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院巨各庄人民法庭庭长 相 颖

“视频里养老院19:47分给老人喂的是糖水吗?”晚上九点左右,养老院代理人接到了密云区法院的一通电话。“这么晚了,法院还在加班处理我们的案子啊?”

让北京市密云区人民法院法官相颖和法官助理反复核实细节到深夜的,是一起养老服务合同纠纷案。一名92岁高龄的老人在养老院跌下床铺,七小时后突然离世。对于老人死因,家属和养老院各执一词,无法达成一致。家属遂将养老院诉至法院。

“就是这家养老院的失职,导致我的母亲摔下床后离世。”母亲骤然离世,家属情绪异常激动,面对法官的询问,更是眼眶发红、几度哽咽。

养老院一方态度也非常坚决,辩解道:“社区医院出具的死亡证明书上明确写了老人死亡原因是糖尿病,这说明老人的死亡跟我们没有关系。”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听完双方所述,相颖决定去现场看一看,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

约好了双方当事人,相颖带着法官助理很快到了事发的养老院,查床铺、看护栏、检验呼叫器、询问养老院看护人员和老人的同住人……任何蛛丝马迹都不放过,最后,他们还将所有可能拍到案发床铺和房间的监控视频全都拷贝了一份。

在密云区法院的家事小屋内,待双方当事人坐定,相颖打开整理好的监控视频,对着昨晚整理好的时间节点,逐一播放。

“19分到35分之间,老人多次尝试下床未果,上身探出床外,不慎跌落。37分,看护人员将老人抬至床上。”

“40分,护工为老人包扎左手伤口。”

“再看下一条视频,9分40秒左右,此时距离老人摔下床已经过了六个多小时,看护人员发现老人身体不适联系家属,多次拨打急救电话。半个小时后,救护车到达现场。”

法官梳理得清楚,双方当事人看得也十分细致。

“都看到了,法官整理得很细致,对事实没问题了。”家属接着说,“但不管怎么说,老人是在养老院坠床死亡的,养老院肯定要作出赔偿。”

相颖再次指着监控说道:“从监控视频里能看出,老人跌倒后身体并没有明显异常,死亡证明书上的诊断原因也是糖尿病,目前无法证明是坠床导致的老人死亡。作为家属,您的心情我理解,但是也要对诉求有一定的心理预期。”

随即,相颖又对养老院相关负责人说:“坠床前,老人曾多次尝试起床还使用呼叫器呼喊,说明老人此时有需要帮助的需求,但并没有被及时满足。而且,目前你们提交的证据尚无法证明养老院在老人坠床后及时通知了家属。”

法官的分析有理有据,直指矛盾症结。双方当事人的对立情绪逐渐平缓。思考过后,家属态度有所缓和,养老院也明确了自己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相颖把准时机,紧接着尝试开展调解工作,将案件事实进一步捋清,把相关法律规定解释得更加细致易懂。

最终,双方当事人虽然没有就调解协议达成一致意见,但是在调解过程中,双方都对事实和相关法律法规有了充分的认识,因此,在法院作出判决后,双方都明确表示服判息诉。而且,养老院很快主动履行了赔偿款,老人家属和养老院负责人甚至还一同给法院送来了致谢锦旗。

送完锦旗,老人家属表示:“法官解释工作做得很细致,我心里特别敞亮,法院判决什么结果我都能接受。” 养老院负责人也表态说:“欢迎法院之后多对我们养老院进行监督,看看我们的改进成果。”可见,法官的每一点努力,当事人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起案件虽然画上了句号,但是人民法院司法为民的脚步并没有停止。考虑到本案的特殊性和典型意义,相颖结合以往的一些案例又向民政局发送了司法建议,力求在推动保护老年人权益方面更进一步。同时,法庭还组建了一支专门的涉老服务速裁团队,并推动各镇街社区积极建立家事纠纷基层联系点、“云法庭”便民服务点、“幸福晚年法律援助驿站”,常态化为辖区群众开展普法等法律服务。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程伊西

编辑:邢天然 杨梦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