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瓶水卖1300多元,而且保质期长达10年,这到底是怎样的‘神水’?”前不久,重庆市民郭畅(化名)在网上发布视频,讲述了他母亲网购保健品的一段经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媒体记者调查发现,在一些网络直播间,充斥着类似的保健品销售话术,吸引了不少有健康焦虑的老年人购买:有的产品号称有治疗奇效,到手后查看说明才发现只是普通食品;有的下单时号称一个疗程就能见效,后面商家却变着法地让消费者追加购买;有的包装上标注的生产厂家,查询时居然已经注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那瓶售价1300多元的“神水”为例,一些老人之所以重金求购,是因为被瓶身标注的“荣获国际发明专利”“欧洲专利号”等称号所蒙蔽,认为该产品很靠谱。实际上,这也是一种常见的套路:线下为来历不明的产品打上“高科技”“高效能”等标签,线上以专业人士的身份对老人进行“洗脑”,以不明觉厉的“天价商品”实施精准收割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人民网评

编辑:电商发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