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日,巴中市检察院被四川省检察院确定为全省检察机关民事检察“和解五法”工作室建设单位,标志着巴中民事检察和解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5月17日,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民事检察“和解五法”是四川省检察机关的一项创新性探索成果,即在民事检察监督环节灵活运用背靠背法、并案化解法、利益平衡法、情义融化法、借力化解法,高质效定分止争,努力实现案结事了人和的办案目标。

近年来,巴中市检察院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将矛盾化解贯穿执法办案全过程,充分运用法治思维和检察智慧,寻“症结”、解“法结”、化“心结”,解决了一件又一件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6年的医患矛盾化解了

患者罗某某双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某医院为其做了两次双膝关节置换手术仍未缓解其疼痛,该医院虽与罗某某签订了医疗纠纷解决协议,但未履行。罗某某提起医疗损害赔偿诉讼后,法院判决某医院赔偿其经济损失26万余元、后续医疗费20万元、精神抚慰金6千元。

“我承认医院有过错,但后续医疗费用不应该全部由医院承担,已经给了26万了,我们医院也困难啊……”某医院不服生效判决,向巴中市检察院申请监督。检察官通过调查核实,认为生效判决在罗某某的后续医疗费承担上,没有考虑医院的过错程度和罗某某手术前已患有10多年类风湿疾病及双膝双腕关节常年疼痛变形导致残疾的实际情况,判决后续医疗费全部由医院承担有失公平。

为促进医患双方矛盾纠纷妥善化解,保障罗某某尽快得到治疗,承办检察官通过“面对面”沟通、“心贴心”交流,引导双方逐渐消除了对立情绪,从医者的良知和患者的健康出发,促成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由医院一次性支付罗某某15万元。“感谢检察官,6年了,这起医疗纠纷终于给我们解决好了”,某医院院长卓某某说。协议签订后第三天,罗某某收到了协议约定的全部款项,并到四川华西医院接受了手术治疗。

古稀老人的赔偿款拿到了

“我这辈子都没想过自己一把年纪了还会到法院打官司,更让我没法理解的是官司赢了还拿不到钱,我儿子命都没了,他还不服判决……”70多岁的谭某某有些哽咽了。谭某某的儿子到姜某某家做工时摔伤,经鉴定构成一个八级伤残和一个十级伤残。约十个月后,谭某某的儿子死亡。

谭某某以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纠纷为由提起诉讼,要求姜某某承担赔偿责任。法院判决姜某某赔偿谭某某之子生前的医疗费及残疾赔偿金等合计28万余元。姜某某不服,认为法院判决的医疗费及残疾赔偿金过高,迟迟不履行生效判决确定的支付义务,并向巴中市检察院申请监督。

承办检察官审查认为生效判决并无不当,经过充分的释法说理,姜某某接受了判决结果,并表示因资金压力大,希望分期履行赔偿款支付义务,但对于赔偿款支付方式和期限谭某某不予认可。检察官通过“背靠背”协调,详细分析双方诉争利弊,平衡各方利益,最终促使双方当事人签订和解协议,约定姜某某分三期向谭某某支付完毕28万余元赔偿款。协议签订后,姜某某在检察官的见证下当场向谭某某支付了8万元现金,并向检察机关提交撤回监督申请。

“冤家”走了,“老表”回来了

某房地产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的丈夫谭某从张某某处购买砂石用于公司开发的某项目。后双方因货款清偿发生纠纷,某房地产公司将张某某起诉至法院,法院根据该公司委托鉴定机构出具的鉴定意见,判决张某某返还超支货款225万余元并承担资金利息。张某某不服判决,向巴中市检察院申请监督。

承办检察官通过深入调查核实,查明张某某、谭某、某房地产公司及案外人杨某某之间还存在其他经济往来,杨某某与谭某民间借贷纠纷一案的生效判决确认某房地产公司从张某某处借款140万元。某房地产公司在砂石供销合同案中将用于借款担保的部分房屋购房款抵扣了砂石款,并将该公司向案外人杨某某支付的部分款项纳入已支付给张某某的砂石款中。

“解铃还须系铃人”。承办检察官通过询问谭某,了解到某房地产公司系家族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加之房地产行业受市场冲击较大,企业负债较多,陷入多起民事诉讼,严重影响正常运转,张某某、杨某某两个“老表”也硬生生变成了“冤家”,谭某希望能与二人协商和解。承办检察官客观分析了企业困境及解决纠纷的方式,从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利于企业发展的角度出发,运用并案化解法,充分听取双方当事人及案外人杨某某的意见,最终促成三方达成了和解协议,一揽子化解两起关联案件纠纷,帮助民营企业回归正常经营轨道。

文稿|张琪 审核|陈贵平

巴中检察新媒体工作室

(2024年第77期)

联系邮箱|2103609630@qq.com

了解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