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原红25军军长程子华出任山西省委书记一职。然而,他到任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整顿山西,而是派人在山西省内寻找一个盐贩子。

此后34年里,政府为此前后进行了六次搜查,范围一度扩大到河北和河南两省。最终,他们在河南找到了盐贩子。但此刻的他,已经重病在床,命不久矣……

这个被程子华苦寻几十年的盐贩子,正是一己之力救下3000红军将士的“布衣英雄”陈廷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内信源来自官方媒体(澎湃网《【忠诚·百年百人】陈廷贤:军史布衣第一人》),但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红军遇险 盐贩自荐

陈廷贤,1911年出生于山西晋城水东乡长阴村。由于出生于军阀混乱的动荡年代,陈廷贤的家乡爆发了严重的饥荒,他的两个妹妹正是因此丧命的。为了养活家庭,陈廷贤从13岁起就独自远赴晋南运城下井挖盐、叫卖糕点,成了一个走街串巷的盐贩子。

在那时,盐贩子虽然是又脏又累的体力活,收入却还算不错。靠着卖盐和糕点,陈廷贤姑且还能赚够满足温饱的钱,不至于变成流落街头的穷乞丐。可随着军阀和当地恶霸的介入,陈廷贤的钱袋子又开始变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廷贤

在陈廷贤经常去贩盐的黄河渡口,军阀们为了掳财设立了大量的关卡,盐贩子每过一关就要缴纳一定的厘税。陈廷贤本来还指望着靠贩盐多赚钱,但他也架不住军阀和恶霸的剥削,只能先到卢氏县卖糕点。也正是在这里,他和红25军的军长程子华相遇了。

1934年11月16日,程子华所率领的3000余名红25军战士以“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为旗帜,从河南罗山县开启了长征之路。三日后,红25军抵达桐柏山区的月河、金桥,与中共鄂豫边工委书记张星江会合,继续往西面的伏牛山区行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程子华

11月26日下午,红25军抵达方城县独树镇七里岗,击败了驻守于此的国民党40军庞炳勋部。12月4日,程子华率领战士们抵达豫西卢氏县,预备按照省委指示执行“直奔豫陕边界,开辟新根据地”的战略方针。但程子华怎么也想不到,红25军此时已经被敌人盯上了。

早在半个月前,当红25军在程子华的带领下北上西征时,蒋介石也开始秘密布置堵截计划。驻守开封的国民党十九路军第六十师有数万精兵,全被老蒋调到豫陕边界的五里川、朱阳关和黄沙镇。12月1日,蒋介石亲自赶赴武昌督战,可见这次国民党是铆足了劲要全歼红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伏牛山乳山西,必须经过两个隘口,朱阳关和五里川。部队到了卢氏县的五里川,刚上山就发现隘口早被人占领了,并且还修好了防御工事。”

多年后,曾在红25军担任政治部组织科科长的刘华清上将,曾在《艰苦转战长征入陕》中描绘了红25军当时的处境之艰苦。朱阳关和五里川都是红25军进入陕西的必经之路,眼下却全部被敌人占据了。同时,敌人的“追剿队”余部也正朝红25军赶来,情况万分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二十五军长征路线图

不出几日,“追剿队”便一路跟到了栾川和庙子一带,这里距离红25军驻地仅有70余里。红25军此刻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境地,往前走会掉入敌人的包围圈,向后撤又会和“追剿队”撞个正着;往南走也不行,因为那里有豫西军阀别庭芳;往北更不成,黄河天险也不好过。

3000红军对抗装备精良的数万国民党军,对于深陷囹圄的红25军来说无疑是场恶仗,胜利的概率微乎其微。蒋介石亲自布下的“天罗地网”将整个部队困在了卢氏县的深山密林里,誓要将程子华他们一网打尽。程子华和红25军,接下来到底该何去何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自从得知部队陷入敌人的包围圈后,红25军的很多战士都提议和敌人拼死一搏。伤病员们更是争相向部队领导提交血书,表示自己愿意留下断后。程子华一边努力安抚大家的情绪,一边派出侦察部队寻找其他出路,最终在卢氏县20余里外的大干村带回了陈廷贤。

舍命引路 助军脱困

陈廷贤原本是要去青山赶集卖糕点的,得知红军的队伍遇到了困难,他当即就表态自己愿意为红25军带路。那个时候,卢氏县的老百姓把红军当成了和军阀土匪一样的队伍,纷纷对红25军避而远之。陈廷贤却不一样,他是因为目睹了红军的举动后,才决定留下来的。

那一天,外出卖货的陈廷贤偶然得知了发生在红25军的一件事。有个饥饿的战士偷偷拿走了老乡家里的一串柿子饼,结果被主人当场发现,给部队造成了十分恶劣的影响。为了以示惩戒,红25军领导最终按军法处置了这名犯错的战士,让陈廷贤的内心受到了极大震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非本人

陈廷贤从此确信红军是真正的“穷人的军队”,是能够为老百姓办实事、抗恶寇的正义之师。因此,当得知红25军眼下正受困于卢氏时,他毅然决定出手相助。被带到红25军军部后,程子华热情的同他进行攀谈。在了解到陈廷贤的坎坷经历后,程子华含泪握着他的手说道:

