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欧班列是共建“一带一路”的旗舰项目和标志性品牌,“钢铁驼队”连贯东西,跨越山海,支撑起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大动脉”。

当前,青岛正在发挥“海陆空铁”四港联动优势,将中欧班列作为打造内外通达现代物流体系的关键抓手。今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升上合国际枢纽港功能,积极申建中欧班列集结中心。

欧洲方向中欧班列增长26%

通过班期化、常态化运营,开设新线路等方式,青岛中欧班列持续扩大辐射范围,一个安全稳定高效的国际物流大通道正在为全面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

自今年3月开始,上合示范区到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中欧班列点对点稳定开行,每周四按图定班期定时发出,服务海尔集团、海信集团、玲珑轮胎等企业,持续保障山东通往中东欧的铁路运输线路畅通、稳定、高效。5月2日,一列满载机械设备、炭黑、橡胶等货物的中欧班列从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发出,预计18天后抵达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部分货物将通过铁路分拨,最终抵达塞尔维亚首都贝尔格莱德。本趟班列运输的货物中,大部分是玲珑轮胎塞尔维亚工厂所需的模具及原材料。玲珑轮胎副总裁孙松涛表示,这次大规模的物资运输不仅展现了中欧班列的高效性和可靠性,更是玲珑轮胎塞尔维亚工厂稳定供应链策略的重要一环。通过确保关键原材料和模具的及时到达,工厂能够持续、稳定地生产出高质量的轮胎,满足市场需求,同时也为工厂的长期稳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局了解到,今年1至4月,青岛地区中欧班列开行262列。其中,共到发欧洲方向中欧班列105列,同比增长26%。目前,青岛国际班列线路增至22条,通达23个上合组织和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54个城市。

创新发展跨境电商、冷链等特色班列

今年1月,省政府印发的《关于支持上合示范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创新发展跨境电商、冷链等特色班列。该意见的出台为青岛中欧班列提质增效、创新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1月31日,山东省首班BX1K铁路冷藏专用车组从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发出,经满洲里口岸出境,目的地为俄罗斯莫斯科谢利亚季诺站,这标志着山东中欧班列“班列+冷链”模式迎来新突破。BX1K铁路冷藏专用车组可全程恒温冷链运输“零下30℃-30℃”的货物,保证货物运输稳定性和安全性,为省内生鲜食品进出口企业提供物流解决方案,助力冷链进出口企业开拓国际市场。

“我们围绕打造上合组织国家面向亚太市场‘出海口’,进一步发挥中欧班列特色优势,全力支持上合示范区国际物流中心建设,加快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为全市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招商引资提供坚实保障。”市交通运输局物流业发展处处长张永堃表示。