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的一天,身处江西的王先生偶然来到了一处古玩市场。

在一家小摊上摆放着一本很普通的古籍,王先生拿在手里非常喜欢,就花了一万元买了下来。

大家都知道投资古玩,有的时候能够有意外的收获,几千块钱淘来的东西转手一卖就能挣很多钱。但是有时候也要看运气,运气不好,就会白白花了冤枉钱。

王先生把书拿回家之后也就没在意,但仅仅是过了一年,这本书就从当初的一万卖到2600万,是之前买入的时候两千多倍!

那么,这究竟是一本什么书?究竟是有何价值能够让此书卖到这么贵的价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来看一看这背后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差途中偶然淘到一本破书

那是2012年的一天,作为商人的王先生正前往江西南昌出差,因为出差的任务不算太重,闲暇时候,王先生想要在附近逛逛。

王先生逛着逛着,偶然来到了一处古玩市场,他在这里停住了脚步。

在这个古玩市场里,有卖各种书画的,有卖瓷器的,还有卖旧书的,虽然这些东西看起来很旧,但是会看的人,也能够淘到值钱的东西。

这里的摊点密密麻麻,商品琳琅满目,无论是玉石珠翠还是木器石雕,总有一些玩物像是在等待有缘人的到来。

古玩市场里有的卖家不断的吆喝着,有的卖家则安静的坐在一边,各有特色,一些路人纷纷把玩铺在地面上的文物,想要淘个自己喜欢的,王先生也不例外。

王先生逛着逛着,突然他发现自己看到了一本书。这本书十分破烂,甚至有一些字已经看不清了,明显是比较旧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这本书放在这堆奇珍异宝里,也许并不起眼,但也许是特别的缘分,王先生就是注意到这本书了,并且想要买下的欲望十分强烈。仿佛有一种直觉在告诉自己:此书不简单。

就当是来此处买个纪念品了,王先生心想。

王先生平时也有买古玩的爱好,之前买的一些有一些不值钱,也有一些值钱的在家里收藏,所以对于是否物有所值,王先生看得很平淡,就像做生意一样,有盈利也有亏损。

王先生仔细端详着这本书,正在猜测它的具体朝代。

看到王先生拿起这本书,店家连忙对王先生说:“老板好眼里,这本书很值钱的,喜欢可以带走。”

因为很是喜欢,王先生最终决定将它买下。

虽然王先生很喜欢这本书,但是并没有直接找老板开价,而是顺带买了其他的东西一起,因为这样子,老板就不会认为王先生非要这本书不可了,在讨价还价上,王先生可以占据优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王先生顺势挑了另外两个小物件,准备一起给老板付钱。

在这样的心理攻势下,王先生最终从古玩老板那里以一万元的价格成功买下了此书,这本书上可以看到四个字——《礼部韵略》。

那么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又是什么样的契机让它的价值翻了上千倍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礼部韵略》的价值

追随历史的脚步我们可以知道,《礼部韵略》是一本出于北宋时期的书。

并且这本书只有这一本,这也就是说,如果王先生手里这本是真迹,那么价值就很高了。

王先生回忆起自己当时买的时候,古玩店的老板和他说,这本书是在墓地里挖出来的,很值钱,你算是淘到了好东西呢!

现在看来,也许古玩店老板说的并不假。只是刚拿到这本书的王先生并不知道自己手里的这本书究竟值多少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拿到这本书之后,王先生并没有着急把书卖出去,第一,他并不了解这本书的价格,第二,他购买古玩也就是爱好,自己平日里资金富足,也不依靠古玩挣钱。所以,这本书一直在王先生家里收藏着。

王先生买完这本书回去后,曾找过国家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王先生想,如果能够让专家鉴定一下,就能够知道这本书的真实价值了。

经过专家的鉴定,这本书还真的就是北宋时期的《礼部韵略》,是科举考试用书。

宋朝是科举制度承前启后的时代,也是臻于成熟的时代,宋朝建国当年(960年)便举行了第一次科举考试,录取了19人,而后数年,每榜进士大概在10人左右。

但是当时,他对于此书的价格还没有一个准确的估计,“只知道很值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专家建议王先生要好好保存这本书,因为此书有很高的研究价值。但是有研究价值的前提是此书的字迹一定要尽可能的保留,如果不妥善保存的话,研究价值就不大。

因为自己当时也不缺钱,所以王先生把这本书放在家里收藏了,并没有太当回事。再次想起这本书,是时隔一年左右。

这个时候,王先生的公司因为资金周转遇到了一些问题,他急需资金。

王先生到处周转,但是还没有凑够所需的金额,于是情急之下,他想起了自己手里的这本书,想着能不能依靠拍卖来获得一笔资金。

如果这本当时花一万元买来的书能够卖出一个好价钱,就能够解决自己的燃眉之急了。

摆在面前的有一个问题,那就是这本书到底值多少钱呢?这还需要更多的专家去研究考证。毕竟当时王先生还没有完全了解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能够更好的研究此书,王先生将自己手里有《礼部韵略》的消息放了出去,希望能够引起相关人士的关注。

很快,便吸引了两位古籍泰斗的关注。他们立即联系上了王先生,希望王先生能够让他们观摩这本《礼部韵略》。

这两位专家一个名叫李志忠,一个名叫韦力,两个人在行业内都算的上是权威的。

李志忠毕业于北京大学的古典文献专业,从事古籍工作已经几十年了,而韦力也是一个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的人,他是著名藏书家,故宫博物院的兼职研究员,功力十分深厚。

