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是一种高尚的职业,常被人们称为白衣天使。谁能想到白衣天使和假药联系到一起?

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了戴某、王某销售假药刑事附带民事案件,被告人戴某犯销售假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4万元;判处被告人王某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3万元;被告人戴某于判决生效后15日内支付销售假药赔偿金人民币27.05万元,王某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这起以盐水冒充疫苗案件,成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首例针对销售假疫苗提起刑事附带民事的公益诉讼案件。审判中,法院支持了检察机关提起的全部诉讼请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2023年2月开始,犯罪嫌疑人戴某、王某利用自己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的身份发布朋友圈,欺骗有接种宫颈癌疫苗意愿的人,谎称自己可以帮忙预约并接种四价、九价的宫颈癌疫苗。

宫颈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在女性罹患的癌症中,这种疾病的发病率高居前列。不过,最近几年科学家们研究出了宫颈癌疫苗,使之成为唯一一种可以预防的癌症。宫颈癌绝大多数是由人乳头瘤病毒引起的,即HPV病毒。用来预防宫颈癌的疫苗就是HPV疫苗,一般有二价、四价、九价疫苗之区分。打疫苗的人多,疫苗量少,需要较长时间的预约等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利令智昏的戴某和王某便把牟取钱财的眼光瞄向了预防宫颈癌的疫苗上,当有妇女预约并缴纳费用后,她们事先准备好生理盐水、一次性注射器,以及私自保留的正规宫颈癌疫苗包装盒与说明书,然后将被害人带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种假宫颈癌疫苗。她们给被害人接种的所谓疫苗,其实就是生理盐水。

从2023年2月开始直到案发,戴某共计为40余人接种了假宫颈癌疫苗,销售金额高达13余万元。

售假货还只是谋财,售假药则是既谋财又害命,因为假药会贻误治疗的时机,导致患者病情恶化,进而失去救治的机会。HPV疫苗的出现,让危害妇女健康的宫颈癌成为可以预防的疾病,而这两个人身为护士,居然以生理盐水代替疫苗欺瞒被害人,其危害程度远比销售普通的假货要严重得多。

HPV疫苗的研制成功,本是科学造福普天下妇女的福音,却被利令智昏的戴某、王某以生理盐水代替疫苗注射到身体里,看似注射盐水并无危害,却蒙骗了被害人,让她们自以为得到了疫苗的保护,进而放松了警惕,受到病毒伤害的机会其实更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用生理盐水冒充HPV疫苗的做法,海拉尔的这两个护士并非首创。早在2022年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案例中,就有相似的案例。

2018年上半年,山东省的牛某在得知九价人乳头瘤病毒疫苗畅销,就开始准备生产假冒产品。2018年7月至10月,牛某先后购买针管、推杆、皮塞、针头等物品共计4万余套,定制了假冒九价疫苗所需的包装盒、说明书、标签等物品共计4.1万余套。伙同张某在山东省单县以向针管内灌装生理盐水的方式生产假冒九价疫苗,再通过商标粘贴、托盘塑封等工艺,共生产假冒九价疫苗2.3万支。然后通过多个医美类微信群等渠道,对外销售上述假冒九价疫苗9004支,销售金额达120余万元。案发后,牛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50万元;张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三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0万元。

山东的制假疫苗罪犯牛某、张某既制假又销售;海拉尔区的两个护士则是省去了制假的过程,直接拿生理盐水假冒疫苗。曾几何时,医生护士的白大褂,是多么受尊重、多么被信任的颜色啊!谁能想到,穿着白大褂,顶着天使的美誉,居然能干出如此丧心病狂之事?

据报道,近年来我国女性接种HPV疫苗的数量在增加,但总的比例依然不高。如今,HPV疫苗接种未纳入国家免疫规划,仍在按照自费自愿的原则接种。现在已经有广东、海南、福建等省先后启动对全省适龄女孩免费接种国产二价HPV疫苗工作。当各地的HPV疫苗接种都能够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免费接种之后,骗子们的造假售假恐怕就难以操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