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的学生

云南通达傈僳族乡近20年来第一位女兵

西藏军区新兵旅女兵组纪录打破者

考军校后比武勇夺“三冠王”

最近,丁王英再度传来喜讯。正在陆军工程大学某士官学校就读的她,在学校军事体育运动会上参加女子立定跳远项目,以2.6米的成绩打破原来2.53米的校纪录,并在百米赛跑项目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

一路走来,丁王英始终忘不了那个改变了她命运的人。取得优异成绩后,她第一时间将夺冠的好消息告诉自己的老师,还把记录自己与老师点点滴滴的散文《少年心事当拏云》一同作为礼物送给了张桂梅老师。

这篇散文是一封给恩师的感谢信,同样也是一则感人至深的成长日记。从步行4个小时到达学校求学、在漏雨的教室里上课,到靠着“死记硬背”以505分考上华坪女高,三年磨练考上云南农业大学,再到光荣应征入伍并考上军校,屡破记录成为全网刷屏的“三冠王”女兵,丁王英用自己的真实经历,讲述了一个令人敬佩且极为励志的故事。

今天,读本君特意分享丁王英的这篇文章《少年心事当拏云》,希望能给那些此刻正处于迷茫焦虑和挣扎的朋友们一点启发和思考,愿每个人都能成为自己心中最闪亮的那颗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岁月轻轻滑过,许多往事渐渐弥散在如沙漏般的光阴里。但在生命的长河中,总有些珍贵的时刻让人刻骨铭心,难以忘怀。这记忆的图景徐徐铺展之时,最是温暖人心……

“小时候的上学之路

让我至今回想起来都不禁后怕”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都是在云南丽江华坪县一座不为人知的傈僳族小村庄中度过的。家里世代务农,父母以种花椒、豌豆为生,好在收成还不错,足以养活家中老小。村子里,乡亲们淳朴善良、勤劳勇敢,我儿时的玩伴都天真无邪、混沌未凿。

但小时候的上学之路让我至今回想起来都不禁后怕。还记得那是一条十几公里的山路,凌晨时分,总漆黑盘旋于尚未破晓的天色之中。那时,我和小伙伴们总会一边嬉笑打闹,一边互相鼓励着壮胆上路,多半步行4个小时左右的时间才能抵达学校。

父母那时似乎对年幼的我们很放心,或者说他们自知即使担心也无能为力,便只好任凭一个个小小的身影慢慢消失在山间,内心劝说自己相信,那是他们的孩子改变命运的起程之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老师让生活在山区的孩子

有了改变人生的希望和信念”

我的启蒙教育始于一座建于20世纪50年代的两层楼四合院里,那座房子是木质结构,破旧不堪,踩在楼梯上木板会咯吱作响,似乎用些力气就能把楼梯踩塌了。每到雷雨季节,我们就开始提心吊胆,每当教室的屋顶开始滴水,我们就只好不断挪动座位,寻找一块不被淋湿的地方。那时的我们多么渴望能有间下雨天不再滴水、冬天能够避风的教室啊!

张桂梅老师就是在一次家访中看到了我们这群在四合院里学习的孩子,之后毫不犹豫地将自己被云南省奖励获得的30万元“兴滇人才奖”全部捐给了我们小学。

我还记得教学楼竣工的那一天,全校师生欢呼雀跃,在隆重的仪式后,我和500多名同学一同搬进了崭新的教学楼。从此,我们这群孩子有了宽敞明亮的教室,再也不用在雷雨季节拿起小凳到处躲避了。

也是从那时起,张桂梅老师成了我们这群贫困的华坪学子最感激的人。在我们教学楼前的宣传栏上,贴着一张张桂梅老师和学生的合影,那是我第一次看到张老师的笑脸,正是张老师让我们这群生活在山区的孩子有了改变人生的希望和信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天最早起、最晚睡

靠着“死记硬背”考上华坪女高

很快,我顺利进入初中部学习。我所在的中学和华坪县女子高中仅一墙之隔,透过教学楼的窗户,女高的生活尽收眼底。记得那时女高的下课铃声一响,我的心便也跟着飞向了那里,看着学姐们忙碌而充实的校园生活,我心中也充满无限向往。在内心深处,一个强烈的愿望正在发芽——“我一定要考上女高,当面感谢素未谋面的张老师。”

在我努力实现愿望的成长道路上,很幸运地遇到了贵人。初中的我,遇到了一位对我很好的班主任。当时她知道我家里条件不好,每隔几周就会询问我家里的情况,问我有没有困难,并鼓励我一定要努力去克服这些困难。那时的我文科成绩一般,总感觉学起来很吃力,理解能力要比别的同学差些,背记东西也比别人要慢。班主任发现我偏科后,就马上给我制定了学习计划。

