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72位诗人,101个唐诗故事

照亮唐人近300年精神世界

书籍详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点击上方书影,马上进入京东购读

书 名:唐诗一百零一夜

著 者:彭元鹤

丛 书 名:予路人文阅读系列丛书

书 号:978-7-101-16401-5

出版时间:2024年5月

定 价:68.00元

开 本:32开

装 帧:平装锁线

字 数:300千字

页 数:440

CIP分类:I222.742

主 题 词:唐诗-青少年读物

上架建议

传统文化 唐诗 青少年读物

编辑推荐

1. 101首唐诗涵盖初、盛、中、晚唐72位诗人佳作。在故事中讲述诗人生平际遇、交游唱和,及诗作背景与情境。“四杰”、宋之问、陈子昂、张若虚、孟浩然、王维、李白、杜甫、韩愈、白居易、柳宗元、元稹、李贺、杜牧、李商隐、罗隐,是初、盛、中、晚唐各个时期的代表性诗人,整体观之,可见唐诗发展脉络。

2. 大唐诗人变身为“有故事”的人,演绎人生百态。从神童到囚徒的骆宾王、诗品与人品形成反差的宋之问、晚年陷入政治漩涡的李白、也曾豪情万丈的杜甫、曾为长安纨绔的韦应物、“滥情”又“深情”的元稹、从悯农的诗人到忘恩的达官的李绅……个个显示出“固有印象”之外的另面人生。上官婉儿、李冶、薛涛、刘采春、鱼玄机等女性诗人在政治漩涡或爱情生活中显示出大胆或犹疑、沉溺或决绝。

3. 从诗人个人史角度书写唐代大历史。杜甫因安史之乱半生颠沛流离,刘禹锡、柳宗元等人进行“内抑宦官,外制藩镇”的“永贞革新”却屡遭贬谪,李商隐困于朋党之争长期沉沦下僚。日本留学生朝衡与新罗留学生崔致远在中国学习、参加科举考试并做官,见证了大唐文化对日本和朝鲜半岛的辐射力。

4. 吸引青少年在故事中爱上唐诗。唐诗+故事,犹如水中藻荇,瞬间鲜活起来。诗歌文本以大字突出,重难点字词作注音、注释,便于记诵。正文所述唐诗故事多取材于史书与历代笔记、传记、民间传说等,可在轻松阅读中了解唐代诗人的多重面向及唐诗的创作背景。每夜一读,如睡前故事,让人着迷。

5. 版式考究,对开排布,双色印刷,锁线装订,可180度摊开。每篇以一至三个对开面排布,篇首空白处与篇末空白页以花鸟图或山水图点缀,增加了唐诗的画面感。

内容简介

《唐诗一百零一夜》仿照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以故事结撰101首唐诗,生动鲜活地展示了唐诗名篇的写作因缘与唐代诗人的生命气象。

书中收录了72位诗人的佳作,按初唐、盛唐、中唐、晚唐的时代顺序和诗歌发展逻辑归为四辑,通过讲述诗人生平际遇、交游唱和,及诗作背景与情境,让唐诗故事回到历史现场,展现了唐代丰厚的文化底蕴和诗人幽微的内心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简介

彭元鹤,山东大学古代文学硕士,曾为资深出版人,现为文化作家,著有《唐诗一百零一夜》《宋词一百零一夜》等。

目 录

上下滑动阅读更多内容

为什么要读唐诗

第一季 春之烂漫 初唐篇

第1夜 野望 王绩 | 一首落寞者之歌

第2夜 在狱咏蝉 骆宾王 | 从神童到囚徒

第3夜 滕王阁诗 王勃 | 往日的峥嵘岁月,都化作了一缕云烟

第4夜 从军行 杨炯 | 文书,酷吏,还是“一代贤令”

