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千万粉丝汽车博主“韩路”的一条微博,说重度投诉新疆和田机场:服务极差、效率极差、态度极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概括一下这位资深车评人的“重度”投诉,看他文字叙述,最不满的是7个人耗时30分钟过安检。

最早看到他这条微博,我其实挺诧异的,但就如同昨天的行李问题一样,对机场安检的理解还是一个认知问题,只是没想到有着丰富阅历经常坐飞机的这位大V,在对民航的认知上竟然停留在如此浅显的水平。

那是在新疆,那是在和田,你们7个人拿了一大堆摄影器材和各种行李在机场办托运过安检,平均每人用了4分多钟时间,真的到了完全不可接受,还要“重度投诉”的地步了吗?

下面这张图是他发到微博里的,我觉得有必要借他的图再次给大家科普一下。请注意我在图中标记的位置,值机柜台的旁边,也就是办理行李托运的传送带后面,就是托运行李专用的安检机。

一般来说,每个机场值机柜台的后方,都会安排安检人员使用X光安检机对托运行李进行检查,以确保其被装入飞机货舱之前已排除各类安全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确实有不少旅客只认为自己过安检通道时才算过安检,并没有意识到,其实从办理值机托运行李开始,安检流程便已经开始实施。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安检员发现托运行李里有危险品、违禁品或存在安全隐患的其他物品,就会叫来行李的主人进行开箱核实,如果达到了违法情节,还要将托运人报警移交公安机关。

其实,每一次民航安检措施的升级,都是因为一些重大事件的发生。

1988年12月21日,泛美航空103号班机在苏格兰边境小镇洛克比上空发生爆炸,270人罹难。调查发现,炸弹被放置在托运行李的收音机中,而托运者并没有登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洛克比空难使X光检查托运行李成为全球民航的标准程序,同时,行李随人也成为了安保要求之一。

美国9.11恐袭事件后,曾有一名基地恐怖分子打算将藏有爆炸物的鞋子在美国航空某航班上引爆。他将C4炸药藏在脚弓和脚跟处,并在鞋带上浸了一种自制炸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航班上,他试图用火柴点燃自己的鞋带。然而,因为巴黎湿润的天气和鞋子受潮,他几次用火柴点燃却无法成功,最后被机组和旅客制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民航安检就开始要求脱鞋检查。

2006年,英国警方挫败了一起恐袭阴谋,恐怖分子打算摧毁多架从英国飞往美国的航班。而他们计划的破坏方式,就是在隐形眼镜药水的下半部分注射上液体炸药,用一次性相机来携带引爆用的干电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此之后,100ml以上的液体被禁止随身带上飞机。

可以说,X光机检查、防爆检查、金属探测仪人身检查、脱鞋检查、液态物品专项检查等等这些看起来繁琐且“耽误时间”的安检措施,每“耽误”你的一分一秒,都是在保障你可以平平安安的完好无损的坐完这趟飞机。

话题不扯远,我们回到和田机场。在中国民航,凡是聊到空防安全问题,就一定会提到和田,因为近年来唯一一起严重劫机事件便是2012年的6·29团伙劫机事件,这个航班的起飞地便是和田机场。

那天,6名歹徒其中的两人伪装成残疾旅客,带着两副自制拐杖登上了海航集团旗下天津航空GS7554航班,在飞机起飞后把两个自制的拐杖拆分开来变为若干钢管武器,暴力威胁并殴打机组和乘客,计划效仿9.11实施劫机。

客舱里头破血流、血光四溅,惊叫四起,机组和旅客团结一心,与劫机歹徒在空中展开了你死我活的反劫机斗争,终于制服了歹徒,赢得了胜利。(详见《这天,差点机毁人亡》)

这起团伙劫机事件对中国民航的航空安保工作影响十分深远,由于面临极其严峻的安保形势,而边疆地区比起内地城市更容易受三股势力的影响和渗透,为了保障国家安全和人机安全,在敏感地区敏感航线上的航空安保措施上不得不加倍严格。

12年过去了,可能这起劫机事件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已经淡忘,但对于中国民航来说,永远都是一个警醒。

因为,在变幻莫测的国际大环境下,民航空防安全形势依然复杂严峻。

而劫机,对于某些背景深厚的恐怖组织或敌对势力来说,一直都是他们破坏计划清单上的首选。

因为比起其他破坏手段,通过劫机手段制造的恐怖袭击,舆论曝光度最高,政治影响力最大,对一个或几个国家的影响也最为恶劣,最能满足这些丧心病狂者展示欲望乃至疯狂的政治诉求。

我们常说,民航反恐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我们在明处,对方在暗处,地缘政治局势的微妙变化,国际反恐战争背后的政治博弈,一直让世界和平的愿景变得扑朔迷离。

所幸,在国家总体平安环境下,中国民航人牢牢守住了空防安全防线,确保了全国民航空防安全和社会治安大局的持续稳定。

可以说,没有祖国强大力量的保护和无数安保条线人员的辛勤付出和勇敢捍卫,就没有民航业今天的安居乐业和起落安妥。

乘机时,你看到的,是壮观雄伟的机场建筑,宽敞明亮的候机大厅,琳琅满目的商铺饭馆。

你看不到,在各个区域值守巡视的机场公安民警、特警、武警、护卫人员日行几万步,安防系统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发现任何风吹草动,安保队伍立即到位,把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你看到的,是安检口旅客排着长长的队伍等待进入候机厅。

