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筹备中的西梦中心发布最新短片《入·场II》,释出近50个已签约品牌,再曝重要招商进展

之后几天,短片最后一幕品牌墙在社交媒体上广受传播,成为热议话题,且在行业内外几乎获得一致好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是一个每个人都能做3分钟“商业评论家”的时代,基于商业的公共性,客人同样也是观察者,自然会有切身体验,结合生活消费水平的提高、互联网的信息效率,人们拥有了更开阔的视野后对商业项目足以给到消费体验之外的更多反馈

因此,关于西岸梦中心目前品牌阵容的“好”(例如某某零售/餐饮品牌调性高、具有稀缺性、品牌定位独特等),个人认为已无需赘述,因为至少对此号读者群体而言,大多不缺对这些品牌的认知和判断。‍

‍‍‍‍‍更多详情阅读官微推文即可:

  • 官宣|梦中心第二波合作伙伴入场

我更想聊的是为什么此次品牌释出能够得到如此多的正向反馈,以及我所见的评论都有哪些值得借鉴探讨的依据。‍‍‍‍‍‍‍‍

首先人们在说一个商业项目品牌阵容好时,有些是绝对意义上的好。例如当年前滩太古里携一众奢侈品的横空出世,亦或是前不久出圈的武汉楚河汉街奢侈品街区品牌阵容。这些几乎是不容反驳的论据以至于即使会有奢侈品商场水土不服降档的案例,我们也很难苛责彼时彼刻的品牌阵容不好。‍‍‍‍‍‍‍‍‍‍‍‍‍‍‍‍‍‍‍‍‍‍‍‍‍‍‍

另一种,则是相对意义上的“好”,其中分为两类:一是“合适”,二是“超预期”,西梦中心的好评更趋向于此范畴,且两类皆有占据。‍‍‍‍‍‍‍‍‍‍‍‍‍‍‍‍‍‍‍‍

先来看“合适”。‍‍‍‍‍‍‍

西岸,可能即使非行业人士,也能够轻易归纳出休闲滨水生活、健康生活方式、艺文气息等关键词标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此基于滨水的休闲、优质餐饮,基于健康生活方式的户外运动,以及文化艺术业态,都是多数人畅想中一个西岸商业体理想中的模样。我们回看西岸梦中心的品牌墙,正巧,全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绝非巧合,而是基于专业素养判断的定位、招商成果体现,在当今相对艰难的商业市场,我们不能把品牌开店视为理所当然,合作的达成势必需要甲乙双方的互相理解和认同,尤其处于“乙方市场”时,甲方的专业度和规划说服力会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

品牌觉得合适,才会愿意开店,大家都觉得合适,才会让整个“阵容”构成让观者也拍手称快。‍‍‍‍‍

再来看“超预期”

翻看各种社交媒体以及朋友之间的讨论,“超预期”一词高频出镜。

什么是超预期?一种是露出的品牌比预想中的级次更高;另一种是露出的品牌优质到甚至令人意想不到。‍‍‍‍‍‍‍‍‍‍‍‍‍‍‍‍‍‍‍‍‍‍‍‍‍‍‍‍‍‍‍‍‍

具体哪些品牌属于“超预期”,我没有和同行交流过,就个人而言,我对西岸梦中心此前只是“纯好奇”——因为西岸滨水此前并未有大体量旗舰商业加持(后文会详细聊到),而以我的能力水平,不足以对西岸梦中心的规划、定位妄加评论。因此,更多是报以学习、观察、聆听的心态,看项目团队会如何打磨。‍‍‍‍‍‍‍‍‍‍‍‍‍‍‍‍‍‍‍‍‍‍‍‍‍‍‍‍‍‍‍‍‍‍‍‍‍‍‍‍‍‍‍‍‍‍‍‍‍‍

当我最初看到项目的品牌阵容时,就与几乎所有人前几天看到后的感觉类似,一个字:好!‍‍‍

这可能是基于超预期的自然反应,也可能是因为几乎没法再苛求的阶段性招商成果。如果我们横向比较一下,会发现西岸梦中心已知的零售、餐饮品牌,绝大多数几乎都与iapm、静安嘉里中心、上海新天地、兴业太古汇等头部港资商业项目除去奢侈品业态之外的优质品牌有极高的重合度,这不叫同质化,而是以公认的优质内容填补片区市场空白;‍‍‍‍‍‍‍‍‍‍‍‍‍‍‍‍‍‍‍‍好评也正来自于观者对这些品牌长期以来的认知积累——能聚拢它们的商业项目一般不会差。

更何况西岸梦中心鉴于自身选址的独特性,还引入了诸如Tagi.这类极具人气、足以进驻到主流头部项目但选址调性独具一格的品牌;并有西岸大剧院、穹顶艺术中心这类具有艺文属性的目的地空间加持。‍‍‍‍‍‍‍‍‍‍‍‍‍‍‍‍‍‍‍‍‍‍‍‍

