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后,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1年3月16日,开国大将陈赓因心肌梗塞医治无效,于上海不幸病逝,年仅58岁。

噩耗传来,无人不为一代大将的陨落而心痛落泪。而在这些人中,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国民党领袖蒋介石。

为了悼念陈赓,蒋介石每日都守在自己亲设的灵堂前。其子蒋经国大感不解,劝慰父亲不必为敌人难过。不料蒋介石听后却愤怒斥责道:“没有陈赓,就没有我蒋中正的今天!”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师生一场 救命之恩

陈赓,1903年出生于湖南湘乡,13岁时便跟随湘军四处征战军阀。然而,湘军内部的腐败堕落和热血报国的陈赓格格不入,最终因为无法忍受,陈赓选择离开了部队。在那之后,陈赓一直在长沙铁路工作,后来经由何叔衡引荐和毛主席相识,得以进入湖南自修大学学习。

1922年,在毛主席革命思想的影响下,19岁的陈赓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独自辗转多年,终于找到了正确的革命道路,这让陈赓欣喜不已,同时也坚定了救国救民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赓

1924年,陈赓顺利考入黄埔军校一期,当时的校长正是蒋介石。在学校就读期间,陈赓一边苦练军事技能,一边不断精进理论,很快就凭借过人的军事天赋,和蒋先云、贺衷寒并称“黄埔三杰”。

因为在校期间表现优异,蒋介石对陈赓这个“好学生”格外关注。陈赓刚一毕业,爱惜人才的蒋介石就直接将他拉拢过来,委任其护卫连长一职。北伐战争打响后,陈赓一直追随在蒋介石身边作战。那么这中间究竟发生了什么,会让蒋介石在多年后仍如此敬重陈赓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先云的笔,贺衷寒的嘴,都敌不过陈赓的腿。”黄埔军校早年曾流传过这样一句话,而这也并非空穴来风。1925年10月,叛军陈炯明霸占广州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使得百姓深陷水火之中。蒋介石为平息战乱,对商团军发动围剿。而陈赓,则负责保护蒋介石的安全。

然而狡诈的敌人心中另有安排,见明面上强攻不成,便开始背地里“使阴招”。他们发现蒋介石的大部队都留在了前线,后方兵力十分空虚,遂而决定对蒋介石的大本营发动偷袭。1925年10月27日一大早,蒋介石和部下们刚起来,便已被外面的叛军围得水泄不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敌人人数众多,留守大本营的黄埔革命军寡不敌众,很快就出现了大量伤亡。即便从广州借调来了援军,蒋介石的部队依然无法跳出包围圈,形势愈发岌岌可危。眼看着部队的人数越来越少,蒋介石心中万念俱灰,准备拔枪自尽。关键时刻,陈赓及时制止了他。

“校长何至于此?有我在,我们必能顺利突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赓话音刚落,便背起蒋介石一路向外面跑。敌人的枪林弹雨接连不断的涌来,陈赓面无惧色,一边掏枪反击,一边保护着蒋介石不受袭击。兴许是老天庇佑,陈赓和蒋介石最后竟真的逃了出来,遇上了何应钦的部队。最终,蒋介石被何应钦救走,但陈赓却因此受了伤。

兴许是为了报答陈赓对自己的救命之恩,又或许是看重陈赓的才能。自那一次突围过后,蒋介石一直不断重用陈赓,将他提拔为国民政府的核心成员。然而,因为无法忍受国民党各派系间的勾心斗角,陈赓最终离开了国民党,自此和蒋介石彻底形同陌路了。

名将陨落 他含泪悼念

陈赓离开国民党不久,蒋介石便悍然发动了血腥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上海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同时,他在我党组织内部安插特务,抓获了很多革命战士。为了粉碎敌人阴谋,陈赓临危受命接管上海特科,从此开始了漫长的地下潜伏生涯。

在上海特科工作期间,尽管不能公开露面,但陈赓始终在隐蔽战线上奋斗着。多亏了早年在国民党的工作经历,他得以轻松获得国民党高层的机密情报,使得我党的革命组织免受敌人侵袭。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纵是机敏过人的陈赓,也曾有命悬一线的危险时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3年,在某次执行情报收集任务的过程中,陈赓不慎遭到叛徒出卖,被国民党关进大牢。蒋介石闻讯后亲自前来探视,劝说陈赓念在二人师生一场的情分上,放弃共产党加入国民党。陈赓毕竟是蒋介石最得意的门生,如果不到万不得已,他也是极不愿对其下死手的。

然而,蒋介石许诺的高官厚禄没有动摇陈赓坚定革命的心,他的劝说终归是徒劳的。如果换做其他人,恐怕蒋介石早已下令处决,但这次他她并没有那样做。相反,在得知我党即将派人来解救陈赓后,蒋介石故意放松警卫,让部下不必硬拦。最终。陈赓得以被顺利救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逃出生天后不久,红军为躲避蒋介石“围剿”开始了两万五千里长征,陈赓出任工农红军红四方面军十二师团长。这之后,他曾先后担任十二师师长、红军步兵学校校长等职。抗战打响后,陈赓带领部队在战场上屡立功劳,重创日本侵略者,为新中国的成立打下坚实基础。

1949年,随着毛主席面向全世界的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宣告成立。1955年授衔仪式上,陈赓被授予开国大将军衔,此后便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他先后担任过云南省人民政府主席、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兼国防科委副主任等职,为新中国建设付出了全部心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长期的奔波和操劳,再加上繁重的工作量很快就压垮了陈赓的身体。1957年,陈赓在一次上班途中突发心肌梗塞,被紧急送入医院抢救。好在这次有惊无险,陈赓及时脱离了危险,但他依然不肯休息,而是利用一切闲暇时间,集中精力处理手中的工作。

实际上,这时的陈赓体质已十分羸弱了,不适宜再剧烈活动。有时候外出视察工作,他稍有疲惫便会胸口发闷,部下劝说陈赓多注意休息,但陈赓却总会拒绝。他希望趁着自己有力气的时候,再多为祖国和人民做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61年,陈赓的病情再度恶化,已不可能再有治愈的希望。自知时日无多的他,决定在离世前为国家留下一些有价值的资料。1961年3月16日,在写完最后一篇工作日报后,58岁的陈赓永远倒下了。消息传来,人在台湾的蒋介石瞬间呆若木鸡,接连数日都茶饭不思。

陈赓虽然和蒋介石在政治立场上互为敌人,但到底是有生死交情的师生,蒋介石再冷血无情,内心也是记挂着陈赓的救命之恩。为了悼念陈赓,无法回到大陆的蒋介石亲自为他设立了灵堂,好几天都守在那里默默流泪。再后来,便有了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经国并不知晓蒋介石和陈赓的那段过去,只觉得陈赓是和国民党作对的敌人,父亲没必要为了这样一个人痛心疾首。但这次,一向寡言沉稳的蒋介石竟为了陈赓和亲儿子大发雷霆,从中也不难看出陈赓大将独特的人格魅力。即使是与之为敌的蒋介石,也不得不为之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