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本丰田汽车(Toyota)、本田汽车(Honda)及日产汽车(Nissan)3大车厂,已开始考虑从2025年度开始联手研发车用软件,试图通过合作抗衡海外企业。

日本经济新闻报道,3大车厂等主要制造商将突破企业框架,致力研发次世代汽车软件。有关汽车数字化的国际竞争相当激烈,日本企业希望通过合作来跟海外企业竞争。

读卖新闻报道,此举象征由各车厂个别开发的“单打独斗主义”出现转变,而统一部分规格有望提升研发效率,尤其在美国与中国的电动汽车数字化技术领先之际,日本车厂有意打“团体战”携手对抗。

这3大车厂规划今年夏天开始进行具体协议,而这项合作也预计会成为日本政府经济产业省及国土交通省5月将汇集整理的汽车数字战略内容,未来希望扩大到其他日本汽车制造商,例如铃木(Suzuki)、马自达(Mazda)及斯巴鲁(Subaru)等。

近期车辆的方向盘及刹车等基本功能也由软件控制,软件变成了车辆关键部分,其优劣直接关系到竞争力。以“汽车大国”自居的日本为保持在汽车领域的地位,必须改变每间车厂规格不同的状况。

丰田、本田、日产未来也将评估规格化应用程序界面(API)。API扮演着连接车用软件及系统间的角色。这3大车厂若统一API规格,车用电池及传感器等汽车相关零件规格不一的“藩篱”将被打破,得以互相通用。

如此一来,也会降低外部企业涉足汽车领域的门槛,有机会开发多样服务;而在语音识别、地图及自动驾驶等服务的合作,也变得更加容易。

不过,未来在选定新规格时,无可避免地会引发各家车厂讨论有关公平性等议题。尽管3大车厂认为有必要规格化产品,但要实现还存在许多障碍。

报道分析,即使如此,丰田、本田、日产仍急于协调合作是因为全球车辆设计与开发理念正在进行革新,尤其是美国与中国的新兴车厂都采取把重点放在软件研发与设计的战略,以提高汽车价值。

像是美国电动汽车大厂特斯拉(Tesla)生产的车辆,可以像智能手机一样通过网络更新车用软件,升级汽车性能,甚至还可以让消费者在购车后另外付款购买其他功能,成功创建车辆售出后还能赚钱的机制。

而中国从2021年起,汽车业界就持续推动API规格化,开始搭载人工智能(AI)等先进技术。

(首图来源:pixab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