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有好的爱情的人,从来都不是去维持最初的新鲜感和激情,而是用非常开放的心态接受爱情的变化,欣赏不同阶段的美好,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要在爱情中不断更新协调,让它拥有更多元的形态。

——沈奕斐,《读者》2023年第6期

剧集《不够善良的我们》里,关于婚姻的真实刻画刺痛无数人。

女主简庆芬,有车有房,儿子聪明,丈夫顾家,工作稳定。

但看似和谐美满、人生赢家的背后却藏着不为人知的痛苦。

简庆芬工作平平,每天上班下班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和成就感。

悉心照顾生病的婆婆,换来丈夫的冷漠感谢,只能靠各种出格的报复行为,寻得丈夫在意她的蛛丝马迹。

她整日游走在各种身份和“千篇一律,日复一日”的婚姻里,丢失了自我。

网友被狠狠戳到,纷纷表示:

“简直和我的状态一模一样,编剧是在我家安了摄像头吗?每天提不起劲,过不下去又离不了。”

最可怕的婚姻,不是穷困潦倒,不是柴米油盐,而是每天在毫无意义的重复中,消磨对生活的热情。

有房,却不像家;明明有爱人,却像机器没有情感交流,周而复始,一成不变。

有段话是这样解释婚姻的意义的:

结婚不是为了拖垮彼此,而是两个相爱相知相伴的人,在生活中给对方鼓励和勇气,遇到事情有个人商量,生活累了有个依靠。”

好的婚姻,不会一直循规蹈矩,而是在相处中随时调整步伐节奏,使彼此更加契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视觉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调整期待,减少掌控感

婚姻里不只有爱情,还有无法预知的艰难和挑战。

有的夫妻遇到生活中的坎,不急不躁,不给对方压力,自己想办法“搭桥铺路”。

有的却眼高手低,对伴侣期待过高,导致关系紧张或难以挽回。

《金牌调解》里有对夫妻,从路边摊到早餐铺,靠着好手艺,日子越过越好。

妻子羡慕隔壁生意比自家火,要求丈夫扩充门面,希望能靠着面积大招揽更多生意。

丈夫内向不善言辞,不愿冒险做额外投入,并且扩店,免不了要打点各处关系,感觉压力山大。

妻子觉得丈夫在逃避,自己日子过得寒酸,时不时地鼓动丈夫学加盟、搞投资。

不久他们和朋友合开水果铺,由于经验不足,只开了3个月就被迫关门,几万块的投入全打了水漂。

这样的结果没有让妻子认清现实,更加重了她对丈夫的嫌弃。

每每看到丈夫看小说或是约朋友钓鱼,她就怨声载道,认为那是“不务正业”。

数落丈夫没能力,只知道固守“一亩三分地”的小生意,逃避现实,不思进取。

渐渐地,两人一说话就针锋相对,丈夫宁愿在店里打地铺也不愿回家,婚姻濒临破裂。

和谐的夫妻关系,从来不是忽略对方感受和实际能力,一个劲儿地提要求,给压力,让对方喘不过气。

更不是自己不努力,把全部希望寄托在伴侣身上,向伴侣施压,强迫他按照自己所期待的样子生活。

就像林语堂和廖翠凤,恩爱50多年,历经风雨,相互扶持。

廖翠凤出身名门,不要求林语堂跻身上层,而甘愿变卖嫁妆支持他留学读书;

林语堂也同样欣赏妻子的独立,不强求她居家相夫教子,而是支持她多参加社会活动。

真正爱一个人,不会为了一己私欲,强迫伴侣按照自己的想法生活。

人生战场,并肩作战也好,为了个人目标单枪匹马也好,彼此尊重,互为坚实的后盾,才可在漫长的岁月里,将一地鸡毛过成风和日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视觉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改变方式,增加“同频”感

亲密关系中,如果“想要的”和“想给的”南辕北辙,无法达成一致,又不想改变,婚姻还能继续吗?

