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房细则没有出来,意味着收房路径可能很多。

事先锚定一个比较有利的路径。也是本着一种期望,能对市场起到真正的助推作用,也可以理解为100亿的救市效果。不同的路径,效果就会有差别。

路径一:有路边社称,100亿或将用于岛内安商房的“以旧换新”,理由是回收资金。而这将是一个利空。

1、安商房,完全在市场预期之外,且对岛内库存商品房去化没有一点帮助。反而增加市场忧虑,只会让大家觉得:疯了。

2、看似解决了很多“旧房子”换房问题,其实是抽走大量“关键A级基础购买力”,更不利于盘活市场。

3、因安商房产品设计、市场偏好等问题,安商房预售价格很可能高不了,虽然很多人没有购买资格,但也会打乱市场预期。

所以,不是官宣的消息,先按假消息处理。

继续!

网上很多人对收房具体举措,提出关切。参考了漳州提出了很多疑问。

1、是否划定区域?

2、是否限高被收对象的价格、面积?

3、是否限定直接“以旧换新”?

4、100亿在岛内,岛外的分配比重?

细节未出,意味着这些疑问将延伸非常多的收房路径,市场就会出现各种思潮。

照搬漳州,效果一定是大打折扣的。

参阅:收房!Amoy,你可千万别抄隔壁市

漳州由于标的小,新旧二手房价格落差不大。但与高房价的厦门很大区别的,尤其岛内岛外差距更大。

先说岛内:

虽然,这一轮长周期的价格下跌,房价出现较大回落,但厦门整体房价水平还是不低。

虽然,厦门房价出现扎堆现象,高能和普通板块之间、品质和普通房之间、好学区于普通学区之间,价差极具缩小。但,面积差叠加单价差之后,形成了非常高的总价落差,可以分割出不同的预算需求,且每一个分割出来的预算都有对应的大量的家庭。

岛内,是可以直接以旧换新。

路径二:譬如,从500~600万收起,100亿折算下来,可以兑1666~2000套新房。收购标的越大,收购二手房的套数越少。

用于尽可能去化700➕新房和配建房,根据胜哥统计:2457套。如果岛内新房去化提高,对市场压制预期相继减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现实问题,会相对麻烦。

1、剩下的新房库存性价比在二手房价格下滑之后变低。

2、剩下的新房各有一些缺陷,吸引力下降。

3、能收储的房子评估价不会太高,多少家庭能配合?能收上多少房子?不限区域不限楼盘结构还好,限了之后,又能收上多少?

所以,收储500~600,或者更大的总价的二手房,如果还七限八限的,能契合“以旧换新”的二手房对象,规模能做多大?

路径三:用于收储二手300~400万,用于岛内3个刚需大盘(新盘)共计2052套。折算可收储二手房,可以兑2500~3333套新房。

但市场行情破烂,市场预期压制更多来自,头部二手房和新房的相互踩踏,再传导到其它板块。解决这3个刚需新盘,还不足以消除岛内“压制预期”,同样的,最近这3个盘朋友圈很热,主要热在中介内部。实际价格已有松动,但不透明,市场感受不到。同样的,二手房性价比非常高,也造成了新房销售难度。

定向去新房库存,加上若对二手房采取收储区域范围限制,实际收储困难将不少。所以同样发问收储300~400万的二手房,契合“以旧换新”的二手房对象,规模能做多大?

以上两种收储方式对市场有帮助,尤其是第一条,但困难也很多,同时效果都不是最佳的。

因为,收储的最佳路径,不限制“以旧换新”,盘活更多的购买力流向市场,对市场作用更大。前面短文说了:可以做到一托3,4,5,6,7,打通更多的市场交易。

具体可达到以下,且不止于以下效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再说岛外:

一二手房面积普遍不大,差异小,再加上价格落差小,可以直接“以旧换新”操作,定向去新房库存。但能拉动的置换乘数太差了,以一换一。失去一托二,一托三四的机会,置换乘数太低,100亿的效用就要打折。

路径四:假设全部用于,岛外按照150~200万限高/套收储:5000~6666套二手房,盘活5000~6666套新房。

岛外老新房库存:541➕4137➕5612➕8171=18461套,额外还有去年新拍的7块地,大约8000套。

也能去掉一部分岛外库存,对整个市场一定有帮助,但岛外库存实在太大了。

1、以旧换新下,解禁出来岛外的二手置换购买力,根本无法流入市场,无法流入岛内二手房,无法引起岛内市场的共鸣。

3、岛内市场没有改观,依旧会压制整个岛外的价格预期。

路径五……

综合各种路径:

为了让收储更加落地,执行更加彻底。

1、岛内收储应避免区域划定,可以收到更多便宜的房子,解决更多的人问题。

2、收储对象为基本盘,可以打通更多置换链,层层解放购买力,最终流向有对应需求的岛内新房。

3、岛内预期起对市场帮助更大,若要公平,岛内岛外也可以雨露均沾。

执行下面路径,对市场更有帮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