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14日夜

一场罕见的大风天气席卷了

河南省大部分地区

部分区域风力

达到了惊人的12级到13级

引发广泛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

为啥大风天气突然降临还来势汹汹?

眼下正值河南小麦籽粒灌浆中期

还有十几天就要成熟了

狂风袭扰下

河南的小麦怎么样了?

针对小麦倒伏

我们应该怎么做?

河南遭遇罕见大风,为什么这次的风特别大?

河南省气象台监测显示,5月14日20时至15日10时,淮河以北大部出现8级到10级大风,北中部、西部部分县(市、区)出现11级以上大风,新乡西北部、郑州西部、许昌北部局部12级到13级,河南省自北向南出现沙尘天气。同时,河南省北部、西部出现阵雨、雷阵雨,其中安阳、鹤壁、濮阳出现中到大雨,局地伴有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5月15日,有网友称南阳市镇平县有一名骑自行车的行人,被大风吹倒的电线杆砸中身亡。14日,当地有一座石雕被大风吹倒,砸中了停在路边的一辆小轿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极目新闻)

大家都想知道,为啥这次河南的大风天气突然降临还来势汹汹?

河南省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徐文明介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首先,前期气温持续偏高,为不稳定能量的积聚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强风来临前的几天,河南省多地最高气温普遍达到了32℃到35℃,这使得大气中积聚了大量的不稳定能量,为强风的到来埋下了伏笔。其次,高空冷槽的引导以及地面冷锋的快速南压,为强冷空气的南下提供了动力。当冷空气与暖湿空气相遇时,形成了强烈的对流运动,进一步加大了风力的强度。这种冷空气大风和强对流大风的叠加效应,使得风力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强,达到了罕见的12级到13级。

狂风袭扰下,河南的小麦怎么样了?

作为我国产粮大省之一的河南,大风下即将成熟的小麦更是让人牵肠挂肚。

5月15日,河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总工、正研级高级工程师余卫东表示,利用高标准农田智能化监测设备,结合各地田间实地调查和风云卫星遥感反演,目前新乡、鹤壁和濮阳等地有倒伏地块,其他地区存在少量点、片倒伏现象。从全省范围来看,此次大风对小麦影响总体上较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中国三农发布摄)

那么,现在小麦怎么样了?中国三农发布记者赶到现场了解情况。

记者来到滑县枣村乡徐营村,当地俗称白马坡,这里也是网传滑县小麦倒伏的集中区域。记者在倒伏最严重的区域发现,这里的小麦并不是全倒了,而是一窝一窝倒下,倒伏的比例大概有4/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中国三农发布摄)

经过查看,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顾问、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赵广才表示,倒伏地块边上的小麦很快就会立起来,因为它是从根部倒下的,茎没有折,叶片还很好,生命力很顽强,所以不太会影响它进行光合作用和籽粒灌浆。此外,小麦正处在籽粒灌浆的中期,后期还有十几天的灌浆期,而小麦灌浆在30天左右,已经灌了一多半。倒伏越早,小麦减产就越严重,现在倒伏得比较晚,所以减产是比较轻的。总体看来,产量不会降低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中国三农发布摄)

小麦倒伏应该怎么办?

大风过后,不少麦田受损的种植户心急如焚,也有些网友发文求助,小麦被风吹倒该怎么办?还有没有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社交媒体截图)

为此,赵广才表示,针对已经倒伏的地块,可以及时进行“一喷三防”,重点要喷施磷酸二氢钾,可以延缓叶片衰老,促进光合作用和籽粒灌浆,把倒伏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河南省滑县农业农村局局长付海涛表示,政府在财政压力很大的情况下,筹措资金160余万元用于这次应对风灾。按照前期“一喷三防”的基础上,优化农药药方,进一步加大营养液。政府买单,让群众放心、满意。

为切实做好小麦倒伏应对补救工作,5月16日,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倒伏小麦促恢复减损失技术意见》,指导农户科学应对,确保收获质量。一起学习一下具体的方法措施吧。

1

水分调控防倒伏。小麦后期如土壤墒情适宜不必浇水,墒情较差适时浇水,但要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切勿在风雨天气前浇水,以防倒伏。南方麦区要积极应对连阴雨天气带来的不利影响,及时疏通田内外沟系,确保田间无积水、田面湿度降低,保护小麦根系,增强抗倒能力。

2

及时补救促恢复。发生根倒的小麦,要以防治病害、促恢复生长为重点,可适当喷施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磷酸二氢钾“三剂一肥”,确保倒伏小麦的营养供应,尽量降低损失。这样的小麦通常能够依靠自身恢复直立,切忌人工扶麦和捆麦,以免破坏搅乱其“倒向”,使小麦茎秆折断,加速衰亡。发生茎倒的小麦,要组织机械或人工及时抢收,减轻灾害损失。

3

适时收获减损失。小麦蜡熟末期到完熟期,根据天气状况及时开展机收作业,确保颗粒归仓。收获倒伏小麦时,应适当增加风量,调好风向和孔筛开度,避免糠中裹粮。对于倒伏严重地块,做好机具改装,通过加装扶秆装置、降低割茬高度等措施,减少机收损失。及时摊晒、烘干,防止小麦发生穗发芽或霉变。

助农帮帮团 连麦答疑解惑

为了让更多观众朋友了解河南小麦的最新情况,学习小麦倒伏应对措施,中国三农发布记者还参加了快手三农官方推出的农技答疑直播节目《助农帮帮团》。节目还邀请了众农为收、农业高产科技苑(周)两位嘉宾为大家答疑解惑。

记者给直播间的观众朋友们讲了讲当地的情况。他表示,他到河南滑县、浚县查看了小麦的最新情况,倒伏情况确实有,但并不像网上传得那么严重。滑县倒伏情况相对比较轻,小麦扎根比较紧,茎也没有折。

两位农业方面的专家也针对小麦种植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解答。他们表示,小麦被风吹倒伏后不需要人工扶起,因为可能会造成二次伤害。小麦根、茎正常的话是可以正常提供营养的,等个五六天就会翘头,能立起来一多半,可以喷施磷酸二氢钾,以保证小麦继续灌浆。

此外,两位专家还通过评论区互动、直播连麦网友的方式,针对大家的个性化问题进行1V1在线问题回复、解答。有网友问到,倒伏的小麦应该什么时候收?专家表示,小麦发绿,可以正常收,但如果茎折了会慢慢落黄,这时要趁早收

针对河南大风导致小麦倒伏的情况

中国三农发布会持续关注

眼下小麦生长后期

倒伏和干热风是影响小麦产量的

主要自然灾害

大家要密切注意天气变化

在干热风来临之前

做好科学浇灌浆水、“一喷三防”、

防倒伏等对应措施

防灾减灾

打好夏粮生产最后攻坚战

来源|农视网综合自农业农村部网站、河南日报、国家应急广播、金台资讯、界面新闻等

编辑|曹梦媛

记者|常瑞民‍‍‍‍‍‍‍

摄像|徐豫

视频剪辑|赵新宇

海报|贺臣

主编丨蒋琳

监审丨钟倩

*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遇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转载请注明来源“农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