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贵阳顺络迅达片式绕线电感生产车间,一幅现代化、智能化的生产景象映入眼帘。自动化设备如列队般整齐排列,高速旋转中展现着惊人的效率,工作人员只需轻轻一扫手持终端的工单,那些如同米粒般微小的电子元器件便会在“数字大脑”的精准指挥下,自动完成一系列精细的工序,最终变为片式电感成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顺络迅达的智能制造,得益于贵阳高新区企业贵州航天云网公司精心打造的贵州工业云平台。

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5年,是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首批核心业态大数据企业,核心业务包括建设运营贵州工业云平台、工业大数据及其应用、工业互联网标准架构及标准拟制、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底层软件开发。

贵州工业云平台基于航天云网INDICS+CMSS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依托航天科工的科技创新及制造资源,面向社会企业提供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服务。平台融合了云计算、物联网与大数据等技术,支持多种服务、应用和工具扩展,通过为广大工业企业提供“端、网、云”智能连接的云资源、云软件和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有效提升了企业效益、降低了成本、缩短了研发周期,满足了工业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云化的变革需求,实现企业减负增效。

“贵州工业云平台借助云计算、物联网等尖端技术,串联起工业全链条的每一个环节,从设计、研发,到生产、制造,再到物流、售后,所有数据都在这张庞大的网络中自由流通。企业只需轻轻一点,便可依据自身需求,精准地调配资源,实现最优配置,大幅提升了企业生产效率。”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灵运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较早与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的企业,顺络迅达尝到了工业互联网带来的提质增效降本的“甜头”。

自2018年起,贵阳顺络迅达依托贵州工业云,率先引入大数据信息化管控系统,逐步构建起智能化仓储管理系统、生产管理执行系统(MES)、人力资源管理系统(EHR)、企业管理系统(NBS)和办公管理系统(OA)等,形成数字化工厂综合一体化平台。这一系列的智能化升级,让“智慧大脑”的触角深入生产管理的每一个角落,让贵阳顺络迅达的生产能力得到了质的飞跃。

“在数字经济发展浪潮下,实施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是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释放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放大叠加倍增作用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对传统制造业来说,推动企业上云,进行数字化技术改造可以为传统产业提升品质标准化的程度,提高效率,同时还能为企业打造精准化的数字化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以制造业数字化重塑传统产业竞争力,并以此为标杆带动更多企业转型升级。”杨灵运说。

通过多年的建设运营,贵州工业云实现了工业大数据在企业的深度分析和应用。目前平台活跃企业达14456家,接入生产设备超2万台,汇聚工业产品7655个,解决方案260个,案例143个,累计带动了近3000家企业上云用云。已建成的工业物联网、智能制造、产能协同、产品服务等功能板块,能够帮助企业实现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质量监控、物流追踪等智能化改造。

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贵州航天云网科技有限公司瞄准传统产业发展的痛点发力,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让老产业焕发了新生机。推动企业上云,不仅加快了企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使节能减排降碳、技术创新、运营管理、安全生产等方面存在的“老毛病”一一得到化解,提高了企业创新能力、业务实力和发展水平,而且带来了新的机遇,拓展了发展空间,促进了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有效连接,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强劲动力。

“当前,以ChatGPT为代表的一批大模型掀起了新一轮人工智能技术热潮。在这一过程中,作为新一代数字技术的人工智能已在工业制造领域落地生根。为形成新质生产力提供有力支撑。目前航天云网已开始布局INDICS-MAID垂域大模型在工业领域应用,打造了产业链工业AI助手、时序工艺大模型等工业领域的落地实践,为企业装上‘以人INDICS-OS+工业智能+数据应用为燃料’的新引擎,助力传统工业提质升级。”杨灵运信心满满地说。

记者 王轩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