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军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座丰碑,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史诗,深刻描绘了中国共产党在极端艰苦环境下的坚定信念和英勇奋斗。然而,令人惊讶的是,很多人对长征背后的三个真相知之甚少。让我们揭开这些真相,重新审视这段伟大的历史。

长征这个词如今家喻户晓,“二万五千里”更让人感受到了其漫长且艰难的历程。

确实,长征的路途遥远,充满着艰辛,但有趣的是,长征最初并不被称为长征,而是叫做“西征”。

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由于博古、李德等人指挥失误,导致了中央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中遭受了重大失败。这次失败不仅使红军损失惨重,而且由于敌人采取了“碉堡战术”,逐渐缩小了包围圈,使中央红军的处境十分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应对这一局面,领导们经过充分商议,决定进行战略转移。

首先,他们派出了两支队伍。

第一支是红七军团,也被称为“北上抗日先遣队”,他们北上并东进,以吸引更多敌人的火力,为中央红军创造更多的生存和转移空间。

红七军团中的一位后来成为著名“战神”的人就是粟裕。

第二支队伍则是红六军团,由萧克领导,他们的目的是向西进发,与贺龙领导的红二军团汇合,为中央红军开辟另一个大的根据地,便于中央红军西征。

也就是说,红二军团起到了先锋作用。

因此,当时人们称这次战略转移为“西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长征”这个词是由朱德提出的。

1935年5月初,红军进入大凉山冕宁地区的彝族地区后,发布了一份宣言,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红军万里长征,所向势如破竹”。

然而,朱总司令提出的“长征”并没有被广泛接受。

1935年6月12日,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红军总政治部宣传队创作了一首歌曲《两大主力会合歌》,歌中用到了“万余里长征”这个词。这首歌曲当时刊登在《红星报》上,因此,“长征”这个词开始为更多人所熟知。

然而,“长征”这个词真正被推广的关键原因是毛主席。1935年11月,在陕北召开的一次全军干部大会上,毛主席发表了一次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毛主席说:“红军最多的走了两万五千里,这确实是一次长征,一次名副其实的、前所未有的长征”。

从那时起,“两万五千里长征”成为人们经常提及的词语。至于最初的“西征”二字,则被人遗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红军在长征初期的目标并非陕北,而是湘西,希望与红二、红六军团会合。然而,由于形势变化和生存压力,红军不得不频繁调整目标。

在经历了三道封锁线后,红军在1934年12月11日的通道会议上,决定放弃湘西,转而前往黔北建立革命根据地。这一决定经过了充分的商议和全体红军的认可,展现了毛主席等领导人的正确判断和灵活应变能力。

然而,这一决定并未一帆风顺。当时,李德强烈反对这一计划,但在张闻天、周恩来等人的支持下,红军最终决定先进入贵州,再考虑北上。

12月17日的黎平会议正式确定了新目标:建立川黔边区,大军向遵义西北移动,这是第二个重要目标。这一决定为红军后来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红军长征中,红军的目标经历了多次调整和变化。起初计划前往湘西,后来改为前往黔北建立革命根据地,再到遵义会议确定前往川西或川西北建立根据地。然而,在“两河口会议”上,红军决定继续北上,最终确定陕北为落脚点。

遵义会议上,毛泽东的地位得到提升,而李德和博古被解职。张闻天和王稼祥之所以支持毛泽东,是因为他们在长征中深入交流后对毛的领导能力和思想观点产生了认可。他们对博古的执政方式持质疑态度,认为毛才是革命成功的关键人物。

最终,红一方面军在榜罗镇会议上确定了最终目标为陕北,红军长征也因此有了后续的发展,最终建立了红都延安。

红军长征的历史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深刻影响了中国革命史,也激励着后人继续前行。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