《再见爱人》第一季里的王秋雨和朱雅琼,一个古板自大,否定一切“形式主义”;另一个渴望被爱,追求仪式感。

朱雅琼想要浪漫的婚礼,王秋雨说自己没时间,反问为什么要办婚礼,是要做给别人看吗?

明知朱雅琼想要得到赞美和欣赏,王秋雨却偏要固执地给否定意见。

表面上做出回应,可事实上是无效表达,彼此感受不到对方的爱。

有效表达,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对方的基础上,用对方认同的方式展现爱。

与其说“我会全心全意对你好”,不如说“我愿意用你喜欢的方式对你好”。

《爱的五种语言》一书中有一对夫妻,丈夫用原生家庭固有的模式经营自己的婚姻,常常忽略妻子的感受一意孤行。

妻子希望丈夫上班前能顺手丢掉垃圾、清除杂物,而丈夫却觉得家务该由女人负责,他抽空整理车库就已经很帮忙了。

后来,为了更有效地表达爱,他们互列“希望对方能做的事”清单,加深了解,加快“同频”步伐。

虽不强求对方完成清单事项,但深爱彼此的他们,愿意为爱努力,之后两人相处越来越亲密和谐。

爱是一种选择,不是固执地坚守错误的相处方式,要明白不同频的爱无法共振。

转换思路,调整相处方式,满足对方的需求,才能在婚姻中长久受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视觉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规划未来,提升憧憬感

健康积极的婚姻,都有一个共同点:婚后两个人比婚前更坚定。

他们提早制定共同的生活目标,明确各自在婚姻中的责任和角色,既避免不必要的矛盾和冲突,还能对未来有美好的愿景。

就像博主牛妈爱生活,结婚前,她和老公都有各自的理财方式和习惯。

但结婚后他们意识到,只有一起向共同的目标努力,才能更快过上想要的生活。

随后他们深入沟通,各自描绘理想生活的样子,反推思考,商讨规划。

比如从共同记账开始,梳理家庭开支,找专业人士做全家的保障规划,包括债务计划和儿女教育等,尽可能规避风险。

当夫妻双方有清晰的目标、时间表和行动步骤,就好似行驶在茫茫大海中的巨轮有了方向。

作家查尔斯?诺布尔说:“

有了长远的目标,才不会因为暂时的挫折而沮丧。

双方拧成一股绳,即使有一时的偏差,也会因为那份早已达成的理想画面而做出调整。

有人说:

“好夫妻就像两个齿轮,时时借助爱的力量相互推动,为了运转起一个更美满的家庭,提早铺路,设定方向,让齿轮畅通无阻。”

同时,当夫妻共同规划未来,也会在无形中互相鞭策和激励,为夫妻关系注入生命力。

婚姻不是爱情的终点,它犹如一趟缓慢行驶的岁月列车,有的人犹犹豫豫不知该下该上,有的人有随时下车的权利,却一直没有走。

因为他们找到了内心想要的幸福,眼中有目标,心中有方向,脚下的路才会因远方憧憬的美好而平坦顺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视觉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读者》上看到一段话,写得极好:

拥有好的爱情的人,从来都不是去维持最初的新鲜感和激情,而是用非常开放的心态接受爱情的变化,欣赏不同阶段的美好,这一点非常重要。

我们要在爱情中不断更新协调,让它拥有更多元的形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读者》杂志封面 摄影:乐子人

爱情是婚姻的基础,婚姻是爱情的延续。

爱意流动的婚姻,常常是不惧改变和成长的。

会因一时的冲动,拿掉无名指的婚戒,也会因长久的共同利益为爱妥协。

那些相处中的调整、改变、计划都是对爱人的珍视,更是对最初婚姻承诺的坚守。

要相信,拥抱变化才能让爱在可憧憬的计划中扎根生长。

作者:木炎,用文字穿越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