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西药,很多患者都知道要严格遵守服药时间,而对于作用相对温和的中成药以及中药饮片往往会忽视这一点,但这不代表就可以忽视其服药时间的重要性。服药的时间、频次、温度、速度、方法等均与疗效关系密切。

自古以来的名医皆是如此强调,如清代徐大椿曾说:“病之愈不愈,不但方必中病,方虽中病,而服之不得其法,则非特无功,而反有害,此不可不知也。”事实上服药应讲辨证,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如《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病在胸膈以上者,先食后服药;病在心腹以下者,先服药而后食。”晋代葛洪也说:“服治病之药以食前服之,服养身之药以食后服之。”皆是强调了因病不同而服药时间不同。接下来,就由药师为各位梳理一下不同类型中药的服用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晨空腹服

清晨胃中无食物,此时服药不会与食物混合,能迅速进入肠道发挥药效,如峻下逐水药、攻积导滞药宜清晨服,药效更强。驱虫药适宜于空腹或睡觉前服用,空腹时服用药物在肠道内的浓度会高些,可以提高杀虫效果。

饭前

如果病在胸腹以下,如胃、肝、肾等脏器疾病,宜饭前服药。因为病位在下,先药后饭,药则首留于下。饭前胃腑空虚,有利于药物迅速进入小肠被吸收,故多数补虚药宜饭前服用。治疗胃溃疡、胃糜烂等胃病,饭前半小时到1小时为最佳服药时间,药物可充分与黏膜的溃疡糜烂面接触,起到局部治疗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病在胸膈以上者,如眩晕、头痛、目疾、咽痛等宜饭后服药。因为病位在上,需要药留在上时间长点,饭后吃药,则药留于胸间,且能使药性上行。饭后胃中存在有较多食物,可减少药物对胃的刺激,故对胃肠有刺激的药物宜饭后服,消食健胃药也以饭后服用为宜。

睡前服

为了顺应人体生理节律而充分发挥药效,有些药宜睡前服。如安神药多用于安眠,失眠症多为阳不入阴,用药目的在于交通阴阳,引阳入阴,下午3~5时为申时,别称晡时,阳气趋衰,此时服第一次药,睡前1~2小时再服第二次,以逐渐引阳交阴而安神催眠。因服汤剂会导致尿多,如睡前服药太晚会因排尿而干扰睡眠,故睡前2小时服药更为适合。涩精止遗药宜在临睡前服,以利于治疗梦中遗精。缓下剂宜在睡前服,以利于翌日清晨排便。

顿服

一般适宜于病情比较急的患者,也就是煎好后立即服下,称为顿服,取急病急治之意。《千金方》载:“凡作汤药不可避晨夜时日吉凶,觉病须臾,即宜便治,不等早晚,则易愈矣。”目前,一般的高热性疾病、传染性疾病、小儿急症等亦采用顿服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需要注意的是,现今很多患者脾胃偏差,大部分中药都不适宜空腹服用,而在上、下午服用最好。汤药大多一天服2次,饭后1小时以上或半空腹状态服用较好,晚上9时以后不建议服药,以免影响夜间睡眠。

张仲景《伤寒论》不仅是奠定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更是中医辨证服药的楷模,书中记述了丰富的因病、因人、因时服药方法及药后护理方法,值得大家学习和弘扬,为自己的健康负责便是对自己负责。

审稿专家:同济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 主任药师 朱全刚

作者:黄浦区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副主任药师 张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