第5夜 长安古意 卢照邻 | 人世繁华,我却在凄风冷雨中苦吟

第6夜 代悲白头翁 刘希夷 | 一首“落花诗”引发的血案

第7夜 渡汉江 宋之问 | 渡与不渡的纠结,诗品与人品的反差

第8夜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 孤独者的呐喊,落寞者的自白

第9夜 彩书怨 上官婉儿 | 书中无别意,只是很想你

第10夜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宫体诗的余波

第二季 夏之灼热 盛唐篇

第11夜 回乡偶书 贺知章 | “四明狂客”的回乡之旅

第12夜 感遇 张九龄 | 我本草木心,何求贵人识

第13夜 凉州词 王之涣 | “旗亭画壁”赛诗会

第14夜 凉州词 王翰 | 痛饮过葡萄美酒,纵然战死又何妨

第15夜 夜归鹿门歌 孟浩然 | 人生长寂寞,幽人自来去

第16夜 宿建德江 孟浩然 | 这一夜,树比天高,月比江亲

第17夜 相思 王维 | 这一颗颗相思入骨的红豆啊

第18夜 少年行四首 王维 | 少年侠骨,纵死也要驰骋沙场

第19夜 山居秋暝 王维 | 辋川别业里的幸福时刻

第20夜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 这个诗人有点“冷”

第21夜 衔命还国作 朝衡 | 日本留学生的艰难归国之旅

第22夜 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李白 | 青年李白的“求仙之路”

第23夜 金陵酒肆留别 李白 | 别意长于东流水

第24夜 蜀道难 李白 | 李白一生中的“至暗时刻”

第25夜 清平调词三首 李白 | 花如人来人如花

第26夜 赠汪伦 李白 | “太阳菩萨”的后代盛情款待了“月亮诗人”

第27夜 早发白帝城 李白 | 忽然遇赦,归心似箭

第28夜 黄鹤楼 崔颢 | 日暮中的乡愁,都化作了两行泪

第29夜 燕歌行 高适 | 战争苦,战争苦,谁人知我是李将军

第30夜 望岳 杜甫 | 青年时代的豪气冲天

第31夜 赠李白 杜甫 | 那年那月,痛饮狂歌的你和我

第32夜 月夜 杜甫 | 家中的月亮照在她身上,好冷

第33夜 春夜喜雨 杜甫 | 一路逃难,终尝甘霖

第34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 丧乱之夜,泪满衣襟

第35夜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 蛰居异乡,喜从天降

第36夜 登高 杜甫 | 孤舟一系故园心

第37夜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 他乡遇故知,纵是花落又何妨

第38夜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 西域八月的雪

第39夜 早朝大明宫呈两省僚友 贾至 | 被忽略的一位盛唐诗人

第40夜 贼退示官吏 元结 | 唐代新乐府运动的先驱

第三季 秋之苦吟 中唐篇

第41夜 寒食 韩翃 | 春城飞花与乱世离情

第42夜 省试湘灵鼓瑟 钱起 | “才鬼”诗与“鬼才”诗

第43夜 相思怨 李冶 | 一寸相思,一段柔肠

第44夜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 一个狂禅诗人的江湖

第45夜 六羡歌 陆羽 | “茶圣”的“忏悔录”

第46夜 滁州西涧 韦应物 | 昔日长安纨绔,今日山水诗人

第47夜 人问寒山道 寒山 | 奥斯卡电影《冷山》,原来是向他致敬

第48夜 枫桥夜泊 张继 | 夜半钟声,尘心尽洗

第49夜 听筝 李端 | 这一声声筝响,就是那月老手中的红线

第50夜 题红叶 无名氏 | 宫女与诗人的传奇姻缘

第51夜 和张仆射塞下曲六首 卢纶 | 唐人军旅生涯之大观

第52夜 夜上受降城闻笛 李益 | 边地闻芦管,已无妒人心

第53夜 宫词 王建 | 唐诗中不为人知的宫禁秘史

第54夜 井栏砂宿遇夜客 李涉 | 诗人与强盗的故事

第55夜 送红线 冷朝阳 | 侠女与恩公的离奇故事

第56夜 游子吟 孟郊 | 一个贫寒书生的“寸草心”