“小老乡,你受苦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廷贤满不在乎的摇摇头,随即开始同程子华商量红25军的撤退路线。陈廷贤告诉程子华,当地有一条只有牧羊人才会走的小路,只要能从这里穿过便能躲开朱阳关和五里川的敌军守军,直接入陕。不过,此路虽然位置隐蔽,但也同样陡峭崎岖,人想走过去也并非易事。

但为了能早日跳出敌人的包围圈,程子华最终还是下定决心,采纳了陈廷贤的建议。他们一面在朱阳关的周边村落大贴标语,伪造出红军已经从朱阳关入陕的假象。12月5日凌晨,红25君再在陈廷贤这个“向导”的带领下,踏上了那条隐秘的小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路的地势果然陡峭,其中尤以两侧布满悬崖峭壁的“一线天”最为凶险。这样的地形极利于敌人打伏击战,所以为了以防万一,副军长徐海东一直带领着两个机枪加强连在队伍前面打头阵。所幸这一路上并未出现异常,当日傍晚时分,红25军便顺利通过了文峪口。

程子华本打算继续攻占卢氏县城,但这个计划很快被否掉了。因为根据入城侦查的陈廷贤汇报,蒋介石从陕西调来的援军已经在城中驻扎,大有“守株待兔”之势。为避免打草惊蛇,程子华命令部队绕开县城继续行进,并在横涧镇河口望云庵露营了一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程子华手迹

12月6日,红25军继续跟随陈廷贤向龙驹寨行进,不料遭到了当地保安团的阻拦。一番激战过后,红25军活捉敌方7人、击毙1人。

两日后,红25军进入陕西境界,又遭到国民党248团第3营开枪阻扰。最终,敌军第3营被全歼,红25军则于9日抵达洛南县庚家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历经三天三夜的急行军后,红25军终于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粉碎了蒋介石企图全歼红军的阴谋。这当中既离不开红军战士们的坚韧不拔,也离不开陈廷贤不顾危险的帮助。红军入陕第四天,陈廷贤启程回家,临行前程子华向他真诚道谢,陈廷贤却谦虚的答道:

“你们是穷人的队伍,我是穷人的儿子,咱们是一家人,这是我应该做的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程子华联想到这位“小老乡”生活困苦,便想着代表红25军给他10块大洋当盘缠。陈廷贤婉拒了程子华的好意,但程子华心中还是有些过意不去,便叫来政委吴焕先一起写了张纸条。内容写好后,程子华在纸条上盖了军队的红印,将其交给陈廷贤说:

“从现在开始,你就是共产党的人了。你要把这纸条保存好,将来有用!”

余生坎坷 抱憾离世

和程子华道别后,回到家乡的陈廷贤就因为事情暴露,被县兵团抓进了大牢。计划失败的蒋介石不知从哪里的来的消息,最后竟直接查到了陈廷贤身上,严令宪兵团对他进行逼供。所幸陈廷贤口风严实,在遭受三天三夜的折磨后被无罪释放,这才躲开了敌人的追查。

陈廷贤虽不识字,但也知道程子华留下的那张纸条不安全,于是将其偷偷藏进了自家土坯房的椽条小洞里。但抗战爆发后,这张纸条随着房子一同被日军烧毁,陈廷贤再也无法知晓上面到底写了什么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40年,阔别家乡13年的陈廷贤回到晋城,娶了女子吉桂枝为妻。婚后两人返回卢氏县生活,关于帮助3000红军逃出敌人包围圈的事,自此也被陈廷贤压在了心底。后来解放战争打响,陈廷贤又不顾危险的替解放军保存军用物资,一直坚持到1947年卢氏县被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陈廷贤进入卢氏县副食品公司门市部,成为了一名售货员。从1950年开始,他一直坚持向上级提交入党申请,还曾对弟弟陈生孩提及过自己和程子华的交集。但因为缺乏必要证据,包括陈生孩在内的所有人都没人相信陈廷贤,这件事成了他毕生未了的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晚年的程子华

但陈廷贤并不知道,自从程子华走马上任山西省委书记后,一直都在寻找他的踪迹。为期34年的调查,范围一度扩大到山西、河北和河南,最终于1983年才确定陈廷贤在卢氏县。但遗憾的是,程子华未能见到陈廷贤,因为就在次年正月,73岁的陈廷贤便与世长辞了。

据陈廷贤的家人回忆,晚年的陈廷贤因为遭受迫害精神失常,整个人变成了疯疯癫癫的“疯老头”。当负责红25军战史编纂的工作人员找到陈廷贤时,他已经处于重病卧床的状态,时日所剩不多。临终前,陈廷贤叫来了老伴和女儿,对母女俩费力叮嘱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廷贤之墓

“我死后,你们要将我埋到县委党校旁……我要头枕党校、面朝红军走过的路,永远的看下去……”

得知陈廷贤的遭遇后,程子华、刘华清等一众红25军的老领导泪流不止。若没有陈廷贤的帮助,当初的红25军早就成了敌人的待宰羔羊,他是救下了3000红军的大功臣!1996年3月,卢氏县委和县镇府为这位老红军修建了公墓。向“布衣英雄”陈廷贤致以崇高敬意!

#文章首发挑战赛#

参考资料

【1】澎湃网《【忠诚·百年百人】陈廷贤:军史布衣第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