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升高,郊游踏青,露营野餐,成为许多人周末休闲的好去处。这不,前两天,市民丛先生就和家人去了附近的公园踏青。然而,几天后,丛先生突然感觉身体不舒服,不光食欲减退,还一直发烧。一开始丛先生以为是胃肠型感冒,可吃了两天药后,症状不但没好转还有加重的趋势。此时,丛先生突然想起,踏青时他曾被虫子叮咬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感染高发期到来!野外活动警惕此类小虫子

患者丛先生说从公园回家后,发现腿上叮了一只小虫子,个头比芝麻稍大一些。虫子在腿部,用手把它掐掉了也没当回事,这两天身体出现一些症状:发烧、不喜欢吃东西、没有劲还拉肚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经过认,原来咬伤丛先生的正是蜱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威海市胸科医院肝病一科、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田立峰说患者出现了发热、全身乏力还有腹泻的症状,结合他在野外有蜱虫叮咬史,考虑这种疾病是一种传染性疾病,叫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这种疾病主要是通过蜱虫的叮咬进行传播的,临床上主要以发热、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减少为主要特征,常伴有全身乏力、恶心、腹痛等消化道症状,大多数病人预后是比较良好的,但是有少数病例可以发展成重症,引起像抽搐、昏迷、休克,甚至导致患者死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由布尼亚病毒感染引起的,一般多发于每年的4到10月份。这种疾病主要是通过蜱虫的叮咬进行传播,如果接触一些患者或者因患病而死亡患者的血液、血性分泌物包括排泄物及污染物,都可能会引起传播。在高发的流行区养的猫狗这些宠物,牛羊等家养动物,都是蜱虫的重要宿主,接触这些动物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旦感染,高龄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极易发展成重症病例。目前这种疾病在治疗上,没有特殊的抗病毒药物,主要还是以早期发现,积极治疗合并症,再就是治疗合并原发的一些基础疾病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医生提醒,预防蜱虫叮咬和蜱传疾病,首先要做好个人防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首先要避免在蜱虫活跃的季节到草地、森林长期久坐,尽量穿一些长袖的衣裤,也可以适当涂抹一些驱虫剂。一旦被蜱虫叮咬后,千万不要直接用手把蜱虫碾碎,也不要用手直接硬拽,因为处理不当的话,可能造成蜱虫破碎引起病毒扩散。可以给蜱虫局部涂抹一些酒精刺激蜱虫,然后借助镊子夹住蜱虫的头部,沿垂直方向轻轻拽出,如果处理上有难度,要及时到医院找医生处理。被蜱虫咬伤后,大家不要过分紧张,首先要自我观察两周,在这期间如果出现了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这些症状的话。要及时到医院进行就诊,同时要告知医生有蜱虫的叮咬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