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位于北臧村镇前管营村的北京耕宇泽坤农业种苗基地是北臧村镇首家取得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苗基地。去年9月,耕宇泽坤种苗基地建成投用,不仅标志着北臧村镇拥有了自己的种苗基地,也为完善辖区农业发展链条增添助力,北臧村镇农业发展赋能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正徐徐展开。

政策与资金的支持成就种苗基地

2021年,北京市在全市推广了设施农业以奖代补项目,此时的北臧村镇恰好需要自己的种苗基地。乘着政策的东风,卢永刚租下北臧村镇前管营村7000余平方米土地,建立北京耕宇泽坤农业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并作为公司的法人,申请项目资金开展事业。北臧村镇政府积极帮助申请资金及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等,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性扶持。

“长年有苗,错峰出苗”是园区的育苗特色,而种苗培育的类别则基于大兴区农业服务中心技术推广站给予的指导,根据市场需求,春天做西瓜及蔬菜的种苗培育,夏秋两季做叶类菜种植,冬天做果蔬类种植。“前期,我们园区也会开展市场调研,一方面了解各类果蔬的产值和营养价值;另一方面对区域土地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选择种苗类型。”卢永刚介绍,例如普罗旺斯西红柿、菜椒、豌豆芽苗菜、L600小西瓜等,这些都是市场需求量比较大的果蔬,且营养价值高,了解这些以后,在后期种植过程中可以避免很多不必要的投资。

此外,镇农业发展部门通过定期检查、不定期走访的方式对育苗基地进行问需、指导;中国农业科学院的教授围绕种苗的剪芽扦插、光温湿控制、施肥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控等定期来做育苗技术指导。这些使得园区的育苗工作在效率和精准度上不断提升。

目前,除了销售给周边农户,园区与区外农业公司达成合作,已完成甘蓝67000株、西红柿2万株、辣椒13000株、贝贝南瓜4000株、茄子3000株、香芹10万株种苗的订单,甚至走出北京,与张家口怀来县达成合作,完成2万株甘蓝的订单。为了拓宽销路,园区正在向大兴区各村的农技师做农资和种苗推广,镇政府也在积极帮助宣传、寻找资源,助力园区高质量发展。

智能化培育赋能农业新质生产力

科技育苗大棚改变了传统的育苗模式,实现了种苗工厂化、规模化、智能化的生产,为反季节蔬菜提供了优质的种苗来源,耕宇泽坤种苗基地自然也少不了先进的现代农业设施。据悉,园区每年预计可培育种苗300万株。

走进智能化大棚,北京青年报记者看到,苗床架上有序摆放着西红柿、茄子、辣椒、甘蓝等种苗,长势喜人。种苗上方悬吊着智能喷水装置,工作人员按下启动按钮,实现一秒喷灌。大棚侧面的送风机可通风换气,让棚内空气保持清新;通风机上的水帘则起到降温作用;棚顶的遮阳网可根据秧苗生长所需的光照进行调节,确保正常的光合作用。在另一处豌豆芽苗大棚内,一撮撮嫩绿的芽苗菜生长旺盛。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像这样的芽苗菜把控好湿度和光照,生长周期一般在7天左右,它们也将以订单农业的形式出售给蔬菜批发市场。

目前,园区建有两个育苗棚,分别占地2800平方米和3400平方米。卢永刚形容,培育这些种苗就像照顾孩子一样,根据种苗的喜好进行控温、控湿、控光,保证种子的出苗率和秧苗的生长质量,“我们对籽种的筛选非常严格,所有的籽种都来自中科院和农科院,确保秧苗的高品质。”卢永刚介绍,高品质的籽种加上细致的培育才能长出健壮的秧苗,这也是成就高质量果实的基底。

创造就业岗位最大限度助农增收

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园区第一波育苗期从3月份开始,大约持续一个半月,这期间需要更多的人手打理种苗,最多时一天有十几位村民同时上岗。由于前期是机器播种,穴盘中每个培养皿里的秧苗数量不一,出苗后需要人工分种。一个穴盘有72个培养皿,村民需要将培养皿中数量多的秧苗分种在没长出种苗的培养皿中,确保每个穴盘秧苗充足。

“来这工作的大多是本村的村民,一小时25元,一天可收入二三百元。”公司总经理王明辉介绍,育苗期前,他们会告知村委会并留下联系方式,让村委会联系村民,有意愿的村民可到园区工作。

基地不仅带动了本村村民就业,也为周边镇村的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62岁的李建成是临镇庞各庄镇东黑垡村村民,从基地建成以来一直在这里工作,每天负责大棚的管理工作,“每天骑电动车20分钟到这上班,中午管一顿饭。”每月4000元的收入,让李建成感到很满足。

除了创造就业机会,园区还为周边村民提供优惠种苗,本镇及周边村民需要种苗,园区收取的价格是市场价的一半甚至更低,最大限度帮助农民增收。

功能拓展促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后期等种苗工作稳定后,我们还将开设更多功能性区域。”谈及园区未来的发展,卢永刚表示,目前,还有25000平方米土地正在申请种苗基地,规划为8个种植棚和2个展示棚。

将分拣包装工作间规范化并充分利用保鲜冷库区,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对采收后的果蔬进行清洗、检测、分级等粗加工处理。此外,还将结合镇域党建、红色教育、科普等工作在园区建设研学基地,与北臧村镇旅游文化资源相结合,组织学生、青年、企业等各类团体到这里参观学习、体验现代农业魅力。

耕宇泽坤农业种苗基地的建成,标志着北臧村镇拥有了自己的种苗基地,进一步完善了区域农业发展链条,北臧村镇奋力书写着北京“种业之都”的北臧答卷。

近年来,北臧村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优化调整产业结构,创新发展都市农业、乡村旅游等业态,逐步实现种苗培育、农业生产、农产品初加工、销售的全流程农业发展链条。同时,依托永定河、郁金香等区域文化,将农业发展与旅游资源有效衔接,形成镇域内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全新格局,一幅壮美的乡村振兴画卷在北臧村镇徐徐展开。

供图/大兴区北臧村镇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蒲长廷

编辑/彭小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