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群众遇到危险时,果断出手援助,是军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初夏时节,第71集团军某合成旅修理一连“党员先锋”讲台上,一级上士张晨向大家分享他在危急关头救助地方群众的故事,赢得了台下官兵的热烈掌声。

不久前,张晨在山东省临沭县老家休假时,偶遇一名地方群众突发癫痫。患者浑身抽搐、口吐白沫、咬舌严重,并且因后脑着地,不断有鲜血从伤口流出,如果不采取紧急措施,随时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救人!”来不及多想,张晨一个箭步冲上去,单膝跪地检查患者伤势,同时拨打了120急救电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查看情况

随后,张晨又结合在单位所学的战场救护技能,将患者放平,使其头部偏向一侧,并为他清理口腔中的分泌物,防止流入呼吸道造成窒息。做完基本的急救措施后,张晨又从热心群众手中接过附近药店买来的纱布,为患者进行头部止血包扎。由于救助及时,患者成功脱离生命危险,逐渐恢复意识。

“小伙子,好样的!”不少路过的群众见此情景,纷纷向张晨竖起了大拇指。然而,他并未因此掉以轻心,等医护人员到了以后,他又一路将患者护送至医院,直到联系上其家人后,张晨才放心离去。

“班长,你又火了呀!”归队当天,张晨一到连队,不少官兵便投来敬佩的目光。本想着做好事不留名的他,却没想到自己救人的视频早已经被发到网上,获得了网友们的广泛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紧急救助

看到簇拥在周围的战友们,张晨有些腼腆地说:“遇到这种情况,相信大家都会伸出援手的。”

据了解,这已经不是张晨第一次出手救助群众,比这更为惊心动魄的险情,他也处置过。

2021年11月,江苏省徐州市某地,张晨和战友张先礼在送诊途中,偶遇两辆地方大货车相撞。事故现场,两辆货车损毁严重,燃油泄漏了一地,随时可能发生爆炸。两名驾驶员也因伤势严重、车辆变形,被困在车内。事故发生路段行人密集、车流量大,极有可能发生二次事故,情况十分危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严谨细致

张晨和战友顾不上自身安全,率先冲了上去。他俩一个站在车外,一个钻进车头内,试图协力破开车门,但由于空间狭小不好发力,尝试了几次都未能成功。于是,他们又从附近车上借来撬棍、扳手等器材,再次施救。

虽然已经入秋,天气十分凉爽,但两人的衣服很快就被汗水浸透,张晨的手掌更是被铁棍磨了个大泡。他强忍疼痛,暗自在心底打气:“坚持住!必须把人安全救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年前因救人,被群众赠送锦旗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不少路过的群众也纷纷主动上前帮忙。联系医院、解救伤员、保护现场……大家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历经20多分钟的奋力营救,两名伤员最终被成功救出并安全送到医院,得到妥善救治。

正当张晨和战友准备离开现场时,围观的群众却将他们堵住,一再询问他们的姓名和单位地址。然而,他们始终不肯透露只言片语,并迅速离开了现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媒体相关报道

两名被救群众出院后,经过多方打听,终于联系上了张晨。他们专程定制了一面锦旗,驱车来到张晨的单位,当面送给张晨和张先礼,以表达感激之情。

接过锦旗和鲜花的张晨,谦逊地告诉两名获救的司机:“当群众遇到困难和危险,我们第一时间给予援助,是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军人应尽的职责。”

“时时刻刻冲在前、干在前,充分发挥好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已经成为张晨的一种习惯。”战友们说,从日常工作,到大项任务,无论立足岗位为单位建设添砖加瓦,还是代表单位参加上级组织的比武竞赛,张晨总是冲在第一个、干在最前面,用实际行动为连队官兵树好标杆、当好榜样,战士们听他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让我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荣光熠熠

党员扛红旗,时刻打头阵。入伍15年来,张晨凭借过硬的本领和出色的表现,先后被各级表彰为爱军精武标兵、优秀“四会”教练员、王杰式好战士,并获得嘉奖5次,荣立个人三等功两次。这些荣誉,是他兢兢业业、努力奋斗的见证,也是不断激励他在军旅生涯上努力奋斗、再建新功的不竭动力。

作者丨李政、蒋雨铖、赵根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