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这一词汇自提出以来,已深入到祖国各地大江南北的各行各业,浦江之畔的上海更是提出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方面要“勇争先、走在前”。

上海的金融机构已经率先走出这一步。兴业银行上海分行过去几年间,以前瞻性眼光和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在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屡出“妙笔”。

他们一方面专注于为本地具备创新技术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等新质生产力特征的企业提供深入且细致的金融服务,帮助实体企业做大做强。

同时,围绕着战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重点产业,多部门联动、上下游贯通,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和重点产业持续成长发展。

这一篇篇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文章”,每篇都有不一样的故事,每篇都有不一样的亮点。

绿色金融“走在前”

积极培育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增强发展新动能。

其中提及的新能源产业恰恰是兴业银行上海分行金融服务的重点之一,而积极支持上海同欣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发展的案例就是其中一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时间倒推到2019年,同欣科技的总经理花飞浩看准了分布式能源投资的广阔前景,积极打算投资参与,但由于没有担保物,他无法获得贷款进行大规模投资。

兴业银行上海分行获知情况后,主动提出到同欣科技已经建设落成的发电站查看调研。调研前后,承接调研任务的兴业银行上海华山支行负责人朱明新(现任)又专程找到上海分行战略客户部(绿色金融部)要求专业支持。

在战略客户部(绿色金融部)牵头下,兴业银行上海分行组织了行内外专家、研究员,对同欣科技的产业基础进行了调研。几番合作和研究后,兴业银行上海分行为同欣科技提供了一笔967.5万元的绿色贷款。

“兴业银行的专业服务和绿色金融理念,与我们的发展方向高度契合,为我们的项目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花飞浩日后如此总结。

其后多年里,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向同欣集团及下辖子公司提供绿色项目贷款共计10笔,集团敞口授信3亿元,已落地金额超过1.9亿元,全部用于分布式光伏建设。

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像一个个太阳能“充电宝”,“伏”在厂房、居民楼等建筑物的屋顶,将电能直接供应给用户使用,而金融支持,就像是为充电宝充电蓄能的能源,源源不断地输送至有需求的地方。

该行与同欣集团合作至今贷款投放的 “大手笔”,是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在绿色金融领域布局早,走在前的具体表现。这不仅需要眼光,更需要研究的积累、团队的积淀。兴业银行上海分行通过及早确定合作对象,服务客户全生命周期的各项金融需要,在新能源和绿色金融领域里不断见证着一个又一个客户的“成长”。

服务先进制造“点对点”

先进制造是我国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增强经济发展新动能的战略方向,也是兴业银行上海分行近年提升金融服务的重点方向。近年来,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先后支持新能源汽车领域、智能运输领域、智能仓储机器人领域等,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添“新能”,增“新智”。

上海某汽车科技公司是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重要配件企业,主要从事智能尾门系统、智能侧开门系统、智能前舱系统、智能尾翼系统,智能控制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兴业银行上海分行早在2021年就和该汽车科技公司建立业务合作关系,并给予公司1000万元流贷资金,其后见证了公司近三年业绩的高速发展。2024年,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又向该公司提供主体授信敞口5000万元,主要用于新能源汽车重要零部件的研发与生产,实实在在地支持了该企业的技术升级和业务发展。

在智能运输领域,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同样展现了其服务先进制造的决心。上海鸭嘴兽供应链管理公司是国内首家规模化运营的集装箱卡车智能运输科技公司,其核心优势是自主研发的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智能化集装箱卡车运输平台,企业年营收达18亿元,是港前集疏运细分行业的全球头部企业。

该公司下游客户主要为外贸工厂和国际货代客户,上游主要为运输车队、油品公司以及ETC客户。针对该公司业务链条长、涉及客户主体多的特点,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向其核心企业上游提供绿色普惠贷款共计10笔,已落地金额合计达6000万元,有效助力该公司数字化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

