千八百万三秦儿女,也孕育了世界古都西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里,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最主要的发祥之地和文明之源。每年,全国各地的来宾和外国友人来这里体验、考察人文历史之余,也享受这里的油泼面,臊子面,肉夹馍、羊肉泡馍,葫芦头,胡辣汤等美食,乐而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