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就快要到了,在超市、大街上已经看到有人开始售卖粽子了。在我国古代的时候,端午节的时候不只是有吃粽子的传统,还有避五毒的传统,就是把五种有毒的动物剪成图像,张贴在门窗,或者是墙上,有些是直接刺绣在孩子的衣物上,说是这样能避开诸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主要是因为在过去民间也把五月称之为毒月,而五月初五端午节这天就是毒月毒日,即认为这样的月份正是五毒出没之时,在民间更是有流传着民谣:“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那这五毒到底是哪五种动物呢?壁虎也真的有毒吗?

一、五毒:蛇、蝎子、蜈蚣、蟾蜍、壁虎

说起我国古代民间的这“五毒”,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答案,只因为在不同的人心中,认为有毒的东西很多。其实有些是误解,多数人都不能准确的答出来五毒到底是什么。

“五毒”是中国民间传说中的五种有毒动物,它们分别是蛇、蝎子、蜈蚣、蟾蜍和壁虎。

这五种动物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被视为能够带来灾难和疾病的源头,同时也被赋予了辟邪、驱病的神秘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并不是什么动物都能入选五毒的,它们也是有标准的。这里我们就分开来了解下。

先来看看蛇。

这里的蛇指的是有毒的蛇,也就是但凡有毒的蛇都算是五毒之一,并且在这五毒之中,蛇还是五毒之首。

蛇在中国文化中有着复杂的象征意义,古人对蛇可以说是又爱又恨,比如在野外见到蛇了,就有“见蛇不打三分罪,打蛇不死七分罪”的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如果是进到家里的蛇,那不管是有毒无毒的蛇,都是不能伤害的,老辈人还说它们是“守家仙”。

蛇的毒性极强,能够迅速置人于死地,因此人们对它充满了敬畏和恐惧。但是蛇也并不是一无是处,特别是越毒的蛇,价值就越高,其中之一就是它们能入药。

其次是蝎子。

在这些年我家乡的蝎子已经很少见到了,只因之前常有人去抓它们,而抓到的蝎子,基本都是拿到集市去售卖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看蝎子长得吓人,而且它的尾部有着锋利的毒刺,能够释放出强烈的毒液,但是它不仅可以入药,而且还能食用,像一些夜宵摊上就有油炸的蝎子售卖。

第三是蜈蚣。

这也是在过去农村很常见的一种有毒的虫子,蜈蚣作为一种爬行动物,它的身体由许多环节组成,每个环节上都有一对足,在民间也称它为“千足虫”。

蜈蚣的毒性虽然不及蛇和蝎子,但也能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在中国文化中,蜈蚣也是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动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些年村里就有人来收购蜈蚣,每年的端午节前后就是村民大量捕捉蜈蚣时,有些一晚上能抓几百条,而一条就卖两三块,这样一晚的收入可不低。这些收购的蜈蚣,大部分都是入药了,也有些上了夜宵摊子。

第四种是蟾蜍。

蟾蜍是无尾目蟾蜍科动物,就是俗称的癞蛤蟆,老话说“癞蛤蟆想吃天鹅肉”,说的就是蟾蜍。别看蟾蜍长得很丑,而且不少家庭还把它当瑞兽,但它也是有毒的。

第五种是壁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壁虎作为五毒之一,可能让很多人感到意外。壁虎是一种有鳞目壁虎科动物,体小型,背腹扁平,体背具粒鳞间散有疣鳞。虽然壁虎看起来并不起眼,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它也被视为能够辟邪、驱病的动物。那么,壁虎真的有毒吗?

二、壁虎:为何也是五毒之一?

关于壁虎为何被列入五毒之一,其实有着多种解释。这里要说明一点,壁虎是没有毒的,特别是我国的壁虎基本都是没有毒的。而它被入选为五毒之一,其实是一个误会。在五毒之中,也就是壁虎是没有毒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之所以古人认为壁虎有毒,那是因为古人对壁虎当时存在一些误解。在过去很多地方流传着壁虎是有毒的说法,甚至说壁虎的尿液是有剧毒的,如果它把尿撒在人类的食物上,就会中毒。

小时候也听大人告诉我们小孩子不能去抓壁虎,说壁虎的尿液大毒,入眼则瞎,入耳则聋,滴到人身上就会引起溃烂,甚至就连不小心吃了壁虎爬过的东西便会中毒死亡。

另外在很多地方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壁虎的尾巴在遇到危险了会自动断裂,而如果我们人类去抓壁虎,那么壁虎的断尾就会爬到人的耳朵里,然后钻进去不出来而致聋。但实际上不但壁虎没有毒,壁虎的尿液也没有毒,它的尾巴也不会钻到人的耳朵里面去,这些都是误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壁虎不像蛇、蝎子等动物那样具有致命的毒性,但它确实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再加上过去民间对它的误解,所以壁虎也就被列入五毒之中。

即便是在后来,人们已经发现了壁虎是没有毒的,但依然没有纠正过来,它依然还是被列入五毒之一,可能更多地是因为它在人们心目中的特殊地位和文化象征意义吧。

看到这里大家也应该明白了吧,壁虎是没有毒的,相反它还是种益虫,专门吃蚊虫等各种害虫,所以如果家里来壁虎了,我们不必过分担心壁虎会对我们造成危害。

那么,如果壁虎不属于五毒,你认为哪一种动物取代它成为五毒更合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