此外,兴业银行上海分行还积极为智能仓储机器人领域的企业“添动能”。上海快仓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智能仓储机器人系统解决方案的技术型企业。围绕其高技术、轻资产的特点,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引入“技术流”评价模式,为快仓集团及其下属子公司提供了1.3亿元的授信及相关结算支持,在传统贷款、供应链金融(包括银行承兑汇票、票据池、保函、贴现等)及外汇结算(结售汇、掉期锁汇)等方面展开了全面的合作。通过此次与快仓智能的合作,帮助企业缓解了高研发投入带来的现金流压力,有效提高了资金利用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对先进制造行业的服务和支持是全方位、全角度的。从流动资金贷款到主体授信,从传统金融服务到普惠贷款,从核心企业授信到上下游客户、供应链金融、外汇结算等全面的支持,充分展现了该行的实力、能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的决心。

科技金融“屡突破”

银行要服务科技金融和科技创新的发展,是中央的政策要求,也是兴业银行上海分行的自觉行动。

早在2018年,该行就完成了上海市首笔知识产权质押业务的落地。

当时上海有一家拥有多项国家专利和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科技公司,有着同业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尤其是在2017年后,随着订单量大幅度提升,上下游客户付款存在时间差,该公司迫切需要外界的流动性支持。

但同时,该公司虽然拥有多项核心专利技术,却由于缺乏固定资产等抵押物,股东无法提供担保等情况,一直未能争取到银行授信支持。

最终是兴业银行上海分行“打破常规”,在2018年将该企业核心的22项知识产权作为主要担保方式,创新设计金融服务方案给予企业490万元敞口授信。

此后,该企业成功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并于2023年2月成功在创业板上市。期间,兴业银行上分的授信金额也从最初的490万元提升至1亿元,实现了和企业互帮互助、共同成长。

兴业银行上海分行服务科技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歇。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该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余额13.36亿元,较年初净增0.52亿元,涉及笔数216笔。

业务的落地,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兴业银行上海分行不断深化科技金融服务,通过实行“六专机制”,包括科技专营机构、专业经营管理团队、专属风险控制团队等,优化金融供给,推动科技金融专业化经营和特色化发展。此外,该行创新应用“技术流”评价体系,从科技创新能力角度对企业进行多维量化评估,以更加精准地匹配和提供金融服务。

截至2024年一季度末,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应用“技术流”模式共审批832户企业,审批金额达572.34亿元,投放827户,投放金额达238.19亿元。

服务实体经济“全周期”

对于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实体企业这件事,兴业银行上海分行不仅扶上马,还会送一程,并且还各部门“联动”让客户感受到全生命周期的系统性金融服务。

在兴业银行上海分行服务过的制造企业当中,有一家成立于2004年的公司令该行印象深刻。该公司是国内技术领先的集科研、生产、经营于一体的高端精密陶瓷生产本土企业,也是诸多晶圆厂与设备厂认证的先进陶瓷部件战略供应商。其主导产品是各类先进陶瓷结构产品与功能产品,属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产业。

2022年,K企业与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初次建立合作关系,兴业银行上海分行结合运用上海市中小微企业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管理中心产品与分行知识产权质押及投贷联动贷款产品,落地授信2000万,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支持。

存续期内,该行客户经理时刻关心企业需求、关注行业动向,在多次拜访企业期间得知该企业已部分完成产品验证阶段开始进入放量阶段,并且在2023年有资本市场融资计划。

该行立即启动总分行协同机制,协同兴业研究进行多次调研与项目尽调,最终达成“商投联动”的合作方案,通过集团内合格投资平台认购新股的方式参与本轮融资,实现股权投资。期间,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充分发挥“同业朋友圈”优势,与国家基金、头部投资机构洽谈对接,积极推动本轮融资。

兴业银行上海分行在服务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既有金融服务的“新招”:比如行业领先的知识产权抵押贷款;也有针对性的“实招”:比如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联动对成长型企业提供各项针对性服务;更有创新的“妙招”:比如联动各分行、各部门为其中的龙头企业提供从成长期、产业发展、并购成长的全生命周期一揽子金融服务,从而真正持续服务企业的发展。

兴业银行上海分行服务实体经济、助力新质生产力的“大文章”还在继续书写。未来,兴业银行上海分行更会迎难而上、聚焦重点,助力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创新,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让更多、更美的篇章涌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以上内容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刊登平台之观点。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独立判断和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