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丰台区马家堡街道,一个个“红色小分队”活跃在社区一线,他们倾听居民诉求,解决居民困难,成为居民身边的“贴心人”。这是马家堡街道深化基层治理,将党建引领和用心用情服务居民有机结合起来的一次有益探索。

“红色小分队”由社区党委牵头,以在职党员和退休党员为主要力量,根据队员的技能和特长,从兴趣活动、志愿服务、医疗健康、基层治理等多方面探索社区党员服务机制,引导社区党员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力争打造丰富多彩的社区党建服务品牌,形成“一社区一品牌”的基层治理格局。

党建引领,共建和谐平安社区

马家堡街道晨宇社区成立“社区治理小分队”,充分发挥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定期入户,化解居民的忧心事、烦心事。

晨宇社区67号院是一个老旧小区,院落空间有限,电动车停放散乱,室外充电设施供不应求。为给居民提供安全的充电环境,社区决定在3号楼北侧安装电动自行车充电车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项目踏勘阶段,3号楼部分居民因担心车棚安装位置较近存在隐患,纷纷持反对意见。小分队成员杜师傅主动承担劝导工作,和社区工作人员一同挨家挨户走访,耐心解释车棚安装符合标准安全距离,且能给社区居民充电带来极大的便利,一次不行就上门两次、三次。在杜师傅坚持不懈的耐心劝导下,不到一周的时间,居民的疑虑和不安被消除,纷纷同意加装车棚。

目前,车棚已顺利安装完成并投入使用。尤其近期几场雨过后,居民们纷纷称赞社区和分队成员的努力,不仅避免了车辆淋雨受损,还疏通了楼门前的通道,解决了长期以来充电难、停车难的问题。

安抚沟通,高效化解矛盾纠纷

马家堡街道嘉园一里社区针对应急物业管理的三个老旧小区成立“红色治理小分队”。他们充分利用自己分队成员与社区居民的双重身份,搭建起社区与居民之间沟通的桥梁。

近日,社区工作人员接到居民张师傅的诉求件,在与张师傅联系时他情绪激动,且拒绝沟通,社区联络“红色治理小分队”寻求帮助,成员刘阿姨主动请缨,表示自己与张师傅是多年的邻居,或许可以尝试劝解。

当刘阿姨和社区工作人员一起赶到张师傅家时,一句“老哥哥,是什么事情让你生这么大的气呀?”瞬间让张师傅的脾气消了大半。经询问,原来是张师傅在制止他人破坏树木时对方口出恶言,情绪低落才拨打了投诉。了解情况后,刘阿姨以街坊唠家常的方式耐心劝导,社区工作人员也承诺加强巡查,鼓励张师傅对社区建设多提意见。

敬老爱老,关注独居高龄老人

马家堡街道西里第三社区根据社区独居高龄老人较多的特点成立“爱老志愿小分队”。他们定期探访独居老人,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健康情况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陪伴。

家住西三社区的潘阿姨是一位失独老人。一日清晨,家中的热水器突然漏水,水流顺着管道流到了楼下,潘阿姨立刻通过微信联系上了小分队。分队成员高大姐因担心老人受到惊吓,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并将情况反馈给社区,由社区联系维修人员上门。

不一会儿的功夫,漏水问题解决了,潘阿姨的紧张情绪也得以安抚。她感慨到“在社区的大家庭里,我不孤单,总有人愿意伸出援手,帮助我度过难关。”

未来,马家堡街道将以“红色小分队”为抓手,不断深化党建引领对社区精细化管理的探索,针对不同社区的特点,持续创新工作方法,凝心聚力为民服务,推动基层治理水平实现新提升。(庞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