因为只有仔细鉴定,才能知道其价值。这两位泰斗也想看一看,王先生手里的这本《礼部韵略》究竟是不是真迹。

两位专家经过辗转,终于见到了这本书,凭借着多年工作经验的敏锐性,基本上可以断定此书为真迹。无论是从书的质感还是字迹来说,都和当时的朝代相吻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令人可惜的是,这本书还是有一些残损的地方,于是专家给王先生提议,可以买一些宣纸,夹在书中,这样有利于保存。

在看到这本书之后,韦力有一些心痛,因为这本书实在是太破旧了:书的下半部分残缺不全,上半部分也充满了褶皱,谁能够想到这本书能够价值千万呢?至少在鉴定前还是未知的。

《礼部韵略》是一本类似于字典的工具书,就像现代的汉语词典,只不过它的朝代比现在早了很多年,这样的工具书在古代,一些学子们在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是可以使用的。

韵指的就是读音,押韵的韵也是这个意思。当时为了适应科举考试的需要,主持科举考试的礼部就颁行了比《广韵》较为简略的《韵略》,《礼部韵略》收字九千五百九十个,韵部分为两百零六部。

此书行世以后,历代时有增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判断这本书是不是真迹,还要结合历史资料来看。这本书如果真的是出自宋朝,那就是跨越千年,其他类型的文物,比如瓷器或者铁器从墓葬中被挖出,虽然会变色,但是大致形状不会有太大改变。

但是书籍不同,书是纸做的,能够跨越千年还保证其字迹的可谓是很少了。也正是如此,才使得这本书也许价值可以翻倍。

这本书就贵在它的内容,如果说它只是普通的一本书,可能它有价值,但是不会太高价值,可是它是一本工具书,这就是说,这本书能够让现代人很好的了解宋代文化。

如果能够充分挖掘这本书里蕴藏的内容,那么对于宋朝文化的研究可以说帮助极大。

因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尤其是汉字拼音等,都是经过了很多变化的,有了这本书,我们就可以知道宋代的时候,我们的先人们用的是怎样的文字,读的是什么音,经过历朝历代发生了哪些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如,在唐宋时期,唐宋的格律诗一般只以平与仄对举,但是宋元时期出现的词、曲 ,为了唱歌的需要,不单要讲究平仄,而且在仄声中分别讲究上、去、人声字的运用,重视对上、去声字的调配使用。

我们并不能小看这些文物的价值,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并不是凭空捏造的,而正是从这一本本书籍,一件件文物当中还原来的知识。

那么,世界上还有没有其他的《礼部韵略》呢?

有一个,在日本,但那个是刻本。即使是刻本,也在二战期间不幸被日本从我国抢走,直到现在还没有追回。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王先手里的这本才是独一无二的真迹。

虽然一开始就有种预感,这本“破书”价值不菲,但是王先生还是没有想到拍卖的价格最终会那么高。

他开始联系北京的拍卖公司,希望有相关的公司能够拍卖他手里的这本《礼部韵略》,在拍卖公司的宣传下,不少收藏家都了解到这本珍贵的书,决定来到拍卖现场,参与这次拍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013年10月的一天,终于到了王先生期待的日子。

那天,拍卖现场坐满了人,大家都想要得到这本书,现场的看客热情满满。许多热爱古董的人物都来了此地,准备一探究竟。

在拍卖现场,还有其他的一些文物,大多都是花瓶类文物,所以很多人对于这本书无比的感兴趣。

终于轮到《礼部韵略》了,此书以800万的底价起拍,这本书竞争得十分的激烈,不少参与竞拍的老板都往上加价,价格直逼千万。

最终,经过激烈的角逐,南京图书馆以2600万的价格拿下了这本书,算上佣金,将近3000万元了。

王先生也在拍卖会的现场,看到自己的淘来的书卖了2600万的好价格,他十分的激动。

要知道,当时王先生买这本书只花了一万元,和现在的2600万相比,翻了上千倍。

随着王先生以天价卖出一本破书的新闻在网络上走红,不少人对王先生投来羡慕的眼光,他们有的说王先生不愧是商人,慧眼识珠,能够一眼认出值钱的文物。

放在普通人身上可能是不会发生的,还有的网友说王先生应该无偿将文物捐给图书馆而不是拍卖,但是拍卖合法合规,也无可厚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京市图书馆)

虽然网友众说纷纭,但图书馆是这本书最好的去处,最终的拍卖可以说实现了双赢,王先生能够拿到自己的拍卖金,而此书在图书馆里也能够发挥相应的价值。

通过古籍,人们能够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毕竟知识的价值是无价的。

对于普通人来说,鉴别文物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专业的事情还是交给专业的人来做,虽然王先生通过这本文物发了财,但是我们普通人不能够随意模仿。

其一,文物市场不免有乱象发生,从古至今都有文物造假的情况,如果抱着想要发财的想法去购买文物,一旦买到赝品,可能会损失钱财。

另外,很多人买文物是一个爱好罢了,买了摆在家里图一个闲情逸致,也不是奔着发财去的,所以还是要三思而后行,毕竟不是人人都像王先生那样幸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