第57夜 初发太原途中寄太原所思 欧阳詹 | 太原之恋

第58夜 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 韩愈 | “人生由命非由他”

第59夜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 云横秦岭,雪拥蓝关

第60夜 春望词四首 薛涛 | 女校书与元稹的梓州之恋

第61夜 节妇吟 张籍 | 一封写给叛乱分子的婉拒书

第62夜 偶书 刘叉 | “不平则鸣”的愤怒诗人

第63夜 近试上张水部 朱庆馀 | 古人行卷诗的典范

第64夜 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 刘禹锡 | 看花与咏花

第65夜 再游玄都观 刘禹锡 | 打不死的刘郎,今又回来了

第66夜 长相思 白居易 | 白居易与湘灵的旷世苦恋

第67夜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 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第68夜 燕子楼三首 白居易 | 白居易“以诗杀人案”之始末

第69夜 莺莺歌 李绅 | 从悯农的诗人到忘恩的达官

第70夜 题都城南庄 崔护 | 崔护与绛娘的爱情故事

第71夜 渔翁 柳宗元 | 这个渔翁,不是那个渔翁

第72夜 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 柳宗元 | “柳”缘与“柳”怨

第73夜 武功县中作 姚合 | 一个江南诗人的“武功体”

第74夜 题李凝幽居 贾岛 | 月夜访友,“推”门还是“敲”门

第75夜 春晓 元稹 | 元稹与崔莺莺的“西厢记”

第76夜 离思 元稹 | 曾经沧海仍恋水,除却巫山犹喜云

第77夜 赠刘采春 元稹 | 元稹恋上“甜歌皇后”

第78夜 纵游淮南 张祜 | 一生纵横三万里,终爱扬州好风光

第79夜 小儿垂钓 胡令能 | 一个手艺人的儿童诗

第80夜 雁门太守行 李贺 | 想象中的“从军歌”

第81夜 马诗 李贺 | 属马的诗人,最爱写马

第四季 冬之冷魂 晚唐篇

第82夜 寄房千里博士 许浑 | 房千里的“岭南之恋”

第83夜 赠去婢 崔郊 | 一首诗拯救了一桩姻缘

第84夜 赠终南兰若僧 杜牧 | 方外之人,禅味悠长

第85夜 张好好诗 杜牧 | 再见已作商人妇

第86夜 遣怀 杜牧 | 从扬州到长安,他声名远扬

第87夜 叹花 杜牧 | 一首“惜花诗”引发的谜案

第88夜 长安秋望 赵嘏 | 异乡闻笛,倚楼长叹

第89夜 无题 李商隐 | 一段伤心的隐秘爱情

第90夜 柳枝五首 李商隐 | 是爱,还是遗恨

第91夜 夜雨寄北 李商隐 | 一封家书,两地牵挂

第92夜 锦瑟 李商隐 | 一首自悼词,两行伤心泪

第93夜 商山早行 温庭筠 |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第94夜 樊夫人答裴航 裴铏 | 魂系蓝桥,终见云英

第95夜 献钱尚父 贯休 | “十四州”与“四十州”的故事

第96夜 归五湖 罗隐 | 一船明月一竿竹,我今去矣

第97夜 白菊三首 司空图 | 请随我到墓中一游

第98夜 寒食夜 韩偓 | 冬郎与表妹秋千上的恋歌

第99夜 赠邻女 鱼玄机 | “大唐豪放女”的女性主义宣言书

第100夜 秦妇吟 韦庄 | 战乱之中的女人有多苦

第101夜 题双女坟 崔致远 | “朝鲜半岛汉文学鼻祖”的人鬼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录1

目录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目录3

精彩章节

第10夜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宫体诗的余波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 落月摇情满江树。

张若虚,扬州人,生平事迹不详,只知道他和贺知章同时代,还做过兖州兵曹这样的小官。他可能写过一些宫体诗,但流传下来的,只有两首,一首是《代答闺梦还》,另一首就是这里的《春江花月夜》。

