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6月18日,晚上7点45分,毛主席正乘坐专列前往浙江,在夜色的掩饰下,一切都静悄悄的,火车也按照规定的路线行驶着。

列车行驶到杭州萧山时,突然,从列车后方传来“砰”的一声巨响,火车也因此被迫停在原地,经过警卫员的仔细排查,终于在一节车厢的玻璃上发现了一个洞。

顿时,所有人的神经都紧绷了起来,警惕地观察四周,以应对随时可能会出现的变故。

经过事后排查,发现这竟然是一个农民所为,他真的只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吗?又为什么要用石子袭击列车?事件的处理结果又是怎样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毛主席在列车上

建国初期,百废待兴,身为国家最高领导人的毛主席,更是马不停蹄地为新中国的事业忙碌着,时刻牵挂着各地的群众。这段时间,他几乎没怎么在中南海待过,绝大多数的时间都是在专列上度过的。

毛主席一有空,就会到基层去视察地方发展的真实情况,亲自走近群众,了解他们最实际的生活状况。

之所以选择火车,是因为相对于飞机来说,火车的安全系数更高。尽管当时飞机的技术已经很成熟,可中央考虑到飞机在飞行中,只有起点和落点,途中没有可以落脚的地方,一旦发生意外,再无回旋的余地。

相比起飞机的危险性,乘坐火车就不一样了,不仅可以看沿途的风景,就地与群众交流,了解实际情况,而且列车可以随时停靠,可以任意选择要考察的地方。正是因为这样,毛主席才会格外青睐专列出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毛主席在飞机上

在前往基层的时候,毛主席乘坐最多的是一辆代号为“9002”的列车,原本是美国将这列火车作为礼物送给蒋介石的,列车上还配备了会客室、卧室、浴室、餐厅等,日常生活所需要的基本上都可以满足。

后来这辆火车被我军收缴后,成为毛主席的专列。就是这辆列车带着他走遍中国的神州大地,甚至出国访问都是乘坐的它,在列车上,毛主席制定了一个个宏伟的计划。

即使火车的安全性比较高,我党也丝毫不敢懈怠安保工作,毕竟还有国民党残余势力在虎视眈眈。

在9002列车上,每个工作人员都熟记这样一条准则:“把列车当作是流动的中南海,时刻将毛主席的安危放在首位。”列车上的警卫员们可谓是鞍不离马,甲不离身,24小时轮流守卫,以确保毛主席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毛主席

可即使做了多重准备,依旧是危险重重,新中国刚成立的那年年底,毛主席率领使团乘坐列车首次访问苏联,却被国民党得知了这一情报,企图派出特工进行破坏,好在我方人员及时勘破敌方情报,才免于一难。

事实上,中央为了确保毛主席的安全,做了充足的准备。每当毛主席乘坐列车下基层的时候,中央都会准备三辆列车,且三辆同时发车,至于毛主席乘坐的是哪一辆,只有在出发的前一刻,才会知晓。

1955年,农村合作社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毛主席再次乘坐9002专列车南巡,准备前往浙江考察,此次随行的还有马林科夫(时任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此次他代表苏联前来中国南方进行访问,同时与毛主席商议两国要事。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意外就这么发生了,当列车行驶到杭州萧山一带的时候,遭到了不明物体的袭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上世纪的火车

6月18日,晚上的7点10分,毛主席乘坐的专列离开杭州火车站,这比原定的时间提前了20分钟出发。当时毛主席正在列车上的会客室接待马林科夫,在会客室的隔壁,是时任浙江省公安厅长的王芳,他枕戈待旦,密切的观察着身边的风吹草动。

王芳的经验很是丰富,在毛主席对杭州40多次的视察中,王芳负责警卫工作的就占了九成多,这都是基于毛主席的信任。

而王芳也没有辜负期望,每一次的任务都竭尽全力,这一次也不例外。由于毛主席下令让列车早出发了20分钟,这让王芳更加警惕,就连巡视列车也比往常更频繁了。

列车行驶到萧山的时候,突然有一声巨响,时刻警惕的王芳迅速地站起身,从每个车厢挨个排查过去,当走到第六节车厢时,发现了异样。

原来在靠近右边的窗户上,凭空出现了一个洞,有拇指般大小,满地都是玻璃的碎渣,显然是经过什么重物打击才击破了玻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毛主席在列车上开会

作为一个老公安,王芳立刻就联想到了敌袭。难不成是反革命分子的特工进行刺杀任务?好在这节车厢没有人在,毛主席和马林科夫没有遭到袭击,暂时也无大碍,王芳心中紧绷的那根弦这才稍稍松了一下。

紧接着,王芳将事件的状况向毛主席做了一个简单的汇报,毛主席了解事件原委后,告诉王芳先继续安保工作,待列车到站后再来到事故现场,作详细的勘察。

车窗破裂仿佛只是途中的一个插曲,之后并无状况发生,很快列车就安全抵达诸暨县火车站,到站后,王芳迅速与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吕剑光取得联系,交代事件的经过。

