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上好,我是小碗非著名专业吃货「郑郑」。

近期南方地区持续多雨,各地各小区的草丛处、花坛里又开始冒出了一些平时藏得好好的小动物,小蛇呀蜈蚣呀等等……其中有一种很特别的,看似大型花螺的蜗牛,长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多街坊对这个新奇大蜗牛都抱有好奇之心,忍不住用手摸,带孩子来观察研究,有小孩想捡回去玩当宠物,甚至还有吃货觉得肉嫩汁多,想拿回家炒菜吃。

虽然广东人什么都吃,但真不敢吃这玩意儿。

卫计委也特别提醒各位市民,这出没在小区里、路边的大蜗牛还是不碰、不吃为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

这种蜗牛到底是种什么动物?

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这种大蜗牛到底是种啥稀奇物种?

这种频繁在雨天出没的大蜗牛叫『非洲大蜗牛』,准确一点来讲,是来自东非地区,又被称为“东风螺”、“褐云玛瑙螺”。

跟常见本土蜗牛的外形比起来更尖瘦些,它跟本土蜗牛最大的区别有三点:

1.非洲大蜗牛,最大的特点就是:大。大到什么程度呢?小至7/8厘米,最大可达到20厘米以上,大人一只手都抓不住。

2.没有厣(yǎn),吃过田螺的应该都能懂,就是盖住头部的那一小片硬壳。

3.非洲大蜗牛的壳较厚,螺纹一般在六七层左右,壳表面白或黄色,其上有垂直于螺纹的棕褐色纵向条纹或者云状纹,这也是它两个俗称的来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请注意:

这种非洲大蜗牛,是世界百大入侵物种之一,对我们国家来说,其实是一种外来入侵物种,是我国首批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已被列入《中国外来入侵物种名单》,对农作物危害极大,能危害到500种作物,又被称为“田园杀手”。

非洲大蜗牛之所以能成为世界百大入侵物种之一,主要是因为它们:

无敌能生、无敌能吃。

一年能生五六窝卵,身体好的情况下一次能产五百枚左右,这数据实在惊人。

各种植物,好吃的难吃的,树上的路边的田里的,有毒的没毒的,它们都能下得了嘴。

还有一种传言,是说这种非洲大蜗牛不仅能吃土,水泥都能吃呢!在这里澄清一下,这可是谣言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看似无害,能当宠物玩吗?

最重要的是,能吃吗?

非洲大蜗牛除了是“田园杀手”之外,必须要提醒大家的是:

这种非洲大蜗牛身上携带多种细菌和寄生虫,

不要用手直接碰,尤其是免疫力不强的小孩子,

更不要带回家当食物吃。

● 非洲大蜗牛身上有很多粘液,粘液中就有很多不知名的细菌,如果身体对细菌的抵抗力弱的话,很容易引起过敏反应,所以看到非洲大蜗牛不要去碰,特别是孩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生回复是过敏)

● 最关键的是,非洲大蜗牛是很多病原体和人畜寄生虫的携带者,比如:说广东管圆线虫

据相关文献,在广州,非洲大蜗牛的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为27.3%,感染度为72条/螺;在深圳,1只非洲大蜗牛体内就有上百个寄生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有研究表明,被寄生虫感染的非洲大蜗牛的体内、排泄物,甚至是爬行过后留下的粘液中,都有广州管圆线虫的幼虫,如果生吃或吃未彻底熟透的螺肉,甚至伤口、粘膜接触到被感染的螺肉或排泄物,都可能会感染上这种寄生虫。

广州管圆线虫一旦进入人体,就会寄生在人体的中枢神经或脑脊液中,损害中枢神经系统,还有可能会引起致命的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与脑膜脑炎。

感染管圆线虫的患者,轻者临床症状为头痛、头昏、恶心、呕吐,严重的会发生休克、狂躁甚至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如果下雨天看到这种非洲大蜗牛跑出来,大家可要做好这三点:

1.不要把其当宠物来玩,更不要煮来吃,能不碰就不碰。

2.做好清洁卫生,减少它的可栖息之地。

3.可以用使用生石灰或者草木灰等碱性物品消杀。

反正,记住:别碰、别吃就对了!保持安全距离。

写在后面:

对任何事物抱有好奇心是件好事,但一定要有安全意识哦~

最近雨季,希望您和孩子都能注意、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