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往事 之

农场生产纪实

孙夏民

从大东农场到拉萨南岸营区近四十里路程,农场生活单一苦焦,人少,确实時间长了,我们都想回团部会老乡,上拉萨街道逛逛,几个月了就得请假,没有車都得步行。至今我曾记得从大东农场我一人步行到柳悟区的大村庄后,顺着大路走绕的太远了,我就抄近路上小山梁走小路,如果顺大路绕到现在看到的那个小山头直到河心,就是现在看影视这地方修了公路,铁路大桥。我上了小山梁,沙子里走路跑不动,我有点累,座在石头上休息足有半个小時,独自一人想了很多很多,抬头看到对岸西郊的工厂,学校,机关单位,汽车十六团营区,西郊仓库,运输公司等,心想自己将来能否在地方工作,安家的梦想,当時也不懂这高寒缺氧的恶劣环境对人体的伤害,单淳幼稚的我只想着能生存下去就行。部队毕定不是久留之地,铁打的营盘水流的兵。想了许久像似做梦,醒了后我独自一人慢慢从小道踏着沙子走下坡,到河边的车路上又急速赶往团部三营部,看是否有战友们的家信明天给带回大东农场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记得有个星期天炊事班战友休息,我们班分两组帮灶做饭,这行我们这些新兵是外行,炊事班老班长安排早上高压锅做米饭,红烧肉罐头炒莲花白,木耳炒鸡蛋,烧些汤,早饭后,老班长拿出一片冻猪肉足有40斤,要我两用高压锅煮熟后再炒点菜,并说你是北方人能整面条,中午吃面条吧。我们两新兵蛋子把冻肉砍成小块从河边打水洗了后,放在高压锅里加水放大料,锅盖锣絲上紧大火烧起来,足有两小時,老班长又说用盐水和面再干面,这活在家我从没干过,面和好后能硬些结果干不开来,咱弄都不行,高压锅下边大火继续烧着,

快到中午了炊事班老班长来看我们几个新兵娃饭做的怎么样,看我的面干不成,老班长四川资阳人64年参军的,只笑了笑说算了吧,咱们做米饭,莲花白,大萝卜都切好洗好了,他拿起哪块面丢在猪食的脏水桶里,我看了心疼,这都怪我。他又去开高压锅一看,天啊一锅肉全煮成汤了,老班长说:"肉煮的時间太长了。”这下完了,快到开饭時间了,赶紧收拾下米,用肉汤烩萝卜,再炒莲花白,。

过后我感着很委屈暗地流泪,浪费了这么多东西。当時老班长没批评我和樊朝国,只是笑着说说,我俩感觉很愧疚。这事情五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惦记着。

我们炊事班灶房条件很差,在宿舍西边的土沙梁,借坡挖了大坑道三米宽,五米长,高约有2、5米上边盖着木板盖上帆布,晚上用板挡住门口,所以老乡的牦牛常来光顾寻食,吃用水都是拉萨河水倒很清亮,住的毛土坯房还有些帐蓬。

再说我们的羊司令刘端娃,营部农场有四五十只羊,我的老乡端娃长年在农场放羊喂羊,睡在帐蓬,羊和那条大黑狗都在羊圈里围拦内,他爱羊如爱自己的生命,到了夏天多雨放羊途中羊淋雨了,受冷生病了几天都不吃不喝,他把羊搂到怀里拉着脸流泪,我和其他几个战友看见问他"哭啥呢?″他满面流着泪说"羊可怜的咱经常放羊喂羊,几天都不吃了″我们几个都说这野地方没有医生也没办法。第二天早上去帐篷看他去,羊在地上睡着他在床上躺着,可见端娃和羊的感情很深,羊己死了管理员要他喂狗去,可他拉出去挖坑埋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三营部养的猪大小加上母猪有三十多头,每次杀猪这差活多半都是新兵干,如若有脏话累活还是新兵的,这次杀猪我班长派我去,其他班各派一人,都是新兵不会杀猪,选了一头足有二百斤。我们几个和饲养员把猪压在石板上我用刀刺了三刀才把猪放倒,水温掌握不好,毛弄不净,只能用锅烧历清涂上冷了后扒下来,把毛带下来。我们把猪吊在树上,我来开堂取内脏。我们万大宾营长过来看看说:″小同志啊,一头猪有几付猪肝呀?″我们说:"一头猪只有一个肝。″他说:"那我们一个营有几个营长?″我们说"只有一个营长”他说"那这肝孑该谁吃呀"?我们都笑了,他大声笑道:"那该我营长吃喽。″笑毕后他笑笑咧咧的拿走猪肝,在自己房子的汽油炉子烧着吃。这可是个真实的笑话。我们魏付营长是河南人热情好客,经常搞点土豆,洗好用汽油炉子蒸熟,放在盘里再弄点白糖放在小盘上,来召唤我们这些小战士到房子吃土豆蘸白糖。教导员张良山,他是东北人,不抽烟,经常桌子上的小盘上放些水果糖,招呼我们这些小战士。他不识字,但有一口流利的好口才,有超强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极强,最后当上我们团政委,直至我们退伍時,他已当上西藏军区后勤部政委。别看我们这些营首长,平时笑笑咧咧没架子,但在训练场上特别严厉。

拉萨西郊自治党委前边的那块沼泽地足有几百亩,二营和后勤经营管理开垦,我们三营也去开沟挖渠排水,但夏天拉萨的水还是冰冷刺骨,我们干部战士发扬不怕苦的精神,终于排干了沼泽地的水,地里慢慢干了后勤来拖拉机深翻后,下面没有土全是几百年生长的毛草根,冬季风吹日晒春天草根干了,农场战友给浇上汽油烧了,后才种上青稞。秋季我们去秋收到底是沼泽地第一年庄稼长的不太好。

我们三营部养了大小三十多头猪,空闲時管理员领我们到北郊的水潭涝猪草,在冰冷齐腰深的水中涝一种绿毛草晒干后冬春季节是猪的好饲料,炊事班专门有一人喂猪,保证部队的生活需求。

营区周围地里都种上菜。每个连队单位都有数十亩菜地,秋季莲花白大丰收,堆的像小山一样,兰州红大萝卜,土豆等都是我们一冬一春的美食菜谱。这些点点滴滴的事儿,都是我们在部队经历的真实事情,五十多年过去了,总想回忆在雪域高原部队生活。对当年在西藏有着深刻的留恋之情。如今社会发展好了,教育后人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是先辈们用血汗换来的,要珍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注:本文插图均来自网络)

作者简介:

孙夏民:陕西蓝田人,自1968入伍,服役于炮兵308团任9连无线班,曾任战士、班长。获3次嘉奖,于1973年退出现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者:孙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