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政要受邀访华,名单上却没有布林肯的名字,耶伦开始威胁中国,而布林肯还想挑拨越南,中方28字一针见血挑破美方企图。两人为何访华被拒?布林肯挑动南海局势又有怎样的企图?中方又应该如何应对?

近期,据中国外交部的消息,已有四个国家的政要确定将访问中国。其中,澳大利亚贸易部长法瑞尔证实他将在未来几周访华,而加蓬总统翁丁巴、乌拉圭外长布斯蒂略和老挝副总理兼外长沙伦赛则分别应中方高层和外交部邀请,确定了访华行程。但这些访问名单里却没有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要知道,布林肯的访华之行,早在去年11月中美两国会晤时,就初步商讨过。此后,美国政府在“气球事件”中大肆渲染该气球被用于“情报收集”,美国政府又单方面推迟了布林肯访华一事。中国外交部则表示:“中美双方都没有宣布过什么访问,美方发布有关消息,是美方自己的事情,中方予以尊重。”而近段时间以来,美方又多次重新提及布林肯访华一事,却一直都没有得到中方的有效回应。近日,英国《金融时报》更加直接地报道称,中国已明确向美国表示不再安排布林肯的访华行程。

有专家分析称,布林肯急切地想要开启访华之旅,主要还是因为有求于中国。众所周知,近段时间以来,美国国内多家银行接连爆雷,债务危机也是愈演愈烈,金融环境可以说是不容乐观。此前美方就称想要和中方商讨经济议题,其目的可以说是一目了然。但美方一边想要寻求中国帮助,但是另一边却频频针对中国发难,所作所为毫无诚意。面对如此情况,中国对布林肯访华的冷淡态度也在情理之中。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近期发表讲话,她以威胁的语气表示:“如果中国在当下关键时刻不遵守乌克兰问题上的原则,那么就不能期望美国在未来会尊重中国主权和领土的完整。”她的这一番话,可以说再为中美关系蒙上阴影。

除此之外,近日布林肯在访问越南时,更是企图在中国附近挑起事端。据悉,在访问越南的过程中,布林肯表示,美国愿帮助南海地区国家提高海域态势感知能力,应对其他国家对本国渔船的“胁迫”行为。对此,中国驻越南使馆发言人迅速予以回应。

中国驻越南使馆发言人指出,南海局势在中国和东盟各国共同努力下保持稳定。中方与东盟国家积极落实《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加快推进“南海行为准则”磋商,致力于通过“双轨”思路妥善处理南海问题。地区国家希望将南海建设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中方发言人最后以“利用一切机会在地区搬弄是非、挑拨离间不得人心,注定以失败告终”这28个字,一针见血戳破了美国的企图。

不难看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长,美方正在更加迅速的、不择手段的遏制中国,在亚洲地区,美国期望对中国呈现出三面合围的态势,一是利用南海争端,趁机拉拢菲律宾、越南等东盟国家加入美国组织的所谓“反华包围圈”,并以此强化美国在南海地区的军事存在;二是利用军演、舆论等方式,对朝鲜不断施压,造成东北亚局势不稳定;三是联合日本,插手台湾问题,旨在打造新的“包围链”;在经济上以所谓的“印太经济框架”削弱中国经济。

但是美国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中国在应对美国围堵的挑战方面具备出色的突围能力。中国凭借其外交、军事和金融等领域的综合实力,已经采取了有效的反制措施。中国正在步步为营,有效应对美国的挑衅。除此之外,中国的外交政策也广泛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和支持,沙伊的和解、中俄的会晤以及多国领导人的访华都表明,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美国对华围堵策略已经失效,是时候该认真考虑与中国平等合作的政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