记得班主任对我说:“笨人勤学早成才”。于是,我坚持每天最早一个起床、最晚一个睡觉,理解慢就先来个“死记硬背”,再逐步消化。班主任则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抽问我前天晚上背记的内容,并为我详细讲解。这样的生活我坚持了3年,班主任也陪着我坚持了3年,最终,我以505分的分数如愿考入了华坪女高。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当我们入学时跟随张老师一同喊出的铮铮誓言仍在校园上空回荡,教室里郎朗的读书声又响彻空旷安静的走廊。在女高的生活令我感到快乐而充实,女高的课间操也充满快乐和理想的激情……

下课铃声一响,张校长的小喇叭也随之响起。“姑娘们,下楼集合了!”“小心摔着,看着脚下!”“姑娘们跳起来嘞,都坐一早上了!”每天早上第二节课下课后,就能听到张老师在转角处拿着小喇叭催促的声音。

大家于操场集合完毕,在学姐的带领下,我们首先会重温女高校训,那铿锵有力的一词一句,早已深深刻写在我们华坪女高学子的心底。随后,女孩们开始跳由红色歌曲编排而成的舞蹈,这样的课间操熏陶了我们的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我们女高人“顽强拼搏,百折不挠”的品质。也是从那时起,我心里产生了参军入伍的想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次家访,改变了我的命运”

高中三年里,值得回忆的事还有很多,而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高三那年国庆期间张桂梅老师的家访。

记得那时,张老师拖着长年病痛的身体接连去了我家三次,但前两次都扑了个空,第三次才找到我,而且还是在我家的豌豆地里。看到张老师疲惫不堪的身体和憔悴的面容,我像个犯了错误的孩子一样无地自容。

高中三年,张老师为了我们这群女孩的前途命运操心,明显苍老了很多。张老师曾再三叮嘱我们:“你们现在是学习最紧张的阶段、是最后的冲刺阶段,姑娘们假期一定要在家好好复习。”而我还想着替父母减轻劳作的压力,先把学习放到了一边。张老师找到我后并未苛责,我却更加愧疚,低着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也正是这次家访彻底改变了我的命运。回学校后,我加倍努力,上课认真听老师讲,没有听懂的知识就在课上做好标记,下课追着老师问,每天逼着自己早起背单词,晚上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背语文……就这样我一直坚持到了最后冲刺的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瞒着张老师暂停了大学学业,

选择应征入伍”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如张老师常说的那样,经过不懈努力,我终于顺利拿到了云南农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按理说,我的大学生活应该更加精彩,但我却感觉相比先前在女高奋力拼搏的生活,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节奏放慢了许多,慢到我开始有些迷茫,总感觉把梦想弄丢了。

大一第一学期临近结束时,校内的一块征兵宣传栏吸引了我,我在宣传栏前站立了很久,也思考了很久……

2021年9月,我瞒着张桂梅老师,暂停了大学学业,从华坪县顺利入伍,带着对军营的向往,换上帅气的军装,背上行囊,坐上开往梦想的列车,怀着无比兴奋的心情抵达目的地。但很快我就在新训中发现,军营生活并不似自己想得那么简单容易。

“当我思想有所松懈的时候,

就会想到张老师”

我的新兵训练是在重庆歌乐山下的新兵训练营里展开的,我喜欢这里,因为山上长眠着张老师最崇敬的“江姐”,开满了张老师最喜欢的红梅花。

记得有一天,大雨滂沱,班长带着我们在战术场上开始训练。很快,我们身上的迷彩服就被雨水浇得透湿,一组战术动作下来,泥水混着雨水,让我原本就瘦弱的身躯沉重不堪,几乎爬不起来。

这时,班长却让我们和三班再进行一次战术比拼。战友们都很认真,完全不顾地上的泥泞进行着激烈的比赛,而我却在心里不住地抱怨这鬼天气,训练完全不在状态。“丁王英,手爬脚蹬,核心用力,收腹!”旁边的战友们着急地提醒着我动作要领,可我却恍恍惚惚,比赛结果自然很不尽如人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比拼结束后,班长把我叫到一旁,并没有指责我,只是拿出手机,给我看了一个新闻视频,新闻里播着“张桂梅老师被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简史》”的报道。我看着视频,不觉流下了愧疚的眼泪,后悔遇到困难就选择逃避。我对班长说:“班长,我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让我再爬一次吧!”我再次带着一身的泥泞卧倒,随后低姿、高姿、冲刺、卧倒、出枪……所有动作都在意志力的支撑下一气呵成。