你看不到,无数民航安检员每天蹲起千百遍,X光操机员每天识别万余件行李货物邮件,每年查获无数违禁品、危险品,只为把一切安保隐患挡在安检门外。

你看到的,是登机口地服人员引导旅客检票登机。

你看不到,地服人员要把控好现场秩序,对每一张登机牌做好核查,与乘务组做好人数核对,防止无关人员登上飞机。

你看到的,是身着制服光鲜亮丽的机组人员拖着飞行箱整齐列队登上航班。

你看不到,每次航前全体机组人员都要认真制定反恐预案,每次登机都要对飞机每一个角落和配餐配品进行安保检查,只为确保航班运行万无一失。

你看不到的地方还有很多很多。你知道自己买了一张机票,安全的起飞,安全的降落,却不知每一张机票的背后,有十几类不同的民航岗位,数百名民航员工在为保障你的安全出行默默付出,负重前行。

就民航空防安全而言,机场安检是第一道防线,对托运行李和随身携带行李而言,机场安检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因此,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航线安保工作的需要,各机场的安检措施也会有一定的差别。

我也一直坚持认为:在国家安全和人机安全面前,机场安检措施再严苛都不为过。机场安检这个特殊的岗位,不该受任何委屈,不应该对任何检查对象卑微,也绝不应该受所谓的“服务态度”影响而被投诉和考核。

总有旅客频频抱怨机场安检程序繁琐,为什么这不能带,那也不能带。但没有民航史上一次次血的教训,谁愿意每天起早贪黑面对着无数陌生人,听着各种抱怨甚至面对咒骂殴打,领着不算高的工资,冒着受X光辐射伤身的风险,在小小的岗位一直盯着机器或弯腰蹲起无数次?

我们都见过赶飞机迟到的人,喊着自己着急催着安检快点快点。对不起,你越是着急我们必须查的更加仔细,欲盖弥彰这种套路曾经让全世界民航都吃过亏,如果你耽误了航班,那也只能怪自己没早点来机场,记住,是只能怪自己。

这位博主,你有没有想过,如果机场安检因为旅客嫌“速度慢”就放松警惕,就失去原则,漏检、错检,后果是什么?

这样的飞机你还敢坐吗?

态度?机场安检的工作性质本就不该困扰于“态度”,机场安检本就不是服务岗位,就不该有什么“服务态度”。(借着这次的风波,我建议各机场单位取消对机场安检的所谓“服务态度”考核)

因为安检岗位的任何疏忽都可能造成重大民航安全事故,甚至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损失。

《民用航空安全检查规则》(CCAR-339-R1)(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令2016年第76号)第六条规定,民航安检工作坚持安全第一、严格检查、规范执勤的原则。

第十七条规定,民航安全检查员应当依据本规则和本机构民航安检工作运行管理文件的要求开展工作,执勤时不得从事与民航安检工作无关的活动。

关于民航安检的所有法律法规,没有一个字要求安检员必须做好服务工作。

什么叫做“不得从事与民航安检工作无关的活动?”就是民航安检工作内容,并不包括微笑寒暄、不包括迎来送往,不包括卑躬屈膝,不包括点头哈腰。

安检员的依法履职代表国家安全和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所有被检查对象面对安检员唯一应该做的,就是“配合”,而不是“要求”。

否则,就会导致本末倒置,后患无穷。

当你因为过安检感到麻烦费时而十分生气时,请考虑这么一个问题:

坐飞机的不是他们,而是你。

同样是民航人,民航安检员群体不像空乘那样站在聚光灯下引人注目,却常常要以客为尊微笑服务避免投诉;不像飞行员那么高收入和地位,却要承担与薪酬不成正比的巨大空防安全责任,管理中处罚多奖励少,动辄委屈背锅。

而个别机场或航司为了所谓的经营效益,不愿增加投入,安检队伍长期缺岗缺编,安检员超时操机、疲劳作业、减员工作等情况时有发生;个别机场劳务工占大多数,正式工编制偏少,同工不同酬现象普遍;同时,不少机场安检岗位成长机制不健全、激励机制不到位等问题都难以让安检员们脚踏实地的多干几年。

安检工作的本质就是一个得罪人的工作,有的机场却用旅客满意度、货主满意度、服务投诉率来对安检员进行绩效考核,逼得安检员碰到违规旅客闹事旅客敢怒不敢言。

谁都不敢得罪,看客户脸色办事,与美国TSA代表国家拥有执法权说一不二的地位相比,我们的安检员地位实在低的可怜,甚至形成了检查方与被查方地位倒挂趋势。

昨天晚上,博主再次发微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仅是为了消除所谓的“舆论影响”,就放弃民航安检的尊严与底线,那我怀疑你们得了“重度民航软骨病”,得从里到外好好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