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称,欧盟在最近对电动汽车电池回收提出了新的规定,要求电池报废后必须运回生产国进行处理。一时之间,也在行业内掀起了疯狂的讨论,

毕竟大家都知道,欧盟此举看似是打着环保的角度提出合理要求,可背后的本质除了担心电池造车确实会造成环境污染之外,更重要的还是在于保护欧洲的燃油车产业链,从而设置了更高的电动汽车门槛,而这对中国电动车无疑不是什么好消息,甚至很多网友表示“外国人阴招真多”“太小家子气了”等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得不承认,国内新能源汽车在近两年得到了爆发,其中不少中国品牌靠此赛道实现了“弯道超车”。可随着新能源汽车进入发展快车道,其背后的电池生产以及报废同样是个大问题,因为如果搞不好的话,可能又是一大污染。所以就算欧盟不设置这样的规定,如何回收报废电池,依旧是大家迟早要面对的话题。

就像大家使用的手机电池一样,一旦过了几年,电池里面储存的能量就会不断衰竭,导致用不了多久电池就没电了。所以在使用手机的时候,大家经常都会遇到更换电池的现象,而电动车也不例外。据业内人士介绍,现在一般汽车动力电池的使用年限为5-8年,也就是说到了一定年限,新能源车动力电池就会处于淘汰临界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根据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退役”动力电池总量已经超过58万吨;到了2030年,动力电池退役量或将增长至350万吨。毫无疑问,宏大的报废电池数量,将会在未来衍生出一个新的市场热点。但是对于当下来说,新能源汽车的报废电池如何回收才是一个更加紧迫的问题。

要知道,尽管电动车普遍使用的锂动力电池不含广受诟病的铅、镉等重金属,但从技术工艺上来讲,除了“锂”,它的电解液中,仍然有镍、钴、锰等重金属,同时电解液,含氟有机物也有污染。而且锂动力电池的污染威胁,还在于它报废之后的后端处理环节。如果回收处置不当,它也极有可能重蹈当年铅酸电池覆辙,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此之外,在报废之后,它仍有300-1000V不等的高压,在回收、拆解、处理过程中操作不当,还是可能会有起火爆炸、重金属污染、有机物废气排放等多种问题。相对于传统的汞、镉电池来讲,锂电池确实污染小,但也绝非可以忽略不计,更不能随手一扔,毕竟谁都无法为这未知的后果负责。

那这个市场的蓝海这么大,为什么动力电池回收依旧很有难度呢?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4.06万家,而动力电池回收企业白名单仅为156家。与此同时,业内目前理想化状态的“梯次利用”技术也不够成熟,因为汽车动力电池到现在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导致了不同厂商的动力电池在材料、配方、规格和构造等方面也各有不同,所以电池型号较多,产量分散,给梯次利用带来相当难度。再加上动力电池拆解、回收、利用等环节都还没有统一标准,这也导致在此过程中会存在安全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可否认,发展新能源汽车是为了能够“绿色环保”,可在发展之后可能会带来的电池污染同样值得我们深思。所以,面对当下动力电池还未大幅度进入错误的报废领域时,认真做好电池回收等问题的相关工作才是当务之急。对于报废电池回收,你有什么好的见解吗?电池污染到底该如何解决?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