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后,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在帆船时代的英国,培根曾指出:“支配海洋的人享有巨大的自由,他对战争可任意作或多或少的选择。”芮莱则认为:“只要握有制海权,则英国将永远不会受到征服。"

像德雷克、霍金斯等人都是讲求实战的海军将领而非理论家,他们的言论主要地只是想说明海洋战略较优于大陆战略而己。虽然在伊丽莎白时代已经有很多的英国人在对海洋战争的问题上进行了有效的思考,但真正系统性的海军战略理论还是要等到18世纪后才开始出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蓝水学派”的海军战略思想

19世纪下半叶,在英国出现了一个以柯隆布兄弟为代表的海军思想流派,称为“蓝水学派”。其主要观点是:在英国的整个国防战略中,海军的作用和地位要比陆军重要的多,它主要研究的是以海权为基础的大英帝国的全球防御问题

蓝水学派同马汉的的区别在于,马汉全部理论的出发点是探讨后起的工业国家如何通过海洋崛起为一个世界性强国,而柯隆布兄弟则将关注的重点放在如何更好的面对工业化时代的海洋世界,以进一步巩固和拓展大英帝国的海上霸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工业化和全球贸易使英国的经济发生革命性的变化时,蒸汽动力也使海军进入了巨大的转型期,此时在英国只有一个人对于帝国安全公开表示关切,他就是约翰·柯隆布。他原服务于英国海军陆战队,1869年以上尉退役,以后40年都从事于国防问题的研究和著作,并同时投身政治,曾任国会议员20年之久。

在英国的所有战略理论家之中。他可能是第一位呼吁对于帝国防卫问题必须采取综合和整体的看法。他对于国家战略与世界经济之间的联系有着充分的了解和研究,并且擅长分析贸易统计数字,以显示它们对于帝国防卫问题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世纪后期,海军问题日益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科隆布的言论便成为了社会上比较流行的话题,但其数十年间所作的深入研究却几乎不曾受到任何的关注和奖励

英国的国防问题与欧陆国家完全不同,大英帝国是一个殖民帝国,有三种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防卫要求,必须加以协调,那就是岛国的本身、帝国的海上交通和殖民地,尤其是印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约翰·柯隆布是第一位指出事实的人,除非英国海军已如此惨败,并丧失其对本国水域的控制,否则不可能面临大规模入侵的危险。而且若真的是这样,则也没有入侵的必要

19世纪后期,英国已经日益依赖输入的粮食,到19世纪80年代,已超过其总消费量的一半,此种观念此后为“蓝水学派”,无形中打下了理论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同一个海洋强国爆发战争,英国舰队的优势必须强大到足以避免发生一场惨烈的海上决战的程度,否则英国将不可避免地承受商业和社会的巨大损失

因此,保卫海上贸易就是保证英国在世界范围内的海上交通线的安全畅通,特别是要确保英吉利海峡风车控制在英国手中。只要英国掌握了制海权,它就能摔败欧洲大陆的敌人入侵英国的的企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随着蒸汽时代的到来,新建立的海军舰队也能够确保这种战略构想付诸实施。不过,他也并非是一个狂热的大海军主义者,他对于英国国防战略情况所作的分析中指出国防绝非只是海军的问题。必须有一整套成体系的海陆军工具,才能适应帝国的各种不同防卫需要。

作为约翰哥哥的菲利普·柯隆布,由于其知名度较高而且所处环境也较为有利。他的海军战略思想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菲利普在海军中服务时间很长,到1869年才退役,以后又获升海军中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由于英国的海上优势已经面临新的挑战,菲利普便引述历史,以唤起英国广大民众对海洋帝国和海上霸权的回忆。在那些岁月中,不列颜的防卫纯粹依赖海军。海洋是它的领土,海上交通线相当于其国内道路,敌国的海岸线为其边界。

可以说,柯隆布兄弟在英国海军战略思想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约翰的观念比较宽广,而菲利普则更加深入。他们在那个迅速变化的时代呼唤人们思考海军战略,也促使英国海军摆脱其原来的偃化思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柯隆布的理念也逐渐获得同时代其他战略思想家的认同,许多人都追随他们的脚步,继续发展其海军战略思想,对英国后来的海军建设起到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科贝特与其《海上战略若干原则》

在海洋战略和海军史研究领域,朱利安·科贝特是公认的海洋战略思想方面的著名英国学者。也是维柯隆布兄弟之后“蓝水学派”的杰出代表。他提出的海洋战略理论成为当时与马汉的海权论并列的思担流派,并受到了英国海军高层的极力推崇

1902年,科贝特受聘为战略讲师,到格林威治海军学院讲授以战术和战略为焦点的战争课程。他从事于教学工作直到1914年为止,在英国海军中有许名高级军官都曾受其教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贝特在海军学院的一系列讲稿经修改后,终于在1911年出版,那就是其经典名著《海洋战略原则》。这本书最初原名《海军史讲义中所用的战略名词和定义》,但实际上是对战略的基本解释。

科贝特把战略分为两大类:大战略和小战略。前者也就是战争的目的。包括国际关系、经济功能都在内。后者为战争的特殊部分,包括陆军、海军,以及联合作战的计划。国家不可能在这上面取得必需的给养,也不能阻止中立国进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世界政治体系之中,海洋的价值在于作为一种国家与其部分之间的交通工具。所以,“制海”的意义也就是交通的控制。除非是在一个纯粹海洋战争中,否则制海永远不可能像占领领土一样,成为战争的最终目的。

由此看来,他认为海上交通的控制只有在战时才能存在,至于确保控制海上交通的方法,则必须采取决定性的舰队行动,才能赢得长期全面的控制,不过其他的海上行动也还是可以获得局部及暂时的控制,其中包括各种不同方式的海上封锁在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科贝特首先承认克劳塞维菜的思想理论使他获得了很大的启发,然后又表明他的观念意见与克劳塞维茨的陆军门徒们有所不同。他认为,海陆军的功能各有其限度,海上战争与陆上战争都同为整个战争现象的一个分支

科贝特主张应用海洋战争这个名词而不是用于海军战争,因为就手段和目的而言,它都超出了海军行动的范围之外,而且与陆上的军事行动发展有着密切不可分割的关系。最后就全局而言,海上战争的地位和重要性的确较次于陆上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实际角度看,科贝特的陆海联合作战理论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这直接体现在英国对海军陆战队作用的认识上,以后的战争实践也证明了他的这种由海制陆思想的正确性,充满了战略智慧。

参考文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