对宫体诗的评价,历来褒贬不一,千百年来贬多褒少。它多写宫廷生活及男女私情,其笔墨所触,无外乎女人的发髻、玉腕、罗衣、绣领、皓足等,其语言是华丽的,其风格是柔靡的,其情调是轻艳的,是一种意淫文学。宫体诗自梁简文帝萧纲以来,历经陈后主、隋炀帝、唐太宗等几朝宫廷,流毒甚广。

张若虚死后,无人为他作传,无人为他编纂诗集,以至于整个唐代、宋代,都很少有人提及。可能跟他作过宫体诗有关。

张若虚的这首《春江花月夜》,源于隋炀帝杨广写的两首《春江花月夜》,并对其进行了扩充与改造。杨广的《春江花月夜》,其一曰:“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其二曰:“夜露含花气,春潭漾月晖。汉水逢游女,湘川值两妃。”大意是说:春花正开,江水正平,花气正香,月儿正圆,夜色正浓,在如此令人销魂的良辰美景下,我多么渴望在汉水碰见游春的女子,在湘江偶遇娥皇、女英两位佳丽。很明显,杨广的这两首诗写的是艳遇,其辞藻是华丽的,但主旨却是庸俗的。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取其对春、江、花、月、夜等良辰美景的描写,在写法与意境上作了较大的改良。

这首长诗共三十六句。先写春江月夜的美景。再写面对江月而生的感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感叹人生有限而宇宙无穷。最后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

比较杨广与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不难看出,他们都写了在春、江、花、月、夜下的一种渴求:只是杨广渴求的是艳遇,一种在无聊与空虚中对美人的渴求;张若虚渴求的是回家,是征人思妇的团聚。因此,张若虚这首诗的主旨,是因感宇宙之无穷,人生之短暂,而不由得思念闺中的那个“她”,本质上仍是一首思妇诗。从诗歌发展史上,它仍属宫体诗的余波,只不过是一首脱离了低级趣味的宫体诗。

只是,近人对此诗评价甚高,以至于有“孤篇压全唐”之说。此说不知源于何处,亦不知出于何人之口,大约是某些别有用心的人对“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王闿运语)和“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语)的有意曲解。可王、闻二人之说,真正的含义是,张若虚的这首诗以其孤篇横绝于宫体诗之上,是宫体诗顶峰上的顶峰,而非唐诗顶峰上的顶峰。

张若虚的这首《春江花月夜》别说“压全唐”了,它能“压”得过李白的《蜀道难》,能“压”得过杜甫的《秋兴八首》吗?杜甫在《戏为六绝句》称颂了庾信、王杨卢骆等人,并警戒世人不要步齐梁的后尘。看来,初唐以后,唐人早就清楚地认识到,宫体诗就是诗歌的末路。

第92夜 锦瑟 李商隐 一首自悼词,两行伤心泪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公元858年,李商隐从盐铁推官任上罢职,独自一人回到郑州老家。这年,李商隐四十六岁,儿子李衮师才十二岁,女儿也才十四岁,都未成年。此时,李商隐百病缠身,孤苦伶仃,想到父亲就是在四十多岁去世的,他自感大限将至,很是灰心。

少年时的发愤求学,青年时的奋发有为,中年时的屈居幕僚,晚年时的穷困病老,是他一生的写照。他倍感惘然,便写下自抒怀抱的《锦瑟》。这首《锦瑟》像谜一样,让人捉摸不透,姑妄言之。

作者以“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分别暗喻他这一生四件大事:政治抱负的破灭、令狐绹对自己的误解与打击、长期屈居幕府的生活、爱情婚姻生活。这些往事一桩桩都破灭了,如今追忆起来,真是倍感生命的无常与幻灭。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这句大意是说:锦瑟没来由地偏偏有五十根弦,每一丝每一柱都引我思念花一样的年华。