没过多久,时任萧山县公安局的潘振铎就接到了省公安厅的电话:“萧山的安保工作是怎么做的?今天首长在途经时,竟然遇到了袭击,车窗玻璃都被击碎了。”此外,在电话中,吕剑光还交代了列车出事的时间和地点,让潘振铎务必在一天时间内侦破此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吕剑光

而潘振铎得知首长在自己所辖地遇袭,深知事情的严重性,早就惊出了一身冷汗。为了尽快让事件真相大白,潘振铎立即召开紧急会议,商议此事。随后,他又和吕剑光一起来到了杭州,向谭震林汇报情况。在谭震林的住处,偶然遇到了公安部副部长许建国。

这许建国可是一位能人,从事保卫工作多年,曾担任张学良的警卫长,参加过长征,做事雷厉风行,刑侦能力和破案能力极其优秀,是一位熟知保卫工作的老战士了。

此次他也旁听了萧山遇袭一事,汇报完毕后,他深知勘破案件的急迫性,郑重其事地说:“这列车可不是一般的专车,很可能就是毛主席和苏联友人,事关他们的安危,必须尽快采取行动,侦破案件,萧山公安局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应当全力以赴,要是遇到困难,可申请省公安厅的协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许建国

此前,潘振铎知道车上是一位首长,直到此刻在许建国的口中才清楚车上的人是毛主席,毛主席遇袭后一旦出现差池会怎么样?潘振铎不敢想。

随即,许建国再次补充道:“除了尽快侦破案件外,此事还请各位务必保密,不要惊动群众,也不必告知参与此案件的警员是具体是哪位首长遇袭,周总理曾多次讲过,不要把所有人看做可疑分子,对党的影响不好,不然即使案件侦破了,也会在老百姓心中留下不好的印象。”

紧接着,许建国询问到案件的最新进展。对此,潘振铎连忙回道:“省厅给了我们24个小时的时间勘破案件,在出发前,我已经召开会议做好了相应的安排,让警员们进行地毯式的排查,同时各县各乡党的干部也配合调查,凡是在当天晚上7点到8点出现在铁路沿线的人,都要一一进行询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毛主席在列车上

这个部署得到了许建国的肯定,很快潘振铎就启程赶往萧山,而许建国则留下向谭震林进行汇报。第二天,潘振铎和许建国来到现场后,仔细勘察第六节车厢窗户上的洞。经过勘查洞的裂痕,许建国得出结论:“这个洞应该不是枪击造成的。”

之所以得出这个结论是有依据的:身为军人,许建国对枪支弹药很熟悉。如果是枪射击的玻璃的话,远距离攻击的话,列车上应该有残留的子弹,但是排查过程中并没有发现子弹;

而近距离攻击的话,车窗两侧的玻璃都会被击破,而不是只有一面。因此,许建国推断窗户上的洞应当是类似石子一类的坚硬物体撞击导致的。而且对毛主席等人并无恶意,反倒是很有可能是附近群众不小心丢中的。

对于许建国的推断,在场的众人都表示了认可,随即将排查的重点集中在了周边的群众,开始分秒必争地展开相应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警局

当晚,萧山县的50多名警员,按照王芳提供的出事地点的线索,迅速向周边走访各个村落,经过走访,非但没有发现蛛丝马迹,反而搞得人心惶惶。而24小时的期限也将至,警员身上也背负着巨大的压力。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20号的下午,许建国从诸暨县乘坐单厢列车来到萧山县,顺便观察沿途可疑的情况,当列车行驶到曹家桥的时候,列车走走停停,当地群众纷纷被列车所吸引,驻足观看。

不久后,许建国和萧山县公安局的干部们会合,看到大家因为没有线索而神情紧绷,他便主动开口:“同志们辛苦了”,看到传奇人物跟自己打招呼,让大家都有些许的放松,也打破了僵硬的气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毛主席看报

许建国在了解案件进展的最新情况后,提出:“首先,取消24小时破案的命令。其次,这起案件未必就是反革命搞破坏,也有可能是群众丢石子却意外将列车砸中,应将侦查范围放得更广些。

最后,请各位重点排查曹家桥村,我在来这边的时候,发现列车从他们村子穿行而过,感觉此地很可能就是案发现场。”

许建国的这番讲话无疑是给了警员们新的力量,不再为了24小时的限制而焦虑,也有了搜查的方向。

随着调查的进一步深入,警员们将嫌疑对象锁定在了曹家桥村的曹文生,他是一个本分的村民,身份非常清白,没有做过违法行为。曹文生家境贫寒,屋子里唯一的家具就是一张破木桌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毛主席

晚上的时候,连油灯都没有,只能借助月光摸索前进。因为家里穷,也没钱娶媳妇,后来他哥哥去世后,只好和嫂子组成简单的家庭,搭伙过日子,平日里还有两个孩子要养活。

这样的人真的会是袭击列车的人吗?

