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英国学者梅德赫斯特在翻译中国古典文献《尚书》时,意外发现周武王伐商纣王时殷人渡海逃亡,途中遇到暴风,被吹到美洲。

在1590年,法国学者阿科斯塔就提出最早的印第安人是从亚洲通过白令海峡来到美洲大陆的中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752年,法国学者歧尼的进一步推进,提出中国古籍中的“扶桑”就是美洲的墨西哥的说法。随后引发了西方学术界关于谁先发现新大陆的广泛讨论。

英国学者梅德赫斯特的这一发现,无疑佐证了中国人最先发现美洲的事实。

美国学者迈克尔·芤在1968年出版的《美洲的第一个文明》中提出拉文塔出土的奥尔梅克文明在历史上出现的时间,接近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大风暴发生时间,奥尔梅克文明可能来自殷商。

美洲新大陆的所有文明起源于同一祖先,即奥尔梅克文明。

迈克尔·芤在一篇1967年发表的论文《圣洛伦佐与奥尔梅克文明》中指出拉文塔的奥尔梅克文明有很强烈的殷商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殷商是中国的青铜时代,墨西哥也出土青铜人头像,相貌和华夏人相似。

奥尔梅克的玉圭刻着和甲骨文类似的图形。

奥尔梅克人跟华夏人一样喜爱玉器。

奥尔梅克人的玉器上的虎头图案和商朝玉器上的虎头图案,惊人地相像。

在墨西哥古代奥尔梅克人文化中,学者们发现他们的甬道图案与殷人的极为相似。

像中国人一样崇拜一种名为羽蛇神的酷似龙的生物。

—些印第安陶器上的饕餮纹和云香纹,与商周时代中国钟鼎上的图纹相似。

在墨西哥瓦哈卡地区的印第安人中间,人称代词“我”、“你”、“他”的发音,与古代中国人称代词的发音相似。

玛雅语称“人”为“镇”或“银”,与汉语发音接近。

墨西哥一些印第安人称“花”也是“发”,发音与汉语完全相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外国学者们认为,在《山海经》等中国古代文献中,所记载的“扶桑”并不是大众所认为的日本,而是指的墨西哥。

扶桑,中国语音译为“复商”,意思是恢复殷商。

向更深层次挖掘,殷商——奥尔梅克文化, 虽然是中美洲文明的核心,但仍不是源头,还有更深层次的文化与文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进一步的佐证来自于美洲考古学上的重大发现:在奥尔梅克遗址拉文塔太阳神庙发掘出十六尊高约七八尺的翡翠、蛇纹岩长形或者方形高冠雕像,另外还出土了六块玉圭。

这些玉圭上雕刻着中国殷商时期的文字,经有关学者解读,这玉圭上刻写的正是殷人远祖、高祖、始祖、先公先王名号谱系。

这一重大发现颠覆了传统对美洲的认知,它确凿无疑地证实了美洲文明源于中华文明的东迁。

以发现时间而论,美洲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人向外迁移的重要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