“庄生晓梦迷蝴蝶”引用庄周梦蝶的故事。一日,庄周正在睡觉,忽然梦见自己变成蝴蝶。在梦中,蝴蝶翩翩飞舞,自由自在。过了一会儿,庄周醒了,不由得感叹道:“不知庄周梦见了蝴蝶,还是蝴蝶梦见了庄周?”人生仿佛大梦一场!李商隐引用这个典故,暗喻自己青年时代胸有万丈凌云壮志,本想在政坛上有一番作为,可是,在牛李党争之下,他一直走背运,后来几番折腾,终究也只是地方节度使的幕僚。自己青年时的理想,在梦醒之时,碎落了一地!

“望帝春心托杜鹃”说的是杜宇的故事。杜宇是古代蜀国君主,为人忠厚,教民务农,后来,蜀国洪水泛滥,杜宇一筹莫展。这时,一个叫鳖灵的人走了出来,愿意带领百姓治水,于是,杜宇任命鳖灵为相,前去治理洪水。鳖灵凿石壁,通淤泥,终于将洪水引出。杜宇见鳖灵治水有功,就将君位禅让给鳖灵。谁知,流言却说杜宇趁鳖灵在外治水,和鳖灵的妻子私通,出于羞愧,才禅让君位。杜宇气愤填膺,一病而亡,死后,化作杜宇鸟,整天在树林里鸣叫:“冤枉啊,冤枉啊!”李商隐引用此典,暗喻自己曾受恩于令狐楚,最后却娶了王茂元的女儿,被令狐绹指责为“背恩”。李商隐认为自己就像杜宇一样,被令狐绹冤枉了,他虽然娶了王茂元的女儿,但对令狐楚父子仍是一片春心,内心仍铭记着令狐楚的恩情!

“沧海月明珠有泪”说的是,明月照在沧海上,宛如白昼,可在海底,却有一颗遗珠,因为被别人遗忘,而暗自流泪。李商隐运用“遗珠”这个意象,暗喻自己常年沉沦幕府的生活。他一生先后在令狐楚、王茂元、郑亚、卢弘正、柳仲郢五个幕府里走马灯似地转来转去,也就做了一个小小的幕僚,一直没有被提拔过,就像那遗珠一样,屈沉海底,真是让人伤心啊!

“蓝田日暖玉生烟”说的是,蓝田的美玉在日光的照耀下,生出一层淡淡的烟,然后轻轻地飘去了!这里用“蓝田玉”,暗喻自己一生中遇到的女子,包括宋华阳、柳枝姑娘、妻子王氏,都在其人生不同阶段,如温润的玉一样,给予他情感上的慰藉。可如今这些女子,有的无缘相聚,有的远走他乡,有的已经病逝,一个都没在眼前,只留下他们往日爱的痕迹,尚存心间。这些爱的痕迹在太阳底下一照,都如那袅袅的青烟一样,飘逝得无影无踪。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说的是,李商隐从追忆中醒悟过来,顿感生之惘然、无常与幻灭。这种幻灭感有两重含义:一种是人生的幻灭,即当时的惘然之情,指的是李商隐遭遇政治抱负破灭、友人冷遇、屈居幕府、心爱女子离去,是一种现实的幻灭,具有切肤之痛,在当时就能感受到。一种是生命的幻灭,即如今的迷惘之情,指的是因过往之事的幻灭,对整体生命产生的幻灭感,是一种精神上的幻灭,虽不再有切肤之痛,实际上已经心死。这双重的幻灭感,让李商隐觉得,这种生之无常,哪里需要追忆才能感受到,当年屡遭挫折时,就已感受到了,如今从头追忆一生,更感生命无常,万事皆空。

写完《锦瑟》后不久,李商隐就寂寞地死了。死后,他的挚友崔珏接连写了两首《哭李商隐》。崔珏在诗中为李商隐打抱不平,说他“虚负凌云万丈才,一生襟抱未曾开”。

版 式 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版式图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版式图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版式图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版式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