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由AI生成

继美国参议院版《生物安全法案》(编号S.3558)过听证会之后,美众议院版《生物安全法案》(H.R.8333)也于当地时间5月15日以压倒性优势获得听证会通过。

对此,上述法案涉及的公司药明康德(603259.SH)于5月16日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强烈反对这种未经正当程序的预设性且不合理的定义。”

钛媒体APP注意到,即使美国参、众议院版的《生物安全法案》相继通过听证会,后面仍有较长的立法程序要走,能否最终通过仍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另外,从法案内容修改方向来看,脱钩的缓冲期也有延长趋势,目前众议院版的《生物安全法案》所涉公司现有合同/产品的豁免权延伸至2032年年初,即8年豁免期。

从二级市场走势来看,几度大幅跌落之后,目前市场对此类口头脱钩也日趋“免疫”。截至5月16日收盘,CRO指数(8841421.WI)跌幅仅0.12%。其中,药明康德报收45.58元/股,涨幅0.8%;药明生物(2269.HK)报收14.56元/股,涨幅0.41%;华大基因(300676.SZ)报收40.93元/股,涨幅0%,全然不同于此前参议院版《草案》过听证会后的大跌之势。

豁免期延至8年

当地时间5月15日,美国众议院监督与问责委员会举行听证会,投票通过向众议院报告一项编号为H.R.8333的立法草案,该草案为此前编号为H.R.7085的拟议《生物安全法》草案的修订版本。

在H.R.8333草案中,药明康德等公司名称仍保留在“予以关注的生物技术公司”的定义中;该法案将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与华大基因、药明康德及其他部分中国生物技术公司的业务往来。在众议院的投票中,该法案以40:1压倒性通过。

值得注意的是,在H.R.8333草案的修订内容增加一项不溯及既往条款(“祖父”条款),即豁免在拟议限制性条款生效前签订的现有合同。

相较于此前版本,H.R.8333草案在所涉企业方面,明确新增了药明生物,同时延长了豁免期,即所涉公司现有合同/产品的豁免权延伸至2032年1月1日;这意味着药明康德等所涉公司豁免期延长至8年。

“涉及公司有8年的缓冲期,这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一个相对积极的消息,意味着涉及公司在美国市场的业务不会立即受到严重影响,有了更多的时间来适应和调整。”一位市场人士表示。

事实上,上述修订内容豁免期的延长也折射出美方企业以及跨国药企所面临的压力。

从公开数据来看,跨国药企才是全面脱钩的最大受损者,阿斯利康(AZN.US)2023财年中国区贡献营收高达58.76亿美元,占据阿斯利康全球市场份额的13%;2023财年,默沙东(MRK.US)的制药业务收入为535.83亿美元,中国区贡献67.1亿美元,占比12.5%;此外,赛诺菲(SNY.US)、诺华制药(NVS.US)、武田制药(TAK.US)等跨国药企在我国业务占比都极高。

两院草案内容需磨合时间

拆解美国立法程序来看,通常议案由美参议院、众议院同时提出,若议案全体表决通过,则会被提交给总统签署,签署后正式生效;但若议案在两院通过的版本不同,两院会成立协商委员会解决分歧。

对比参议院版S.3558草案、众议院版H.R.8333草案,两个版本内容并不一致,H.R.8333草案中的内容“所涉公司现有合同/产品的豁免权延伸至2032年1月1日”,目前尚未在S.3558草案中体现。

这就意味着两院需要一定时间磨合分歧,离最终立法仍有较长的程序要走。药明康德也在5月16日的公告中印证了这一点,公司表示:“H.R.8333草案及S.3558草案的内容需要达成一致且仍有待进一步审议并可能变更。”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此次H.R.8333草案获得听证会的通过,药明康德火速发布公告表示“公司强烈反对这种未经正当程序的预设性且不合理的定义。”

同时,药明康德再次重申:公司在过去没有、现在和未来都不会对美国或任何其他国家构成国家安全风险,而且公司也未曾受到美国政府机构的任何制裁。药明康德没有人类基因组学业务,而且公司的现有各类业务也不涉及在美国、中国或任何其他地区收集人类基因组数据。

“公司将与咨询顾问协力,继续与参与进行中的H.R.8333草案以及经美国参议院国土安全和政府事务委员会于3月6日投票通过的编号为S.3558的立法草案立法过程的相关方进行沟通和对话。”药明康德方面表示。

显然,若上述法案落地成功,对美国本土药企、跨国药企等造成的损失都非常大。此前在参议院听证会上,便有议员表达了相关担忧并投反对票,即兰德·保罗(Rand Paul)称“这是狭隘的保护主义行为”。

(本文首发于钛媒体APP,作者 | 张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