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侠故事大多通俗易懂,甚至从作者赋予它的书名,你就能大致猜出其中的情节,比如《射雕英雄传》,那说的多半是个有弯弓射大雕经历的英雄人物的故事,又如《碧血剑》,那多半是围绕一柄宝剑展开的故事,哪怕未必如此,也大差不差。

然而那号称“金庸巅峰之作”的《天龙八部》则难免让人一头雾水,毕竟这书名可没法让人一眼看穿金庸到底要写个怎样的故事,一般人也只会认为“天龙八部”中的“八部”多半指的是八个较为重要的角色,继而故事围绕这八人展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峰、虚竹剧照)

可事实真是如此吗?

一、核心角色

其实初读《天龙八部》的时候,就有种割裂感,不是说各个角色的故事不精彩,而是金庸总是在一个角色的故事还没说完之前,又展开新角色的故事。

若你是通过电视剧了解的《天龙八部》,那多半不知道原著中的第一主角并非萧峰,而是段誉,故事正是以他的视角揭开序幕,关于他的情节其实是相对俗套的,一个平平无奇的小子,跌落山崖,继而习得神功,邂逅心爱之人,继而卷入各种阴谋。

到了萧峰的主场,故事才变得曲折离奇起来,他的身世之谜,他对未来道路的选择,都给人一种扑朔迷离之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段誉剧照)

而要说最让人想不到的还得是书中登场的第三位主角虚竹,起初他不过是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小和尚,甚至还是长得有些丑的小和尚,结果却意外得到无崖子传功,又吸走了天山童姥与李秋水的内力,终成绝顶高手。

所以所谓的“天龙八部”中,其中有“三部”对应的应该是这三位主角了,可余下的五人又会是谁?

读者之所以将萧峰、虚竹、段誉三人视为主角,最核心的原因还是在于他们是正派,同时也成了结义兄弟,但如果只论戏份来看的话,其实书中还有不少角色也有主视角剧情。

比如慕容复、游坦之、段延庆、阿紫等角色的戏份也有不少,再加个王语嫣,似乎也就能凑齐八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慕容复、丁春秋剧照)

可他们又该如何与那所谓的“八部”一一对应呢?似乎无论怎么对应,都不太合适,不过当剧情发展到原著最后一回中,你大致可以了解金庸为这部作品起这么个晦涩难懂的名字是何原因了。

因为萧峰死了。

二、萧峰之死

《倚天屠龙记》中,峨眉派传人提到郭靖一家最终的结局是战死襄阳时,读者心中难免会有一丝隐痛,毕竟那是读者看着成长起来的大侠,也好似我们的朋友一般,郭靖一家落得如此凄惨的结局,着实让人意难平。

但金庸也不是没有铺垫郭靖之死的,早在故事初期,杨过就问过郭靖“襄阳城是否守得住”,而郭靖的回答则是一句:“诸葛亮治国安民的才略,我们粗人也懂不了。他曾说只知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最后成功失败,他也看不透了。我与你郭伯母谈论襄阳守得住、守不住,谈到后来,也总只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八个字。”

显然,他早已做好了赴死的准备,他也知道,襄阳城注定会被攻陷,他能做的也只是燃尽自己的火焰罢了。

所以郭靖之死并不让人意外,而萧峰则不同。

书末的那次宋辽大战表面是大宋与辽国之间的战争,其实核心还是围绕营救萧峰展开,中原群雄出手是看在萧峰的面子上,在段誉和虚竹的带领下,他们的核心任务就是救出萧峰,所以当主角三兄弟逼迫辽帝退兵之后,一切都看似十分圆满,萧峰在此时选择以断箭自戕,着实有些说不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萧峰之死剧照)

他说出的理由是自己不该做出胁迫辽帝之举,他以下犯上,理应被处死,可问题在于他也并非是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做出这般举动,他是为了天下苍生,他何错之有?错的分明就是辽帝,他根本不需要以如此荒唐的方式死去。

要知道当年他可是亲手打死了自己的爱人,又见证了父亲放下过往的仇怨,等于他的前半生所追求的一切都化为泡影,那时候的他尚且没有死去,此时正是迎接美好新生活的时候,又有什么理由死去?

当然,萧峰也确实有可能是对这俗世了无牵挂了。

无论如何,金庸安排萧峰在此时死去的意义并不在于“萧峰死了”这件事本身,而是在告诉读者,萧峰也不过是这芸芸众生中的一个。

而这也是“天龙八部”这个书名的意义所在。

三、天龙八部

其实在开篇的“释名”中,金庸就提到过一段让人看着一头雾水的话。

说是:“‘天龙八部’本来就是神话性的,佛陀说法也多半以神话性的人物作譬喻,有一种比较抽象的含义。抽象则内容较为广泛,包含的范围较大,不像具体之人与事有特定所指……天龙八部这八种神道精怪,各有奇特个性和神通,虽是人间之外的众生,却也有尘世的欢喜和悲苦。这部小说里没有神道精怪,只是借用这个佛经名词,以象征一些现世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兄弟剧照)

结合萧峰之死来看这句话,也就不难理解了,所谓的“天龙八部”从来都不是对应某八个角色,而是指的“芸芸众生”,金庸想表达的是“只要情节需要,哪怕是所谓的主角也可以死”,因为在现实世界中,人人都是自己人生的主角,却也是大千世界中的一个小小的配角,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你我都一样。

这也是书中之人为何多半“求而不得”的原因,只叹金庸的安排着实巧妙,能在创作之初就想好全局,赋予此作如此贴切的书名,不愧为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