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猎云网。

高合汽车,或许无需带货自救了!

据外媒消息,iAuto与高合汽车母公司华人运通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计划投入超10亿元美元支援高合汽车重组。

目前,在iAuto的财政、技术和相关资源的支持下,高合汽车已经开始重建其团队并正在有序恢复生产。

据电车场消息,高合方面针对上述信息回应称,“双方合作的具体信息以官宣内容为准,更多信息请关注官方渠道的发布;这段时间,感谢大家的关心,我们一直在努力,不断推进相关工作。”

今年春节开工后,高合便被曝出停工停产,该公司也成为龙年第一家躺进急救室的造车新势力。

此后,高合汽车开展积极自救,市场上先后传出长安汽车、阿维塔、一汽集团参与收购的传闻。

而在外部“收购”传闻满天飞的同时,高合汽车也仿效东方甄选,试图通过直播带货来“补贴家用”,该公司也因此成为第一家直播带货的造车新势力。

自救窗口期内,终获“救命钱”

2月18日,春节后开工第一天,高合汽车便宣布停工停产6个月,一时间“破产倒闭、高层卷钱跑路”的传言甚嚣尘上。

然而,在汽车行业奋斗36年的创始人丁磊却不敢放弃,他积极“四处奔走”,寻找一线生机。

“安内”是第一步,丁磊被拍到现身华人运通(高合母公司)上海总部,为员工和车主加油打气。彼时他还表示,高合只有“三个月的自救窗口期”。

终于在5月,“三个月的自救窗口期”即将结束的时候,高合汽车拿到了“救命钱”。

据电车场消息,高合汽车的母公司华人运通,于5月10日与汽车投资咨询平台iAuto在香港签署了全面战略合作协议。

公开资料显示,iAuto Group Inc.是在美国特拉华州注册成立的汽车平台,由一群经验丰富的金融、投资和咨询专业人士共同创立,他们在汽车行业拥有广泛而广泛的专业知识。

iAuto专注于提高有前途的汽车公司的价值,并在清洁能源汽车动力总成和电机系统领域拥有丰富技术储备和国际专利。

相关消息称,iAuto在相关投资机构的担保下,计划投资10亿美元,作为华人运通重组第一轮的专项资金,双方的目标是在2024年上半年财报公布前完成交易。

据悉,iAuto与高合汽车的合作包括完成销售订单的生产协同、股权并购、技术合作、品牌和国际销售对接,以及供应链与生产制造的相关整合等。

同时,双方之间的合作也助于开发新的交通和发电方式,最终实现华人运通的企业目标,彻底改变人们的通勤方式。双方之间的合作将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重组开创先河,实现“促进企业有效重组、化解产能过剩、优化营商环境”等政策在各个城市的成功落地。

相关消息还称,iAuto之所以选择与高合汽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一方面是因为高合在设计和技术方面独具一格的创新;另一方面也是因为iAuto致力于使用真正的清洁能源来取代化石材料,意在全球范围内消除车辆污染。

iAuto认为,未来的汽车将从纯粹的交通工具发展为分布式的清洁能源网络,从而最终解决全人类面临的全球能源危机。

屡传“收购”消息,曾靠直播带货“自救”

此前,丁磊安抚员工时曾表示,停工停产的消息发布后,社会上多方面都对高合有关注,“大量的资源都扑过来,有想收购我们的,也有想投资我们的,我们还是非常有机会。”

此后,市场上后来先后传出长安汽车、阿维塔、一汽集团参与收购高合汽车的传闻。

以长安汽车为例,今年2月底,有消息称长安将出手收购高合51%的股权。作为佐证的是,丁磊开车去了长安位于重庆的总部,并和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会面。

对于“收购”传闻,朱华荣并没有否认,坦然表示,在谈,但离“妥”还远。高合方面则称丁磊确实去了长安,双方领导做了友好的沟通。

结果,就是没有结果。后来,长安方面回应称,收购高合51%的股份,以及长安将接手高合汽车等均为不实信息。后续,双方再无更多消息释出。

而除了依靠外部力量,高合汽车内部也曾通过直播带货的方式“自救”。

最初,高合汽车只有“直播”,没有“带货”。从高合汽车官方直播间账号的直播记录来看,该账号在春节前的一直是对高合汽车产品的介绍等正常的营销宣传。

直到2月23日,“停工停产”的高合开启了“高家人有话说”直播,由高合HiPhi工程项目总监杨悦卿出镜。他还曾强调,做直播是为了给车主信心,让大家了解高合。

终于在3月1日,杨悦卿“松口”了,并在五天后的直播中称将进行直播带货,“如果有品牌方看得起我们,可以找我们进行带货方面的合作。我们所有的收入都会投入到高合汽车的售后服务之中。”

3月8日,高合正式成为第一家直播带货的造车新势力,带货品类是冷冻半成品品牌大希地,品类包括生鲜、零食特产两大类,主要货品就是烤肠和牛排,商品价格范围在29.9元~888元不等。在4个小时的直播中,杨悦卿不断介绍着与自己专业相差甚远的产品,也看得出他对高合“复活”的期待。

对于首次尝试跨界直播带货,杨悦卿称自己也很忐忑,不知道这条路是对还是错。但对于迫切需要续命的高合来说,杨悦卿认为这不失为一个有价值的想法。

那么问题来了,顺利拿到超10亿美元“救命钱”的高合汽车,后续还会否继续“带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