起初面对民警的追问,曹文生害怕祸及家人,拒不承认。后来还是在潘振铎的审问下,才交代事情的原委。

这天深夜,潘振铎在小会议室里对曹文生展开审问,上面有各个领导,还有做笔录的人员。

面对这样的阵仗,曹文生早就吓破了胆,呆呆地坐着,也不言语。对此,潘振铎凭借以往的经验,先是诚恳地说道 :“曹文生,我们民警都清楚你的身份,你不是阶级的敌人,我们不会为难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毛主席在列车上

随后话锋一转,严肃地说道:“你是一个本分的农民,是在共产党的帮助下,才有了田地,才能填饱肚子,即便你犯了罪,只要老实趁认错误,政府会争取宽大处理的。”

潘振铎的这番话,都戳在了曹文生在意的点上,可他还是忧心忡忡,要知道以往有人犯案,都是有可能枪毙的啊,自己要是被关进大牢,留下无依无靠的家人要怎么办。曹文生越想越恐惧,连话都不会说了。

对此,潘振铎并没有放弃,而是耐心地开导他,讲明这起案件的利害关系:“你在这里多待一晚上,家里的孩子们就会更担心你,犯错不认,是过不了关的,只要老实交代,就能尽快回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毛主席和群众

进过一个多小时的劝说,曹文生才向民警吐露了真相:18号那天晚上,在火车路西侧,我和几个村民站在邻居家门口,一起闲聊,当时,手机正拿着一块随着捡到的石块在玩。

看到有一辆很漂亮的火车开了过来,就玩心大起,将石子往上扔了出去,没成想石子撞在车厢上后,又弹到一处窗户上,将玻璃都打碎了。

听着曹文生的供词,总算是有点线索了,众人松了一口气,但仅有口供是不够的,证据不足,上级领导也不会相信的。于是,为了探知更多的消息,民警接着问道:“你这话可信吗?”

“我保证我已经如实汇报了,只希望政府能从轻处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毛主席看报

随即,民警就案件的几个疑点进行了追问:“当时处于什么原因要向火车扔石子?你扔石子的时候,旁边可有什么人看见了吗?”

对此,曹文生也是如实回答:“就是闹着呢,随手就扔了出去,没想到会闯祸。当时五六个人在旁边,离我最近的是曹培兴,他应该看到了。”

为了尽快完成案件的取证,民警在村民的指引下来到了曹培兴家门口。而此时,天还处于朦胧的状态,尚未天明。当看到民警的到来,曹培兴立马就打起来精神,睡意也早就吓没了,他直接坦白道:“这件事我有错,我坦白,只求政府宽大处理。”

而接下来发生的事情令民警有些摸不着头脑,原来曹培兴也声称他就是用石子砸坏玻璃的人。当初彻查几天都没有线索,如今,反倒是接连有人跳出来承认,这可真是奇怪。那么,曹培兴和曹文生谁是真话,谁又是假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毛主席和群众

随后,经过侦查人员的仔细分析,发现曹培生是党员,而且有着很高的思想觉悟,身为党员不像是会做出这件事的人。

于是,侦查人员将曹培生和曹文生带到一个房间,做最后的笔录,期间,民警严肃地说道:“曹培生,知错就改是一件很好的事,可身为一名党员,你应当知道破坏铁路安全是一件违法的事情,最终是会接受法律的制裁的。

这份笔录白纸黑字的写着你的罪行,等我将案子结果上报给领导,以后你要是再想否认,可没人会听你的辩解了。如果此事与你无关,又何必要将罪行揽到自己身上?”

一提到法律,曹培兴当下就慌了神,连忙表示自己是受到曹文生的老婆委托,想着他们一大家子也不容易,才一时冲动,认罪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毛主席和群众

至此,案件终于水落石出,潘振铎心里的石头也终于落下了。很快就将案件结果上报给省公安厅,由省公安厅向中央汇报。

由于曹文生一时冲动之举,才让毛主席专列遇袭,不管是有心还是无意,都要接受惩罚,那曹文生究竟该怎么处置才比较恰当呢?

许建国认为:“曹文生此举是违法行为,但念在他是一个可怜人,便以教育为主,争取宽大处理就可以了。”

在经过层层审批后,最后决定判处曹文生有期徒刑3年,缓期执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 | 毛主席和群众

曹文生本以为自己犯下滔天大罪,逃不开被枪毙,他的家人早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没想到最后只在狱中待了23天后,就被释放了。当看到他出现在家门口的时候,他的家人很是震惊。

自始至终,曹文生都不清楚自己是怎么免于三年牢狱之灾的,其实是毛主席得知审判结果后,觉得过于严重了,便传话将人放了。

不得不说,毛主席的宽厚仁慈非常人所能及,而这也正是我们敬爱伟大领袖毛主席的原因之一。毛主席时刻以人民为中心,愿意深入群众,聆听老百姓的身音,真正做到了从群众来,到群众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