从那天开始,我再也没有放松自己,班长要求做15个俯卧撑,我就自己再多做2个;大伙儿站军姿半小时,每次我都会多站5分钟;擦枪一遍擦不干净,我便擦两遍……当我思想有所松懈的时候,就会想到张老师,回想张老师的教导来鞭策自己。

“成名让我手足无措,

我害怕迷失了那个淳朴、上进的自己”

新训快结束时,我在新兵旅比武竞赛中取得了女子手榴弹轻装投掷和全副武装投掷的第一名、女子3000米跑和100米跑第三名的成绩,其中全副武装手榴弹投掷成绩还打破了新兵旅女子纪录。

我的事迹和成绩迅速被各大媒体报道,一下子也“小有名气”了,但这却让我手足无措,我害怕迷失了那个淳朴、上进的自己,我担心自己萌生了一丝骄傲,而辜负了张老师的期望……新兵连结束,我将成绩和荣誉压进箱底,打上背包,踏上了前往西藏下到连队的征程……

下连之后,我开始接触装备,刚开始班长跟我们讲理论知识时我压根儿听不懂,等到实际操作时更是一头雾水。一个星期下来,我的战友们已经基本学会操作装备的开关机了,而这么一个简单的操作我还是学不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张老师的学生,我有压力,但是更有动力,生怕自己一放松要求,耳边就会传来“张桂梅老师的学生就是这种标准吗”这样的质疑声。不甘心落后的我私下找班长开起了“小灶”,我找班长借书把知识点一字不漏地抄下来背记,战友们休息的时候我就拿着自己的笔记本背,背完之后再默写一遍……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在最后的装备技能考核中我取得了满意的成绩。拿到考核成绩后,心里的石头落下了,这意味着我终于完成了由地方青年向合格军人的转变。我立刻给张老师发去了“报喜”的信息:“张老师,我到西藏当兵了,这里挺好的。”

几分钟后,张老师的电话打了过来,电话那头传来张老师熟悉而又温暖的声音:“当兵累不累?”

“不累!”我高兴地回答。

“有没有想吃的,我给你买!”

“我在这里挺好的,伙食也挺好!”

“丁王英,你给女高长脸了,现在媒体都在报道你,但我们不能有了一点成绩就骄傲,开始降低对自己的要求,要加油!有什么困难给我打电话!”

放下电话,我的心情久久难以平复。原来张老师一直在关注着我,她不仅仅是我的老师,更像我的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着我,给我无尽的温暖。在那次通话中,我同张老师立了个约定,等我考上军校,就回学校看望她。

我跟张老师的第一个约定

去年6月,我在部队报名参加考学。放榜那夜,熄灯号都已经吹过,文书班长来到帐篷门口叫我:“丁王英,可以查询录取结果了。”我一咕噜就从床上爬起来,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到值班室,点开查询界面、输入学号、点击查询,一行字映入眼帘:“恭喜你已被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士官学校录取。”远行的灯塔已经照亮,我的军旅生涯即将开启新的航程。

“张老师,我考上士官学校了!”我在电话这头兴奋地报告。

“那你不回来读书啦?你地方上的本科学历不要了?”张老师着急地问我。

“我不回学校了,我想继续留在部队。”我笃定地回答。

“那你士官学校毕业后还要干多久啊?”

“我喜欢部队,毕业回到部队可能再干12年、16年,甚至更久……”

张老师听了我的话后沉默了一阵,然后说道:“好吧,自己做了决定就要坚定地走下去。”张老师心疼女孩子当兵,但只要我们能靠自己的努力改变人生,并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她都会无条件地支持。而我所感到兴奋的不仅是自己的人生即将开启新的篇章,而且也是实现了和张老师的第一个约定。

“你们看,穿军装多精神!”

当我回到华坪,再次站在张老师身边,我如今的个头已经比她高出了一大截。张老师牵着我的手,拉上穿着军装的我站到女孩们中间:“你们的师姐回来了,你们看,穿着军装多精神!”听到张老师的话,我不由得更加挺直了身板,自豪感油然而生。

匆匆一见又是分别,我再次收拾好行囊来到陆军工程大学通信士官学校开始学习。新的开始,新的起点。无论取得什么成绩或者即将取得什么样的成绩,我想,自己都将一直脚踏实地,努力仰望星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今,我走出家乡的大山已经两年有余,这两年我去过许多城市,见过许多人,经历过许多事。大山外的世界让我成长、成熟,但是成就我的仍然是在大山里沉淀的性格和张老师对女高学子的爱。

人生如登山,总是峰峦险阻、千沟万壑,只要我们心怀梦想并锲而不舍,始终相信“不啻微茫,造炬成阳”的坚持,终究会在顶峰与人生最美好的风景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