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普京连任俄总统后,俄新政府主要人选确定。米舒斯京继续担任俄总理一职,中方对其致以贺电。俄外交、安全、情报、内务部门的负责官员留任,俄原防长绍伊古改任俄联邦安全委员会秘书一职,俄原第一副总理别洛乌舍夫接任防长一职。普京连任并确认新政府人事任命后,将进行访华行程,以中国为连任后出访的首站。受俄对华友好人士委托,普京访华时将把一本在特殊日期出版、入馆的俄著作《怎么办》作为礼物赠予中方。该书贯穿全书的一项特征是,阐述推进事业的解方并不在书桌与词藻中,而在乡间的泥土与穿越荆棘。

对于当下中俄两国的共同事业而言,该本书籍为中俄间的务实行动给出思想指引。它有助于回答,一,中俄共同事业的吸引力来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俄当下在全球事务的多边化、欧亚大陆连通一体化上保持战略协作,该项事业要具备吸引力,需解决西方体系中常出现的国家丛林论。需要大国不因自身之大,便无法弯下腰来同小国平等对话。在此基础上,促进利益分配的普惠性。二,中俄共同事业的力量来源。多边时局的开辟并非在书桌上侃侃而谈,要面对并穿越荆棘。要以实际劳动而,开辟穿越险隘的路径。新时局来临的契机,在于中俄在内各国基层民众的衣食住行,在于促进满足人类社会安居乐业的普遍需求。

中、俄与美国间交锋的主体,不在军事甚至也不在科技领域。而在系列密集、重复、庞杂的基层治理事务,在于以民众的更好生活,促进由人凝为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普京访华将把《怎么办》一书作为礼物赠送中方,而“怎么办”这一问题的答案,就在中、俄两国的田间地头上。当下中俄合作呈现深入化趋势,受中国自俄进口增量驱动,两国一季度贸易规模继续保持正向增长。两国贸易中,92%实现本币结算。俄罗斯在2023年超过德国,成为美国、日本、韩国外,中国的第四大贸易伙伴。

中俄合作在蕴生着新的国际金融信用体系,当下受美对俄切断西方金融结算链路影响,中国金融机构对俄业务结汇问题受到影响。驱动不参与国际结算的中国地方银行更多参与对俄业务,中俄在本币结算基础上,推出更为系统的国际结算新体系,是形势对中俄两国提出的客观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砖、上合机制建立起的国家间联系通道,为新结算体系的推出提供便利。普京访华,也将开启中俄在安全、经济、科技、战略、文化等方面推进合作的新阶段。

5月份是中国外交取得系列成果的一个月,中国已完成对法国、塞尔维亚、匈牙利的访问。其中,中法两国基于独立自主,推进产业互利合作、增大国际事务协调、协同促进欧洲战略自主。中国-塞尔维亚建立命运共同体关系,中国-匈牙利建立全天候伙伴关系。访问提升了中欧关系的下限,为中欧关系增加多处支点。中国并非乌克兰危机的当事方,中方可以为俄欧对话和解牵线搭桥。中美俄欧作为全球主要的地缘实体,中俄正协同应对单边霸权扩张动作。中方也正以行动,避免欧洲被美国所绑定。正在来临的多边时局中,中、俄、欧可以共享欧亚连通带来的贸易便利、安全环境,及阻塞被打通后释放的经济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