品牌墙所示虽然还不是整个项目的全部,但至少在我看来,如果撇开开业率,即使就目前露出的品牌阵容直接“开·场”亮相,几乎都足以让人对项目未来充满期待。而据我所知更多优质品牌正处于签约流程中尚未能官宣,可能《入·场II》晚发几天,又会多几个让大家“wow”的logo出镜了,因此从现在起项目值得开启持续关注模式。‍‍‍‍‍‍‍‍‍‍‍‍‍‍‍‍‍

聊完“好”,我们再来说说“构成”。‍‍‍‍

在早前《西岸梦中心的<候·场>,候场中的西岸梦中心》一文中,我们就对项目的区域规划总览有做过详细解读。从目前来看,绝大部分内容如约而至,这也就意味着只要分清logo墙上的品类构成,几乎也能猜出这些品牌的大致落位区块。我们稍作对应一看。‍‍

这部分主力店位置是基本明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BLOOM MARKET所在独栋建筑左右两侧的内街将主要以零售业态为主,差异理应在于下图右侧多为户外生活方式和都市潮流品牌,左侧因毗邻攀岩、滑板等特殊业态,因此会以运动体验及社群属性强的品牌为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滨水氛围和景致自然更适合布局餐饮业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需要强调的是,与传统购物中心更多以面积导向划分主力业态有所不同,西岸梦中心的主力品牌是基于具有独特职能的特色空间而量身定制,也是项目的增色之处。‍‍‍‍‍‍‍‍

其中个人比较关注的,一是此前多次提及的西岸大剧场和穹顶艺术中心这类目的地以及事件发生地,将会为项目带来更多优质、有效客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具商业运营畅想的空间来自下图独栋建筑,这里1、2两层项目将与BLOOM共同打造一个以餐饮生活为主导的独特跨层空间BLOOM MARKET,引入胡麻、CUCURURU等多个品牌;3层将会以“梦工场”为名打造为独立的品牌策展空间。统筹的规划、布局、多元化业态的引入,以及对于工业空间的商业性活化,将会使其有望成为项目的华彩,以及突破常规想象的空间打造样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它们是未来呈现后很值得玩味和品读的看点。‍‍‍‍‍‍‍‍‍‍‍‍‍‍‍‍‍‍‍‍

当西岸梦中心还处于早期筹备时,我可能只能漫无目地遐想;而当商业内容实际落地后,我能有底气地说,西岸梦中心将首次为西岸带来真正意义上的滨江商业以及基于商业活动的全新生活方式。‍‍‍‍‍‍‍‍‍‍‍‍‍‍‍‍

众所周知,西岸对于上海甚至全国范围内有所认知的读者而言,都是一个迷人之境,这也使得位于西岸片区的商业项目自带光环,前期就有足够的故事和底蕴进行叙述——西岸的魅力,来自于滨水天然环境加持,来自于品牌、场馆、机构源源不断的事件企划,来自于人们早已自发养成的休闲以及健康生活方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为什么是首次,为什么是真正意义上呢?

时间维度:

过往,西岸绝大多数“强商业性”的内容,主要以“事件发生地”姿态出现,因短暂而充满爆发力。就近而言,路易威登寰游时装秀、梅赛德斯-AMG品牌之夜、西岸国际咖生活节、2024上海(国际)花展、气味上海2024春季展等等等等,无一不是如此。相对而言就缺一个具有长期稳定特质的常规商业综合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空间维度:

整个西岸尺度够大,沿途拥有各种功能空间、活动场地,也正因为如此,造就了西岸在点位和内容的百花齐放,这是好事。但同样相对而言,事件的相对分散,常规商业内容的创造还需在不同的区域各个击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内容维度:

长期的商业内容不是没有,例如星巴克宠物友好店,例如我们此前也分享过案例的MANNER,想必大家也能有所感受,但这些品牌商户更偏向于生活方式配套,旨在为前来体验西岸生活方式的客人提供便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距离维度:

也是相对最具说服力的一点,即西岸梦中心的几乎零距离沿江属性,是片区早先落成的商业项目所不具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们可以调侃说,只要定语足够多,每个项目都可以体现唯一性,这点虽然在以上内容中已得到验证,但我也希望大家能认同一点——这并非要去强扭西岸梦中心的特质(我甚至首先将其称之为特质而非优势),因为我们没有样本参考,所以无法断定这些就一定是优势,但也反证出项目的特质言之有物。

回到文头的品牌阵容,如今的阶段性成果,是项目团队将特质转化为优势的佐证。在当今商业市场,充斥着纸上谈兵最后乏善可陈的案例,这取决于项目有无完善的专业团队进行规划运营,显然西岸梦中心的答案是肯定的。待项目开业后,期望能够通过更为精细化的运营,将优势化为胜势,并引领西岸片区商业向好发展。‍‍‍‍‍‍‍‍‍‍‍‍‍‍‍‍‍‍‍‍‍‍‍‍‍‍‍‍‍‍‍‍‍‍‍‍‍‍‍‍‍‍‍‍‍‍‍‍‍‍‍‍‍‍‍‍‍‍‍‍‍‍‍‍

让我们静候一个长期的、有完整内容的、真正意义上的商业项目,首次在西岸滨水呈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